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這麼說的:「活到老,學到老」,儘管陳腔濫調,但學習的確是一輩子的事,現今臺灣的教育漸漸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自學」的風潮開始盛行。哈佛女孩 Alice 現身說法:「正是因為『不會』才要去,如果都會了,我就不想去了。」讓我們來聽聽她踏出舒適圈的故事。

Alice,一位正在哈佛就讀的女生,常被我們稱作「哈佛姐」,一來是她真有做姊姊的架勢和氣場,二來是把對她的佩服都濃縮在這三個字中了。對 Alice 而言,學習不該只是侷限於書本中,而是更生活化、更開闊的人生過程。她像一座寶庫,不僅有問必答,還能侃侃而談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你總能從她身上挖掘驚奇,她是那種,被問到「什麼是樹」,會從樹葉的紋路、樹幹的粗細進而到樹木品種這樣廣泛而細緻的回答。聽見她的描繪,你的眼前就能自動開展出一片森林;問河能談及海洋、問台北市卻告訴了你整個台灣,Alice 是一個這樣充實豐富的人。

Alice 總是沒有猶豫地說出想法,好像沒有一個問題難的倒她。聊到現今的台灣教育時,她想了想說:「我覺得我還在一個探索的階段,我還不知道怎麼樣才是最好的方式」。訪談中少有的不確定,卻是最打動我的一句話,即便是「不知道」,仍絲毫不減語氣中的自信。唯有不知道,才是持續探索、持續學習的原因。

用科技的方法解決教育的問題

問起 Alice 從日本到哈佛就讀 Education Technology 的起心動念,她說當初並不是只想聚焦在教育,Alice 認為科技反倒是可以幫人解決問題的,加上過去在日本工作的經驗,正好是與機器人工程(Robotics)相關的產業,在工作中她深深覺得善用科技的力量其實可以幫助更多人。Alice 謙虛的補充說著:「這個意思並不是代表要解決教育的問題就要用科技,而是科技的確可以幫助解決很多不同面向的問題,而教育剛好是一個我很有興趣的方向。」

踏出舒適圈,從「不會」到「會」

說到在日本工作的經驗,令人驚訝的是,Alice 其實是在不會日文的狀態下勇敢走進日本的。她說:「我的個性本來就會逼自己走出舒適圈。去日本唸書就是一個例子,當時在台大上完半學期的日文課就出發了。但是不會講日文的我為什麼要去?其實正是因為“不會”才要去,如果都會了,我就不想去了。」

到日本後的工作一切從零開始,慢慢的在碰撞中學習,她坦承起初非常痛苦,身邊都是日本人,而他們這輩子好像不知道外國人是什麼,是相當傳統的民族。但即便如此仍沒有打倒 Alice,反倒激起了她的學習熱情,不得不培養一些技能,從不停地模仿開始,進而找值得效法的對象跟他們學習。

同場加映:給自己學習的機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學習不一定是在書上,多問身邊的人,有時候從他們身上得到的,反而是更多的回饋。 

從補習班的家庭背景,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

Alice 提起求學階段的自己,是個長輩眼中的好學生,考試都考一百分,甚至她一度認為自己好像沒有專長,只會考試。生處在開設補習班的家庭裡,Alice 也成為了老師的角色,然而在實體的教學環境裡仍常感到疑惑,她說:「那些學生是真的想要唸書、考試嗎?有時候會很挫折,覺得他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可能認為考第一名就 ok 了,以後就跟我一樣一路唸書。那麼那些成績不好的人呢?他們到底有沒有一個能夠適性發展的平台?」 過去曾抱著「我要得到好分數,所以才要學習」的心態,Alice 才意識到,自己沒有發展出真正培養學習的能力,而這個學習動機也無法內化,而正是這樣的契機正勾起了她對教育的興趣。 


 

做一個能讓學生自我探索,有所啟發的好老師

「我覺得一個好的老師要能夠啟發別人。不只是知識或是技巧。而是必須要讓學生知道你教的,或者他們應該要知道的,其實是遠超過現在這條界線的。要讓他們一直想要自我探索,而不只是完成你的要求。因為人會經由跟老師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發現自己的不足。就像有時候我跟一些厲害的人聊天時,會發現原來我自己這麼多不夠的地方啊!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成功的老師,讓學生不是只為了交作業才去學習。 」

聊到印象最深刻的教學,Alice 說在日本有段時間在教國中生講英文時,起初單純的認為用一般教科書教學就可以了,認真試過才發現住在鄉下的孩子可能一輩子都不認為自己有需要用到英文,Alice 說:「那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教學不只是“教”,而是必須大量嘗試,設計生活化的情境教學、角色扮演、或是透過唱歌或遊戲的方式讓他們學習。後來這群孩子在寄給我的卡片上寫著,因為去了某些地方終於體會到學英文的用處。這樣的感覺就像你真正的幫助了一個學生,或因為你的鼓勵而完成某件事,那種感謝和反饋的心情,就是身為一個老師的成就感。」

同場加映:愛是答案!一個好的老師,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主動學習和 Learning by sharing 的重要性

不管是從學生到老師,或是從老師到學生,主動學習很重要。

很多人可能認為台灣的學生比較被動,不敢發言,但正因為如此,才更該主動學習,衝破這個問題。另一個更重要的是 Learning by sharing !為什麼國外這麼提倡討論,而不是單純的紙筆測驗?正式因為必須透過反饋,透過「你教導別人,別人也教導你」的過程,共同得到你要的知識,而這個知識就是經過精煉(refine)的。這也正偏向國外的思維,老師不一定是真的「教導」,而是一個帶領你討論跟思考的角色。

作為一個身份轉換的角色, Alice 給正在探索自己和未來的學生一些建議,她認為「社群」是身處這個時代很重要的環境,他們需要擁有一個 mentor、一個正向的團體作為連結,可以帶領學生相信自己正在走一條正確的路。身為一個老師和一個教育者,Alice 認為老師也是同樣需要被教育的,老師必須知道如何正確地教導人,所以老師之間也要有一個更健康的、能夠意見交換的團體。台灣的教師較偏向各自的個體,如果彼此之間能夠有更多的正向交流,透過社群力量的流動,更可以看見共同的問題和探討解決的方法。

自學是一直都要存在自己生活中的,因為需要學的東西真的太多太多了。

最後,我們問 Alice 怎麼看待自學這件事?她說:「自學是一直都要存在自己生活中的,因為需要學的東西真的太多太多了。而且其實每個人都有分享的能力,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在 Alice 的人生故事裡,你可以看見她相信「與人分享」的道理,而這再簡單和容易不過的動作,是不論誰都應該將想法擴大並且實行的。對任何人來說,學習從來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和分享的,讓學習不只是單向,成為雙向的互動關係,也許這正是她之所以能突破重重難關,隻身前往日本求學工作,又一路進入哈佛殿堂,開啟人生新旅程的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