原因很簡單:「期望值」。

 

舉例來說,我們大概會認為加薪10%的人比加薪5%的人更快樂,但如果被加薪5%的人原本只期望3%,而被加薪10%的人卻期望15%的話,那麼真正感到爽的可能就是被加薪5%的這位了。

 

所以若我們以為在運動比賽中,得到金牌的必然比得到銀牌的來得高興,得到銀牌的又比銅牌的來得有成就感,那可不一定了。因為很多時候,得到銀牌的唯一輸的一場就是金牌賽,會嚴重地感到自己跟金牌擦身而過而極為失落,得到銅牌的反而是在四強中曾經落敗,在挫折後再次爬起來,在擔心落到第四名的情形下奮力一博獲得站上頒獎台的機會,反而感到高興。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心理學者 Victoria Medvec 與 Thomas Gilovich 與托萊多大學的 Scott Madey 認為這種情形可以用「counterfactual thinking」(反事實思維)來解釋,也就是人們會拿客觀成就與「原本預想中應該得到的成就」來比較。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者拿了1992年西班牙巴塞隆納夏季奧運的頒獎典禮影片以及比賽一結束大會宣佈贏家的錄影片段給大學生看,並請他們以10等分的量表來判斷金銀銅牌得主的神情高興程度為何,1的話是生氣,10的話則是狂喜。

 

結果咧,在比賽一結束宣佈贏家的片段這部份,銀牌得主的神情快樂程度平均獲得4.8分,銅牌得主則是7.1分,然後在稍候的頒獎典禮上,銀牌得主依舊只有4.3分,而銅牌得主則有5.7分,在統計上具有顯著差異:銅牌得主看起來就是比銀牌得主來得高興。

 

2006年舊金山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 David Matsumoto 與世界柔道雜誌的 Bob Willingham 也針對了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的柔道比賽進行類似的研究,共蒐集了來自35個國家的84名運動員在以下3個時刻的資料:比賽一結束、獲授獎牌時、還有站上頒獎台上時。有趣的調查結果是,他們發現14位金牌得主中,13位在決賽結束後馬上露出笑容,26位銅牌得主中也有18位在確定勝出後展開笑顏,但沒有一個銀牌得主在輸掉決賽之後還笑得出來(這也蠻合理的)。

 

儘管不久後的頒獎典禮上,大部份(96.4%)的人站上了頒獎台還是都露出了微笑,但仔細分析他們的笑容,還是發現銀牌得主的笑容比較不真誠,有點勉強。

 

如果對得獎者來說是這樣,那麼對於在電視機前面看轉播的我們又是怎樣呢?以這次奧運來說,有很多人批評台灣代表隊的成績「不如預期」,就連體委會主委都說給了選手們「鑽石級」的待遇,但成績欠佳讓她很失望。但老實說,我想要問,那麼多的比賽,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台灣選手的實力在哪個等級?我們了解他們接受的訓練跟待遇如何嗎?台灣人被媒體帶動起的奪牌期望與最終結果的落差造成的失落感,該怪選手?還是只是反事實思維在作祟呢?

 

如果我們真的看清台灣體育的現況,或許其實能奪得一銀一銅,台灣人就該高興了。

 

 

看奧運,替台灣體壇加油

〉〉【難得有情倫】備戰奧運!女選手的努力身影

〉〉【難得有情倫】不為人知的奧運選手幕後

〉〉【難得有情倫】運動的女人最美麗

 

 

 

圖片來源:來源

文章來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