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新聞裡的自殺事件到美國影集《漢娜的遺言》,探討孩子想要自殺的心理壓力與成因,透過理解與覺察警訊,及時給予欲自殺者幫助。


圖片來源/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圖片作者/Krishna reddy

作者|留佩萱

自殺這個詞,最近大家應該並不陌生。

就在幾個月前,一位作家自殺了;她身亡後,父母透露,她寫的書正是描述自己高中時期被誘姦的事。幾個禮拜前,我工作的諮商機構,一位個案的表弟在家裡舉槍自盡,這是一個只有 12 歲的男孩,新聞報導上寫著,他在學校被同學霸凌。最近還有一部從小說改編的美國熱門影集《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就描述一位高中女孩漢娜自殺後,學校同學收到了漢娜自殺前錄製的 7 卷錄音帶,敘說了 13 個為什麼自殺的原因,而其中,她不但目睹朋友被強暴,自己也在一個派對上被強暴。

這些新聞消息、書籍、以及影片或許讓很多父母覺得很恐慌——你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曾經被性侵害、是不是在學校被霸凌,或者,是不是曾經想過要自殺?

當孩子自殺後,大家紛紛開始詢問「為什麼?」,想要抽絲剝繭找出原因。影集《漢娜的遺言》中,漢娜自殺後,震驚與悲痛的父母親想要理解「到底為什麼她要自殺」,於是,他們拜訪學校、翻閱漢娜房間裡的遺物,但卻發現,他們對於漢娜的學校生活一點都不了解,甚至連她有哪些朋友都不知道。

推薦閱讀:社會為「自殺者」設下的隱形高牆:我死,因為世界叫我這麼做

心理問題常常是被用極端的方式呈現出來後,才被大家所察覺。漢娜自殺後,藉由她錄製的錄音帶,觀眾才慢慢了解到,原來她在自殺前承受了許多的心理傷痛:覺得自己沒有朋友、感受到孤單被背叛、被同學造謠是個「隨便的女生」、承受被強暴的創傷。可惜的是,自殺前,她的父母、老師、學校諮商師卻都沒有覺察出來。

我們能不能在孩子需要用自殺處理自己的困境前,就先幫助到孩子。

看不見的掙扎——當孩子承受心理健康問題

社會上許多人看待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有著很不一樣的標準。當孩子發燒、肚子痛、身體受傷了,父母會帶孩子去看醫生,也不會責怪孩子「怎麼會發燒!」但是,當孩子承受心理問題時,這些憂鬱、焦慮、悲傷無法具體被看見,常常呈現出來的行為是成績下滑、態度轉變,而讓家長更容易指責孩子:「妳怎麼不用功一點?」「每天都在鬼混,到底有沒有在念書?」「你怎麼這麼懶惰?」

心理問題大家看不見,許多人只能偷偷躲起來默默承受、不敢告訴人。而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如果父母和老師立刻加以責備與懲罰,就可能會失去幫助孩子的機會。《漢娜的遺言》中的學校諮商師覺察到了漢娜成績下滑後,找漢娜來辦公室對她說:「妳剛開學的時候成績還不錯,但是現在卻退步很多,如果妳以後想要申請到一間好大學的話,現在應該要好好保持成績⋯⋯」這些話也是許多老師和父母會對孩子說的︱看到孩子成績退步,就訓斥教誨孩子應該要好好用功讀書。但是,這些話幫助不到孩子,反而讓孩子感受到被指責,更難開口說出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孩子突然行為改變、成績下滑時,請父母們克制想要訓誡教誨孩子的衝動。因為孩子們可能正在承受你看不見的心理痛苦,他需要的是你的幫助,而不是更多的貶低與辱罵。

推薦閱讀:12 張圖理解如何陪伴自殺者:接納、傾聽、不要批判自殺行為


《漢娜的遺言》劇照

覺察徵兆,自殺是可以預防的

影集中,漢娜最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她認為當下能夠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對於很多人,「自殺」很難跟「小孩」聯想在一起,孩子年紀輕輕,怎麼可能會自殺?但是,在美國與台灣,自殺都是青少年前三大死因之一。年紀輕的孩子也可能會自殺,美國每一年約有 30 多個 12 歲以下的孩子自殺,目前年紀最輕的個案,是在 2009 年,佛羅里達州一位 6 歲的小女孩,在房間裡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

推薦閱讀:致陪伴自殺者的你:「他想結束的不是生命,而是痛苦」

自殺是可以防治的。一般而言,有自殺念頭的孩子會出現一些徵兆,像是直接說出想要自殺、說「我不想活了」,或是使用間接的語氣像是「活著好痛苦」、「我希望我可以消失不見」、「睡著後就永遠不要醒來」、「如果沒有我,大家都會過得很好」。而在社群媒體盛行的現代,孩子也可能在網路上透露想自殺的跡象。除了提及要自殺外,其他父母要注意的警訊還包括:孩子行為突然改變、對本來喜歡的東西突然興致缺缺、開始把自己重要的東西贈送給別人、變得憂鬱、孤立自己、不和家人與朋友相聚等等。除此之外,患有心理疾病像是憂鬱症、曾經嘗試過自殺、有家人或朋友曾經自殺、或是曾經被性侵或是霸凌等,這些因素都會提高孩子自殺的機率。

影集《漢娜的遺言》裡,漢娜在自殺前確實有出現一些徵兆,包括寫紙條告訴老師生活得很痛苦孤單、以及在和學校諮商師談話時,提到了自己想要「消失不見」。可惜的是,劇中的老師和學校諮商師並沒有警覺到,而錯失了幫助漢娜的機會。

當孩子出現自殺警訊,你可以這麼做

社會大眾對於自殺有許多誤解,包括像是「那些嚷嚷著要自殺的人只是想要得到注意,不會真的自殺。」「談論自殺,就會增加自殺的機率。」或是認為「那些自殺的人就是太自私、太脆弱了!」

但是,事實上,就像前面提到的警訊,孩子在自殺前很有可能會表達出想自殺的跡象,而當父母或老師覺察到這些訊息時,請正視這些徵兆,嚴肅地看待孩子提起的自殺念頭,不要認為孩子只是想要得到注意或只是說說而已。這些徵兆都是孩子在向你求救,他可能正在掙扎、心裡很痛苦、生活上碰到很大的困難,他需要你的幫助與支持。

如果你發現孩子出現一些徵兆,可以直接詢問孩子是不是有自殺的念頭。和孩子談論自殺並不會增加他想自殺的機率;相反的,詢問孩子就是一個幫助他的機會。問孩子時,請用冷靜的口氣以及開放型問句,像是問孩子:「你有想過要自殺嗎?」而不要用引導的語句,像是:「你應該不會想死吧?」當父母帶著責備或質疑的口氣,容易讓孩子打消求助的念頭。

如果孩子回應有自殺念頭,下一步要做的是檢測孩子自殺念頭的嚴重程度。譬如問孩子他是否有計畫要用什麼樣的方法自殺?有計劃時間和地點嗎?是否有曾經嘗試過?當孩子有越詳細的自殺計畫,並且也能有辦法取得自殺工具時(譬如,孩子提到要吞藥自殺,並且也知道藥物放在家中哪裡),就表示孩子自殺的可能性越高。

當你發現孩子有明顯自殺念頭時,也請你尋求協助,像是聯繫學校的輔導機構、幫助孩子安排心理諮商、到醫院身心科請醫師診斷、或是撥打自殺防治專線或是張老師專線。若孩子顯示非常高的自殺傾向,在獲得資源前,請盡量陪在孩子身邊,不要讓孩子單獨一個人。

為孩子尋求專業資源固然重要,但父母也要注意不要因為急著找資源,而忽略了當下花時間好好傾聽與陪伴孩子。你是孩子最有力的支持,請讓孩子知道不管他有多大的情緒困擾,你都可以撐住他。

推薦閱讀:心理師聊「自殺」:他們渴望被理解痛苦,而非否認痛苦存在


《漢娜的遺言》劇照

傾聽與同理,開啟與孩子對話

家長在聽到孩子提及自殺的念頭時可能會很慌亂,請你保持冷靜,不要責備孩子。如果你反應過大,或是訓斥孩子「自殺是不對的,怎麼可以自殺,不准你再說!」孩子可能退縮不敢再繼續講。就算你認為孩子自殺念頭程度不嚴重,也請你嚴肅對待孩子的求救訊號,不要認為「他現在沒有任何計畫,不可能自殺。」

請你帶著接納的態度傾聽孩子的聲音,聽孩子說說他發生了什麼事情、有哪些挫折與困難、有哪些感覺與情緒。並且,請你接納與同理孩子有的感覺,因為,這些感覺對孩子來說都是真實的。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接納,了解有這些負面情緒和自殺念頭沒有錯時,他們才會願意把生活上的困難與壓力說出來。

很多人認為孩子會自殺就是因為「抗壓性太差」,這樣聽起來,好像是說孩子們受到的壓力都不能算壓力,大人遇到的事情才算壓力。但是,孩子生活中碰到不順遂——被朋友背叛、被霸凌、失戀分手、考不上好學校、或是遭遇創傷事件,這些挫折與壓力對孩子而言都是真實的。

影集《漢娜的遺言》告訴我們,一個孩子的學校生活、同儕相處、與父母和老師的關係,是真真實實的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影片中,漢娜形容自己是「隱形的」(invisible),在學校沒有朋友,感受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令人難過的是,事實上,現在正有許多孩子如同漢娜一樣,每天到學校覺得孤單、不被聽見與看見、甚至還要忍受同學的排擠或是欺侮。

所以,請不要認為孩子生活上的壓力都是「小事一件」、「微不足道」,也不要拿自己的經歷來跟孩子比較,像是「這沒什麼啦,我以前也碰過這樣的事情,幹嘛這樣就想不開。」這些話無法幫助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又被否定、不被接受。這樣,就錯失了幫助他的機會。

推薦閱讀:你並不孤單!Janet 致憂鬱症的告白:身而為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自殺是一個不容易開口談論的話題,但請別忘了,當我們看著電視媒體播放著自殺相關新聞或是電影時,孩子們同時也會看到這些新聞消息、書籍、或是影片。請試著去和孩子聊聊電視上看到的和自殺相關的消息,或是問問孩子有沒有看過這本書、聽過這個影集,和孩子討論他對這些事情有那些看法和感覺、以及和他聊聊生活上有沒有遭遇那些挫折。

在影集中,漢娜自殺後,她的母親在翻閱漢娜的房間物品時說,「我覺得我好像不認識我的女兒。」

父母們都希望可以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成為孩子的後盾,而這份讓孩子的依靠,需要從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對話、傾聽、以及同理開始做起。

如果你身邊有人曾經自殺,你在看這篇文章時或許會非常的不舒服。親人自殺通常非常難說出口——尤其是父母、伴侶、或是孩子自殺,通常伴隨而來的是許多憤怒、困惑、不諒解、羞愧、或是充滿罪惡。請尋求資源與支持,像是找親人或朋友敘說,必要時也請尋求專要心理協助,像心理師或是精神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