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的科技創投圈遭紐約時報披露性騷擾文化,創投家們道歉宣稱「我只是調情」,那為何這麼多女性對這類調情感到憂懼?

美國時間 6 月 30 日,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科技業女性公開揭露業界性騷擾文化〉(Women in Tech Speak Frankly on Culture of Harassment),揭露了創投資本家,如曾投資 Uber 的 Chris Sacca、以及 500 Startups 的創辦人 Dave McClure 等人的性騷擾歷史,將掩蓋於矽谷創投風光表象下的性騷擾文化,推至聚光燈前。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網站

一篇報導文章如一枚引信,向世界各地曾經遭受創投性騷擾的女性企業家發出訊號,一夕之間全球風風火火,許多曾被暗示必須吞忍性騷擾、以免被創投界排擠的女性,決定甘冒風險也要現身揭露,指認存在於創投已久的性騷擾文化。

超過 24 位科技新創的女性工作者現身指認

據紐約時報報導,超過 24 位任職於科技新創產業的女性工作者現身,其中一些女性更明確指認出知名的創投資本家如曾投資 Uber 的 Chris Sacca、以及 500 Startups 的創辦人 Dave McClure (也是推特的投資者)。


圖片來源:The Next Web

紐時報導中,多名女性企業家坦白說出曾經發生在她們身上的事。

舊金山的創業者琳賽梅爾(Lindsay Meyer),同時也是亞裔美國人,揭露 Binary Capital 的知名創投 Justin Caldbeck 曾投資兩萬五千美金到她的新創公司,這成了 Caldbeck 持續以簡訊騷擾她的理由,紐時記者看過簡訊,並揭露其中部分,包含 Caldbeck 詢問琳賽是否受他吸引,以及為什麼她寧可和她男朋友在一起。

琳賽也揭露了曾有創投人未經許可地摸她的身體、並且強吻她,「我認為我必須吞忍,因為這可能是作為一個女性且非白人企業家的代價之一。」琳賽向紐時記者吐露當時她感受到的羞辱和狀態。

紐時的報導揭露不只一則類似琳賽的經歷。創業者莎拉肯斯特(Sarah Kunst)曾與 500 Startups 討論加入其中工作的機會,但在招募過程中,500 Startups 的創辦人 Dave McClure 卻透過臉書訊息說,「我已經逐漸搞不清楚我應該錄用你,還是與你調情。」(帶有上床暗示)

當莎拉與該公司的另一位員工,也是 Dave McClure 的同事討論這個情況時, 500 Startups 就逕自結束了與莎拉繼續討論工作機會,並且結束了雙方的對話。

「抱歉,我是個噁心的怪咖」這是認錯還是情緒勒索

紐時的報導一出, Dave McClure 在他的推特上推了一句話,「抱歉,我是個噁心的怪咖。」(I'm a creep. I'm sorry.)推文後面附上連結導連至他的 medium 道歉文。


圖片來源:Dave McClure 的推特

他將自己的性騷擾描述為「不合宜的行為表現」,並且請求大家不要對公司 500 Startups 咎責,把所有指責放在他身上就好。文章裏頭,他看似一肩扛起責難,卻也避重就輕地將自己的行為輕描淡寫作「不合宜的表現」,加上帶著情緒勒索語氣的標題,許多推友在底下紛紛回推替他打氣。

「你的表現只是個正常男人啊,我多希望你沒道歉!」
「你不需要感到羞愧,也完全不需要去諮商,你就是個男人,就要活得像個男人!」

彷彿這只是一個男人在追求另一個女人,而這並沒有任何錯,更不需要道歉。

但不久之後,另一位女性企業家 MaGic 的創辦人與前執行長 Cheryl Yeoh 發佈了一篇網誌,將 Dave McClure 曾經騷擾她的細節,例如曾經試圖要強上她的床,以及簡訊全部公開,並明確指出如 Dave McClure 等人最常使用的心理戰術:讓妳感覺他只是一個喜歡你的好人。事後的道歉也並不真誠,「如果我誤讀了某些訊息而有了不適切的行為,我想應該和妳道個歉。」


圖片來源:Cheryl Yeoh 的網誌

這類型的性掠奪者,善於使用情緒勒索,讓你的拒絕充滿罪惡感,當他做出強迫性的舉動,妳會在過程中不斷懷疑自己,是不是我誤解了對方的意思,女方不斷自我咎責的同時,他卻步步進逼,透過罪惡感去掠奪妳的性。

例如,他會說,我只是太喜歡你而情不自禁;例如當你對於兩人的互動感到不舒服並且表明時,他可能會說「原來我真是一個糟糕的人」,這些話總讓你覺得自己的表達太超過了,並且是你需要讓步。

性騷擾,說穿了就是權力的脅迫

紐時根據 PitchBook 的數據統計,過去一年男性融資總額達582億美元(約新台幣1768億元),而女性卻只有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5億元)。

你知道嗎,2011 年到 2013 年,在美國只有 2.7% 的 VC 錢投給了女性 CEO,女性 CEO 不但很難拿到錢,拿到的錢通常也是更少的數目。

對於創業家來說,投資人的權力往往非常巨大,因為創業家需要資金去實踐自己的理想抱負,兩者之間的權力關係是極度不對等的。再加上創投產業的運作其實也倚賴雙方的保密協定,即使投資人行為踰矩,多數人也不敢打破沈默。

延伸閱讀:專訪 SOGAL 共同創辦人:「給女性舞台,我們可以舉起世界」

在權力極度不對等的場域,一旦沒有足夠的制衡或通報機制,各種挾其權力產生的壓迫便應運而生,性騷擾便是其中之一。

性騷擾多發生在權力關係強弱分明的場域。如同強暴不是為了性的愉悅,而是權力的暴力施加形式。性騷擾本身,也是一種權力的脅迫形式。

同場加映:【性別觀察】空間裡的性別與權力!寫在計程車司機性侵韓女之後

對男性創業家而言,創投可能要求他們處理超過其權力範圍的事、參與不想參與的聚會、強迫展演自己也不認同的男子氣概。

對女性創業者而言,她們可能被迫或被暗示要提供情緒勞動、乃至性的服務。

然而任何人的性與親密關係,都不是可以拿來交易的商品。尤其因為職業而握有權力者,更不該超越專業領域地濫用權力至他人的私領域。

「我求歡是因為我欣賞你。」職場性騷擾與調情的界線在哪

「我求歡是因為我欣賞妳。」乍聽有道理,但職場上的調情與性騷擾的界線在哪裡?


圖片來源:Storypedia

界線就在於,你的追求是否可能乘著你的職權之便,而更顯容易,以及對方是否真有拒絕而免於擔憂報復的可能嗎?

在權力關係極度不平等的時期,你以為的追求,很有可能是權力濫用,對方和顏悅色的應允,很可能只是害怕遭到權力者的報復。權力弱勢者在其中感到不舒服、憤怒與受辱,但多數礙於權力位階而不敢多言,形成沈默螺旋。

如何劃清界線?最安全也最真心的追求,是當雙方脫離了不對等的職權與權力關係再展開,是保護雙方最妥當的方法。

因為專業而握有的權力,更要知道節制其權力行使,不以此壓迫他人才是真正專業的展現。可惜職場仍欠缺權力行使的教育與自我覺察,不只是行使權力,節制權力必須在未來成為展現專業的重要指標。我們更期待道歉者及其公司,可以為此做出明確的承諾與改善行動。(註一)

「妳另有所圖吧?」當她指出性騷擾,請你停止陰謀論

在上述莎拉肯斯特與 Dave McClure 的案例中,許多網友指稱這則性醜聞的現身,只是「要工作沒要到的挾怨報復」。

許多女性在職場上遭受職權性騷擾時,大多不敢出聲,必須等到脫離權力關係、或是權力關係因大環境改變而逐漸扭轉時(例如紐時文章提供的檢討性騷擾文化的討論氛圍),才能現身說法而不必擔心遭到報復。

當她們脫離狹義的兩方權力關係,向社會坦誠的同時,社會卻又懷疑她們「另有所圖」:是不是挾怨報復、是不是仙人跳、妳公司正缺錢、缺曝光吧!

社會是一個更大的權力場域,當女性脫離了前揭性騷擾的權力關係現身說法,卻可能遭到整個社會言論的性騷擾與指責。這就是性騷擾文化難以根除的原因,因性騷擾文化不只存在於矽谷、不只存在於創投圈、也存在於整個社會「責怪受害者」心態之中。

面對自身性騷擾的過錯並且道歉的人,社會給予安慰與鼓勵;但是對於現身說法指出性騷擾的受害者,卻容易被檢討撻伐,我們知道,與性騷擾文化的對抗,必須持續。

 

註一:日本已有明確的職權騷擾規範,而在台灣,挾其權勢的性侵,在台灣刑法上以加重刑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