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反對性別平等教育之後,讓我們反思台灣婦女權益與同志權益運動的脈絡,所謂的性別平等教育談的一直都是尊重。

婚姻平權兩個版本(尤美女版、蔡易餘版)的民法修正案,正式在2016年12月26日,送出立法院司法與法制委員會,準備進入二讀。這是台灣民主化以來,同志爭取婚權最靠近成功的一次,也讓反同勢力的焦慮再次提升至高點。

推薦閱讀:【現場更新】為婚姻平權站出來!凱道音樂會:人生很長,我願意陪你一起走完


(照片來源:攝影師謝名振)

反同的保守勢力從護家盟張守一爆出婚外情之後,氣勢一度銳減,且他們一直找不到最有利的論述,來博取社會大眾的支持。近來,有另外一群由家長組成的「搶救台灣希望聯盟」(簡稱救台盟)拿「性別平等教育」開刀,直指「性平教育=同志教育=性解放教育」。此舉,總算吸引了全國各地保守家長的關注,開始打泥巴戰、焦土戰,全面反對含有「同志教育」、「性教育」的教材進入國小教育。

同場加映:教孩子前先教自己!從課綱談起,給自己上一堂《性別平等教育》

保守的家長們,害怕的是什麼?

有許多信仰救台盟論述的家長,抱持著「憑什麼干涉我對孩子的教育?」、「我的孩子不可以那麼早接觸性教育!」、「不要把我的小孩教成同性戀!」等想法,串連全台灣各縣市議員,緊盯各縣市教育局,甚至揚言公布全台具有同志身分的國中小教師,並公布他們姓名,因為他們「拒絕把小孩給同志教師教的權利」。

所有的說法,總結來看就是他們對同志的恐懼,恐懼到他們根本管不著性別運動長期以來的努力。不論是早期婦女運動對女性權益的追求,或是晚近希望從教育著手,讓我們的國民從小認識不同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注重身體自主與學習尊重他人,他們通通都不在乎。

同性戀真的好可怕,既可以呼風喚雨,不照天理,改變全球氣候,還可以毀滅異性戀婚姻、把異性戀變成同性戀。

這些情況,在20年前台灣開始風起雲湧的婦女運動時,也發生過類似事情。


(圖片來源:同學陣 )

從一位女性政治工作者被姦殺開始談起

救台盟以及受到他們召喚的許多家長們,可能忘記1996年彭婉如命案了。

彭婉如是誰?彭婉如是台灣性別運動的前輩,是早期推動女性參政的先驅。她身體力行率先投入婦女權益倡議的政治工作,包括:婦女新知、主婦聯盟、晚晴協會等組織。

1996年,民進黨將「婦女發展委員會」改為「婦女發展部」,彭婉如擔任民進黨第一位婦女部主任。她在民進黨內做過最為人知的改革就是,要求民進黨提名公職時,必須要有四分之一的婦女保障名額。

同年,11月30日,彭婉如到高雄參加民進黨第七屆第一次臨時全代會。在全代會上,她極力主張並遊說黨代表要支持婦女保障名額的政策。會後,她在路邊隨手招了一台計程車,從此失蹤。

12月1日,民進黨決議通過婦女保障名額。12月3日,彭婉如被警方發現全身赤裸,並且身上有多處刀傷,陳屍在高雄的芭樂園中。

這件事情,震驚全台,女性的人身安全並沒有隨著政治上的開放,而得到更多的保障。12月21日,婦女團體發起《女權火照夜路大遊行》,兩萬人走上街頭,其中包含300名同志聲援,喊出「婦女要夜行權,同志要日行權」,要求政府重視女性夜行安全,看見同志的存在,保障弱勢不再受到歧視。

在社會的壓力下,立法院快速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教育部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今「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規定學校必須要有性別平等教育的時數,以上就是現在《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原型與歷史。

接著,當社會對性別議題越來越注重後,除了《性別平等教育法》,台灣立了《性別平等工作法》、《性騷擾防治法》,簡稱性別平等三大法,不分性別,保障大家在校園、職場、公共空間中都可以過得更自在、舒適。

歷經婦女運動20年來的努力,台灣女性的地位,雖然還不夠,但已經名列亞洲之前茅。女性參與公共事務,不再需要像呂秀蓮、尤美女等婦女運動前輩一樣,被說是「妖女」、「巫婆」、「蕩婦」,女性也能漸漸地爭取更多權力,特別是年輕一輩的台灣女性,受惠良多。

同場加映:楊雅晴 TED 演講全文:「親愛的女生,你們要拿回自己的身體、情慾、權利」

如果沒有婦女運動、沒有性平教育⋯⋯

如果沒有婦女運動、沒有同志一路相挺,很多媽媽現在還是得被強迫冠夫姓,孩子一定要從父姓,女性在職場受到騷擾只能摸摸鼻子忍受。

如果沒有性別平等教育,會有更多「娘娘腔」的男孩被霸凌、被強迫脫褲子驗明正身,甚至自殺。也會有更多孩子因為沒辦法接觸到性知識,胡亂在網路上、在A片中學習未經確立的性知識。甚至未成年懷孕的女性數字仍然居高不下,進而衝高未成年女子墮胎的數字。

推薦閱讀:性別觀察:那些在台灣墮胎的女人(們)

還有,家長們最愛掛在口中的「愛滋病」,也將無法能透過性平教育中的性教育,教育孩子如何避免高危險的性行為。

要在哪個階段,教育孩子什麼內容、什麼程度的「性別平等教育」都可以討論,但是全面封殺性別平等教育,等於扼殺孩子學習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學習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機會。

性別平等教育不是一門課

性別平等,是一個複雜且豐富的議題。它並沒有獨立出一門課,現行的性別平等教育,也沒有課本,老師也不會只單獨教小朋友「摸雞雞、摸妹妹」等性探索。性別平等教育是將性別平等的觀念,融入在所有的科目,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 性別平等,是一個整套的觀念。不只是討論性,也帶著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彼此不同的差異,孩子可以更廣泛地接受了解自己、尊重他人的平等觀念。

性別平等教育絕對不等於同志教育。同志教育只是性別平等教育的一部分,本來是異性戀的孩子,他就會是異性戀,他不會「突然」隔天醒來就變同性戀。同樣,同性戀的孩子,他也不會因為學校不教同志教育的內容,他就會乖乖變回異性戀,長大後還跟異性生孩子。

放入同志教育,不是要鼓勵孩子成為同性戀,也不是要彰顯異性戀的崇高價值,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身邊有各式各樣的人,不論是什麼性別、性傾向,他們都值得我們用相同的眼光去對待他們,也值得擁有相同的權利。


(照片來源:婚姻平權小蜜蜂社團)

簡言之,從婦女運動到現在很火紅的同志議題,核心價值都都是「尊重」、「理解」並「在制度上給予相同的對待、賦予相同的機會」。

我們千萬不可以忘記彭婉如命案的血淚歷史,繼續走回頭路,開性別平等的倒車。我也想跟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家長說,特別是媽媽們,婦女運動的成果,是長期由許多人一起爭取來的,受惠的人包含你的孩子,千萬不要因為對同志的恐懼,寧願把所有成果毀於一旦。

更重要的是,在爭取女性權益這條路上,同志未曾缺席。雖然過程中有歧見、有路線之爭,但仍然彼此合作,向社會宣揚性別議題的重要性,也向國家爭取更多的保障。所以,現在輪到我們給所有同志一股力量了。

請停止繼續抹黑性別平等教育,不要再打泥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