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心理學專家加藤諦三對於關係,拋出最深沉的剖析:「愛情,很多時候是人們拿來解決自己的自戀或自卑的手段。」每一段關係都是自我的延伸,唯有在投入關係前保持清醒與覺知,才能讓自己免於不斷輪迴的夢靨。讓我們一起來看加藤諦三書寫關係的黑暗面。

文|加藤諦三

「我丈夫從六月開始就完全沒回過家了。」某個年紀比丈夫大的妻子,在電話裡對我這麼說。

他們倆是私奔結婚的。儘管如此,丈夫卻在三十五歲時和公司同事同居。對方是一家與 IT 相關的人力派遣公司派來的女同事,三十七歲,獨身。她的丈夫和這個女同事組成了兩人小組,一起工作。五月分,丈夫生病住院時,妻子曾遇到過她。

四月的後半個月,丈夫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回家。當時他從公司打電話給妻子,還對妻子說:「真想回家。」其實她知道,以丈夫當時的工作狀態,他是可以回家的。丈夫離家出走的時候,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之外,什麼都沒帶,就突然很生氣地走了。妻子像母親一樣地擔心著他。共同生活的這五年來,她一直擔任著他「母親」的角色。

同場加映:《夫妻這種病》:愛不是控制,而是接納彼此

「我丈夫因為很厭煩和人來往,所以他沒有朋友。公司也總是換來換去的。就算他交了朋友也不珍惜,結果就和人家斷了來往。」不管對方是異性還是同性,他只和能夠做他「母親」的人來往。他不願和「母親」以外的其他人建立關係。

「我丈夫從我娘家那兒借了錢,有一百多萬元,是用來還他沒結婚時欠的錢。結婚之前,他就總是穿戴超過自己能力的高級品。」對於如此失去自我、沒有自信的男人,做妻子的卻說他「對自己的事業特別有自信」。她無法理解,他的虛張聲勢,正是因為他的自卑感。

「特別自信」是經過偽裝後的自卑感,所以他不管進入哪家公司,都與周圍格格不入。自卑感太強的人,社會生活不會順利。總之,他是在心理上長不大的人。儘管丈夫跑到別的女人那裡去了,但是妻子卻語氣開朗地說:「我生這種氣好像有點蠢。」她說著說著,笑了起來。

不過,她的笑是乾笑,並不是能讓人感覺到快樂的笑,而是絕望的笑。恐怕她在笑容消退之後,會是一副陰鬱的表情吧!

「他在那邊因為身體狀況不好,要去看醫生。」她還在擔心丈夫,幫他送了醫療保險證和零用錢過去。做妻子的,一方面對丈夫很失望,另一方面又努力想取悅他。對於這種婚姻生活,她感到很絕望,但又不想放棄「母親」的角色。是妻子讓丈夫扮演了兒子的角色,而他身邊的兩個女人都扮演著「代理母親」。

推薦你看:女人的安全感,男人的自由心

《長不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的作者丹・凱里指出,很多女性逃到了母親的角色當中,並以此來處理對於獨立的恐懼。如果女性的依賴心理太強,害怕孤獨,就會和這種長不大的男人在一起,白白浪費自己的人生。

這是一個對於母親有很強烈的固戀的男人,以及一個心理上無法獨立的女性,一起逃到了「母親」角色中的故事。

這個戀母的男人你來我往地依賴著兩個女人,因此,他對妻子和戀人都沒有敵意。可是,如果他沒有從妻子那裡獲得對另一個女人的認可,又會如何呢?那就會進入佛洛姆所說的「輕度不安與抑鬱狀態」,對妻子懷有敵意。雖說是敵意,卻是依賴性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