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書店店長蔡瑞珊在女人迷為你選書,青鳥書店最近進了五十本革命歷史書單,也為你在線上集結給八零後的獨立書單:我們該如何在記憶不全的景況之下,透過記憶的搜集採納,感受到重獲自由的可能?蔡瑞珊說,擁有被記憶的歷史,我們才真正有能力思考未來。

米蘭.昆德拉:「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在「青鳥書店」正中央,我陳列了這幾本書《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如此沈重的議題在如詩般溫柔的書店,乍看之下有些突兀。書裡共三冊的內容探討台灣民主化至今,究竟我們記憶了多少,遺忘了多少,而這一切完整嗎?

記憶裡的小時候,我所讀的歷史課本裡並沒有太多關於台灣民主的故事,許多資料都是從發生抗議的活動間,我悄然經過,無意拾起散落在路邊的文宣碎片,或者走至一間暗巷內搭著昏暗燈光的小書店,才能看得見這一本本震撼人心的書名與報刊。

推薦閱讀:「我們是守護民主與自由的台灣人」蔡英文就職典禮演說全文

初期看到時:老實說我並沒有太多感受,可能因為未曾有過的記憶,假象的存在著,我試圖想要填補那段日期的空白,這一切都是從此開始。

因此在「青鳥書店」裡,我時常翻看陳芳明的《革命與詩》,也從《百年追求》裡的文字紀錄,尋找過去。在那個政治的年代,陳芳明在書裡寫道:「我彷彿覺得自己是被遺棄的台灣孩子,如果不大量書寫,如果不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我的被遺棄,最後注定是被遺忘。」而正在此地的我,如果沒有透過他們的書寫文字,過去早就被拋棄了。

書店裡進了滿滿50本革命歷史書籍,我想表達著:「要擁有被記憶的歷史,才有能力思考未來」。

因為我們都是一群記憶不全的台灣人!

這五本書單,正是以八十年後的年輕人為背景,以五個關鍵詞來反思生命祈求找到自身的獨立靈魂!

記憶:《革命與詩》 陳芳明
自由:《單向度的人》 赫伯特。馬庫色
思想:《反抗者》 卡謬
覺醒:《我是公民也是媒體》 台大新聞研究所企畫。洪貞玲主編。徐元春審訂
幸福:《重生的書店》 稻泉連

年輕的一輩,對於台灣過去的記憶是陌生的,我也是,偶然看見陳芳明《革命與詩》,從書中情緒強烈的文字和海外流亡的華人眼中的陳述,改寫了我心目中對於台灣的理解。

推薦給你:身為台灣人我很驕傲!溫柔奮起的洪慈庸:請大家相信我,也別忘了鞭策我

《革命與詩》

這是一本如詩一般的革命日記。

陳芳明:「當你開門時,一顆子彈穿胸而過。我終於深深覺悟,像我這樣的思想犯,回鄉的道路無疑是通向死亡。」他是一位西雅圖的博士候選人,到背叛詩學投身政治的入世哲學家;見證了島上的巨變,他的抒情也跟著毀滅。他改寫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的話:「美麗島之後,寫詩是野蠻的。」

一段在噤聲年代裡,述說身在海外面對左右派立場的對峙,幾乎被撕裂的心情,種種刺痛、悲傷、惆悵、失落等複雜感受。

終於決定參加許信良籌備的《美麗島週報》,無疑是漸近中年時的關鍵決定。那時開始偏離文學,也終於離開學術。南下之旅,等於背叛了親人與朋輩的殷切期待,也背叛了十餘年苦苦追尋的詩學道路。

詩與政治之間,是多麼遙遠的距離。——陳芳明

《單向度的人》

來自李明璁少年時奔跑帶走的禁書,他引用了魯迅從鐵窗內吶喊著自由的苦楚,現今從資本集中的世代去回憶過去期盼的自由,卻是更為諷刺的以自由禁捁了自由,這正是一本可以讓你重新省思的書。

推薦閱讀:我們的社會真的自由嗎?從「自由是什麼」談起

擁有投票選擇主人的權利,並不表示你就不是奴隸。

能坐在沙發上任意切換電視頻道,在百貨商場或網購平台比價血拼,在消費場所享受休閒娛樂,你擁有所有這些「選擇」,是否就等同於擁有「自由」?

難道這不過是發達工業社會的「控制」變得更高明、更細膩、更體貼、更無所不在?它似乎指引一種更舒適美好的生活;但相對,想要改變現有框架的主張、更具超越性的理想和渴望,都被壓抑或嘲諷。我們因此難再深刻地質疑批判,反而認同擁抱那個主宰我們生活的力量,以它的利益和需求為我們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表面上越是多采多姿的歌舞升平,骨子裡越是了無生趣的冷感疏離。

於是,你我都可能逐漸變成扁平、蒼白的——單向度的人。

假多元的花花世界,掩飾不了真單調的蒼白困局。
學作一個解放的自由人,從看穿這個陷阱開始。

《反抗者》

卡謬的《反抗者》中提及:反抗行動引發意識的覺醒:在揭竿而起之前,奴隸忍受所有壓榨,甚至經常能接受比激起他反抗的命令還更該反抗的命令。為了存在,人必須反抗,反抗的角色就如同「我思」。

「在荒謬經驗中,痛苦是個體的;一旦產生反抗,痛苦就是集體的,是大家共同承擔的遭遇。反抗,讓人擺脫孤獨狀態,奠定人類首要價值的共通點。我反抗,故我們存在。」——卡繆

卡繆常被認為是提倡荒謬思想的大師,但這種簡化的描述只搆得到卡繆的創作初期。這位成長於兩次世界大戰間的文學大師,面對世界劇烈變動的景況,無可避免地去探究為何文明的發展卻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他更進一步去討論,從個人進到與他人的關係、人類群體社會時,該又如何面對群體生命的挑戰,是更入世、更社會性的思考。

《反抗者》是卡繆處理個人與社會群體關係的重要著作,思考著種種人類社會巨大的難題:

人要脫離被奴役的身分,便必須反抗,被逼迫到一條界線時,要站出來說「不」。如果為了反抗不義,是不是可以用盡任何手段?若為了遠大的目標,是不是就該犧牲一切,即使是必須殺人?反抗與革命之後,如果建立起來的社會又形成另一種壓迫專橫,該如何解決這難題?

思索反抗對當代的我們更形重要,如何反抗但卻不致於形成全面毀滅的虛無,或者避免反抗之後卻建立起另一座牢籠。卡繆的推敲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永恆提醒。

同場加映:強悍的溫柔 芙烈達・卡蘿留給痛苦的最後一句話:生命萬歲!

《我是公民也是媒體》

《我是公民也是媒體》如實記錄了太陽花革命時代所有年輕人起而抗爭,為自己爭取自主的光,這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每個年輕人心目中也成為一道已然跨過的關卡,在跨過的那一刻,我們已獲得全然的自由!

沒有任何人可以代表這場運動,但每個人都不可或缺!

24天、80多人、1,234則新聞;3小時、3,600多人、693萬元⋯⋯等等這些數字印證了新媒體在太陽花運動中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奇蹟!零時政府、大腸花、沃草⋯⋯等等異軍突起,盡顯新世代發揮了監察政府、仗義執言的公民意識!

太陽花運動除了創造台灣民主及社會運動歷史之外,也將網路社運與媒體創新再推向高峰!長達24天的太陽花運動,有各式新媒體平台,扮演資訊傳遞、議題辯論、動員參與等功能,在短時間內發揮高度影響力。參與者透過科技網絡連結、分享、支持、採取行動,去中心化、自主地參與,共同成就了這場運動。

同場加映:寫在太陽花學運之後:年輕世代的下一步,結束才是開始

《重生的書店》

最後希望從《重生的書店》裡,在日本311地震被海嘯毀滅的城市中,重新從書店裡找到面對未來希望而活得踏實的幸福感。正因:「獨立不是追求隔絕,獨立是為了自由。而自由,是為了追尋幸福。」這是青鳥的本質,也是書店想表達的真正獨立意涵。

推薦閱讀:台灣四百間獨立書店的故事:人的靈魂越美,書店就越美

借助書籍的力量,在最絕望的時候,書店是人們追尋希望的光,而這就是書店存在之必要。

面對被海嘯沖毀的書店,書店老闆問:「我們該怎麼辦?」經銷商中央社的齋藤先生無言以對,只能不停地說:「我們一定會幫助你重新站起來,千萬不要放棄。」日本紀實作家稻泉連在日本三一一災後,於同年五月展開為時一年的田野調查,造訪遭受海嘯重創的福島縣、宮城縣及岩手縣當地共十二家連鎖書店及獨立書店,試圖解答:書店在災區的角色究竟是什麼?這些想法背後又有哪些故事?

書中每一則書店重新站起的真實故事,之中充滿汗水,當然也不缺淚水,直擊心靈深處,超越麵包也超越「智性」的生存需求,其背後不只是對於書籍與閱讀的堅定信念,更是對生命和希望的最高敬意。藉由這本書的出版,也希望我們能再度深刻省思數年前震驚世界的這場天災與人禍,讓我們攜手一同面對困境,走向重生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