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身在海外求學的遊子,初來乍到,都希望自己能趕快接地氣、學習融入當地生活,在異地結交知心好友,開啟深度對談。但應該是這麼回事嗎?聽聽女人迷海外作家 Nick 現身說法,其實,不管走到哪裡,做自己永遠都是不變的真理!

上個月參加了一個台灣 MBA 學生在紐約的聚會。

聚會很溫馨,一群人在公寓的屋頂,喝著酒,吃著大家帶來的小吃,聊著以前在亞洲的工作。聊著聊著,話題轉換到他們剛到美國的生活,以及打不進外國人圈子的困擾。

一位剛剛畢業的女生突然板起了面孔,嚴肅地跟大夥說:「你們剛來到美國可能不是很清楚,我覺得要打入美國人的圈子,除了多看美劇之外,你們千萬不要只跟亞洲人混在一起。不過據我所知,那些畢業後能夠順利留在美國工作的人,不是已經有了美國身分要不然就是在美國待了很多年,不然我覺得根本不可能留的下來。」

接著,一群人的話匣子大開,此一句彼一句,大家似乎把過去這幾個禮拜在美國社交時遇到的困難苦水一次傾瀉而出。

大家的煩惱,不外乎覺得自己在台灣是一個很好聊的人,而且自己的英文能力也不差,可是到了美國之後,卻無法能夠跟當地學生順利交談,甚至開啟深度的對話。

同場加映:留學生養成:你是走上一條道路,不是到達一個地方

聽著他們對著彼此訴苦,我偷偷地把酒杯放下,往後倒退一步退出人群所圍起的圓圈,默默地走到了屋頂的另一邊,不願意繼續參與這段對話。

其實類似這類型的抱怨我時常聽到,但我唯一一個建議想要分享的,不是對於剛來到美國的留學生要如何「學習」融入這個社會,又或者要用甚麼「方法」交到當地的朋友;反而,我只有一句話浮現在心中

Don't try too hard!

我看過許多英語不流利或者口音很重的外國人在紐約交到了很多知心的好朋友;我也看過英文為母語的 ABC 個性比較獨來獨往,導致他在班上沒有幾個同學跟他說過話。

我看過太多到美國留學一兩年的學生在這裡找到了工作甚至定了居;當然,也看到太多當地學生花了好久的時間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不斷地掙扎。

能不能夠交到當地的朋友,重點在於你的個性,再加上不要太差的語言;找不找的到工作,當然身分問題是一大挑戰,但更多的決定因子,在於你有沒有認真地參與職場社交活動,在於這家公司有沒有「剛好」缺人。

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就跟交朋友和找工作一樣,它們不像讀書考試,有一條絕對的公式帶領你成功地解題;相反地,你需要保留自己的個性和適時地接受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才有可能讓你不再苦惱。

同場加映:你要做的不是終結孤單,而是孤單的理直氣壯

我想各位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一定結交到了不少的知心好友。你們可以試著回想,那些在家鄉認識的好友,有哪幾個是你「努力嘗試」之後才交到的朋友?

我想,一定不多。大多數家鄉的朋友,不外乎是班上的同學,或者是一起辦活動的人,甚至是一起長大的鄰居。我們從來都沒有刻意地把自己裝扮成某一個角色去吸引他們;相反地,我們就是一直在做自己然後才吸引到了那些興趣相投的人變成了自己成長路途上的好朋友。

把這套邏輯套用在國外的生活與社交上,想像你自己是當地人,你在這裡平靜的生活,你也擁有了自己既有的社交圈;今天班上來了一個外國人,然後那個外國人雖然說著有口音的中文,但是他的個性跟你很對 Tone,你們會喜歡同一個電視節目也喜歡一起打球,甚至聊體育,你會拒絕跟那位外國人做朋友嗎?我想應該不會。

但如果今天有另一位外國人,中文非常地流利,可是你們沒有共同的話題或者興趣,他也總是獨來獨往,你還會想要跟他交朋友嗎?

所以重點還是在那個人跟你的個性是否合拍,無關乎他的語言是否跟當地人一樣地流利,也無關乎他是外國人還是當地人。

我看過太多的留學生因為自認為在當地交不到「好朋友」而感到苦惱,進而在別人面前偽裝自己的個性,甚至每天在家裡頭鑽研要如何融入當地的朋友圈。

其實說穿了,當然生活在當地,一些當地人看的新聞或者體育固然要略有涉略,但最重要地,你還是要別想太多地繼續做自己。

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你會遇到跟你合拍的朋友;如果你覺得對方跟你沒有長遠發展下去的可能,那你也毋需太過度地糾結,因為你們只是不適合做朋友而已。

同場加映:你為自己做的選擇,都是最好的

換個方向想,你連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鄉裡頭要遇到知心的好友都很難了,更何況你只是初來乍到這個異鄉-一切友誼的發展,都是需要時間的醞釀。

所以如果你也是剛到異鄉的留學生,如果你也有打入人家社交圈或者找工作的煩惱,那我建議你

請繼續做對的事情。 繼續保留你那獨特的個性,繼續涉略當地的新聞或者共同話題,繼續做找工做該做的事情。

只要你繼續做對的事情,一切都不要太刻意,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你終究會找到幾個知心的朋友,職場上終究會有機會出現-而我相信,當你的目標達成以後,你才會發現自己過去的煩惱,都是多餘的,因為你已經用最原始的自己,在異鄉當中找到了一塊適合自己個性的地方-不用偽裝,更毋需過度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