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棣導演談《荼蘼》的細膩到《植劇場》的願景,他期盼以多元戲劇打開觀眾對創作與生命的共感,用戲劇扎根未來。

擁有導演、編劇雙重身份的王小棣,鮮少接觸如《荼蘼》以愛情破題的戲劇,不僅是好劇本、好演員及優質團隊的到位,實質上,王小棣是進行一場名為「植劇場」的社會運動,以多元戲劇餵養觀眾,拒絕提供單一口味的愛情劇。

愛情讓人傾慕,正因姿態千變萬化

印象中,王小棣的每一部戲都有社會關懷、探討的濃厚深意,「愛情劇」未曾出現在她的作品清單之中,「因為編劇徐譽庭說,『老師,我很愛這劇本妳一定要拍!』」她笑說。以《我可能不會愛你》拿下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的徐譽庭,不僅會編、製作,早期還是舞台劇導演,王小棣看了劇本後,一方面覺得她的確想得很細膩、很全面,也很欣賞徐譽庭,「不管是題材、戲劇的表現方式一直都在嘗試,」王小棣認為劇本有一定的難度,看劇本時孰為虛孰為實、非平行世界、交錯進行,不知不覺走進兩個選擇,淡忘虛實,讓人心裡有期待。

推薦閱讀:【人類圖讀劇】《荼蘼》鄭如薇:人生就是有選擇,才如此珍貴

正因敘事方式如此特別,整理劇本時花了一些功夫,「它一定有怎麼開頭與怎麼轉折,怎麼轉折又不會嚇到大家、覺得莫名其妙,這個可能弄丟觀眾的點,正是她最想探索、碰觸、嘗試的, 盡全力地與編劇討論,」談及這次準備過程中,讓王小棣印象較深刻的狀況。

《荼蘼》是徐譽庭觀察時下女性的生活歷程,而對王小棣這齣戲的意義,不侷限在反映某種愛情輪廓,重要的是,《荼蘼》跳脫了瓊瑤以來階級、貧富差距所衝擊出轟轟烈烈的愛情、久之形成一套公式化的愛情路數,當中缺少人性、差異性、個性等不同參數,而王小棣也不認為這樣「單一口味」的愛情,就代表了台灣人的愛情觀,「我從不覺得台灣人對生命的體會是這麼地淺薄,但只是在大眾文化的表現上就變成受限,每次拍出來的大概就是有種套路,」對戲劇的觀察如此,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植劇場」的出現。

推薦閱讀:專訪徐譽庭:妳要自己的幸福,還是別人的羨慕?

建築大眾文化的希望工程

王小棣感嘆電視圈拍攝環境劣化,不禁問自己,我們只能眼看著它如此嗎?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於是集 8 位導演群力,從演員訓練、多元戲劇開闢、找尋題材開始,每一步都踩得紮實,在她眼中「一部戲劇可說是社會對生命的體會、領悟的表現」,明明身邊的創作者、表演者、工作團隊的能量,遠超過現在市面上看到的,藉此,希望可以將大家的生命力、創作力,解放出來。

推薦閱讀:【植劇場X女人迷】王小棣偕明星團隊:「我們有最好的演員劇本,值得一部好戲!」

她笑說,這也算是一種希望工程吧!坦言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會改變什麼,最主要希望「紮實一點」,加上更多的「互動」,由王小棣這些資深前輩帶領, 常常互相討論、建議劇本,光是「植劇場」劇本會議就花了一年時間,會議上大家互相交流,形成「善的循環」,王小棣希望大家往好的方向求進步,互相刺激推動,都在這園地綻放生命力、創作力,「當我們綻放,別人就會看見」她這麼相信著。

她的每齣戲,就是一場社會運動

跟王小棣聊起戲劇,即便她回應看似淡定,但掩不住她滿腔的熱血,說起《大醫院小醫師》正是能從網路上得到觀眾反應時,從滿滿感人的回饋與互動,讓王小棣「有種打通血路」的感覺,也因此和工作夥伴宣告:以後我們做的每一齣連續劇就是一場「社會運動」;她認為,「戲劇是社會重要的溝通管道」,當一齣戲的樁打得深、夠深入社會,大家的創作力來回撼動時就會形成波瀾;而面對數位衝擊,王小棣以更積極的態度因應,她認為需要學習運用這些數位觀眾的日常工具,主動貼近數位觀眾,才能重新抓住目光,「創意和溝通都是要不斷地磨練的」,互動會越來越頻繁,當戲劇通過網路可以擴大我們的想法、對社會生活的感觸、對他人的瞭解,戲劇是無形之間可以學習、引起興趣去探討。

採訪時,「植劇場」第一齣戲《戀愛沙塵暴》已播畢,問及是否擔心收視率、想要引導觀眾覺得有成效了嗎?只見她露出淺淺微笑說著,「隨著年紀,做事也沒有這麼急了」,對她而言,知道應該要溝通的路,都努力去嘗試,並且一直觀察,可以再更好、一直努力、一直互相挑戰、支持,著手這件事的背後,最重要的是大眾文化的紮根,也知道需要時間醞釀、發酵,就不去執著在這上頭。

推薦閱讀:等台灣電視劇的陽光!專訪王小棣:「有人否定你,是你成長的開始」

後記

就像《荼蘼》的人生方案 A、方案 B,以日常的文字,就輕易地扣住戲劇主軸、抓住現代女性的憂思,仔細想想人生在世,的確分分秒秒都在選擇,雖然王小棣也大嘆當初留在美國的話現在也是大導演了, 但給她再次機會, 仍選擇回來台灣, 相信自己的方案 BBest,將自己的、眾創作者的生命力、創作力,努力地開到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