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傷害很容易,復原的路途卻很漫長,這不是受害者與家人單打獨鬥的任務,是整個社會共同的責任。

素媛,九歲,生活很平凡。父親在金屬工廠工作,母親則開了一家以她命名的文具雜貨店;她會和同班的男孩鬥嘴,也會為了解不開的數學題目煩惱。父親工作閒暇在家時,總是盯著電視看足球比賽,鮮少與素媛和母親說話,管教責任多落在母親身上。素媛的母親除了忙雜貨店的事之外,也得想辦法和其他的家長們打好關係,同時丈夫對她嚴重無視,甚至連她已懷孕五個月、小腹隆起都沒有注意到,而她也因為種種擔心,遲遲不知道怎麼開口。

在一個下雨的早晨,母親忙著顧店,素媛想要自己綁頭髮但始終無法成功,在一旁的父親試著幫忙,卻越幫越忙。一番折騰,素媛上學就快要遲到了,而往常會一起走路去學校的男孩也因為等不及而先走。素媛只好在母親的叮囑中撐著小黃傘一個人走路上學。「要走大馬路喔!」母親這樣說,聽話的素媛在無人的大馬路上遇見了一個渾身酒氣的大叔,「幫大叔撐傘吧!」面對大叔的請求,素媛猶豫著,究竟該直接走開,還是向大叔伸出援手⋯⋯。

素媛被喝醉酒的大叔帶到附近的工地,並遭到嚴重的毆打與性侵。當素媛的父母接到通知趕到醫院時,他們看見了滿身是血的素媛,心都碎了。醫師告知她們,素媛的陰道、肛門和腸子都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必須切除部分的大小腸,並安裝永久性的人工肛門。

這晴天霹靂的消息讓素媛的父母傷痛欲絕,然而更困難的事情還在等著他們。為了順利逮捕嫌犯,警方希望素媛能夠配合做筆錄,指認傷害她的大叔。平靜的小鎮發生這樣的慘事,引起了大批媒體關注,他們直接來到醫院,追著素媛與父母,要求接受訪問。為了照顧素媛,父母兩人都暫停了工作,家中的經濟也因此陷入困境。

儘管身體漸漸復原,嚴重的心理創傷卻伴隨著素媛,而在照顧素媛的同時,她的父母也必須面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協助警方做筆錄的心理治療師告訴素媛的父母,這將是一條漫長的復原之路,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全家人都要一起接受心理治療。與此同時,被逮捕的嫌犯也正接受審判中,對嫌犯的憤怒和對法庭的不信任,衝擊著素媛的父母……。

而對於素媛來說,她的心裡也有好多擔憂與恐懼,她好希望自己可以一覺醒來就回到過去,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只是做了一個惡夢。然而,隨著素媛出院、回到家裡和返校上課,她和父母也發現,迎接他們的不只有憂傷,其實還有許多溫暖的支持與陪伴。只是,當素媛的案子宣判時,全家再度陷入糾結與痛苦的深淵之中⋯⋯。

究竟愛與希望,能不能使人獲得重生?


圖片|《希望:為愛而生》劇照

改編自真實事件

2013年上映的韓國電影《希望:為愛而生》(又名「素媛」)由李濬益執導,取材自一起發生在韓國的真實案件。2008 年,被稱為「趙斗淳案」的兒童性侵案件震驚了整個韓國,受害女童遭到嚴重的毆打與性侵害,造成重度的身體創傷。嫌犯趙斗淳最後被判處 12 年徒刑,這個判決引起韓國民眾嘩然,許多人認為刑期太輕,並因此號召了多次的抗議遊行。最後,除了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明博出面道歉以外,韓國也推動了相關法令的修改。

推薦閱讀:輔大性侵案的性別反思:培力性侵受害者前,輕輕捧起傷痛

面對這樣一個寫實又令人傷痛的題材,電影本身沒有對案件發生的過程多加著墨,反而是聚焦在案發後全家人的療癒之路,以及整體社會對於該事件的回應。一方面,觀眾可以看見素媛與父母如何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難、如何因此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和壓力,以及如何相互體諒、撫平彼此的傷口;另一方面,電影也勾勒出和這個案件相關的部門——警政、媒體、學校、社區、司法——如何看待、處理這樣的事件,又如何受到案件的影響。這兩條劇情主線又互相交織,描繪出一個令人心碎,卻也感動不已的故事。

顯然,《希望:為愛而生》這部電影演的並不是一個快樂的故事,但導演卻拒絕讓悲情壟罩整部電影;相反地,在描述素媛的復原之路時,觀眾可以感受到其中無盡的溫柔,與人性的堅韌。例如,劇中最動人的情節之一,便是父親在發現素媛因為恐懼男性而不願和自己相處後,決定穿上卡通人物裝,扮演她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可可夢」,在每個夜裡來到病房陪伴她。當素媛恢復上學時,父親扮演的可可夢更是一路隨行,讓素媛不再恐懼。

卡通人物的造型以及父女間的互動,經常讓觀眾忍不住會心一笑,更感到無比溫暖,除了反映父母們對孩子的付出以外,可可夢的形象也不斷提醒著觀眾們素媛童稚的一面。

在導演的畫面中,儘管經歷了平常人無法想像的苦痛,素媛仍然是個孩子,仍然有天真無邪的權利。導演彷彿不斷在提醒著觀眾,儘管這樣的事件可能使得素媛變成比同齡孩子更成熟懂事,但她還是有作夢的機會,依舊應該擁有一個歡快的童年。而社會應該做的,或許就是盡力修補素媛的想像力,讓她的童年儘管因為這樣的痛苦經驗而受挫,卻不必中斷。

延伸閱讀:參與拍攝 Lady Gaga 控訴校園性侵新曲的告白:「社會請停止怪罪性侵受害者」

素媛與可可夢
圖片|《希望:為愛而生》劇照

傷害與回應:兒童性侵害造成的影響

電影中細緻地的描述了面對這樣的嚴重傷害時,受害兒童本身和他們的家人可能承受的痛苦與衝擊。除了懼怕父親以外,素媛還面臨了很多其他的情緒,例如:害怕自己不能再回到學校、就算回到學校也可能遭到同學們的異樣眼光、覺得自己很丟臉;此外,素媛也責怪自己,認為會遭受到那樣的傷害,是自己的錯;素媛更擔心自己為父母帶來了麻煩,等到弟妹出生後,父母可能不再愛她。

對於素媛的父母來說,父親夾雜在被素媛疏遠、懊悔過去對她的疏忽,和對加害者的憤怒情緒當中;一方面擔心著素媛的復原,一方面害怕司法不能適當懲罰加害者。素媛的母親則陷入深深的自責,更怨恨「全世界的小孩這麼多,為什麼只有我家的小孩遇到這種事?」這部電影道盡兒童性侵害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復原之路的漫長與艱難。尤其素媛和母親的反應,更是呼應了目前社會上常見的「責怪受害者」迷思,對於受害人及其家人行為的檢討,成為她們心上的一塊大石,更阻礙了傷痕的療癒。

推薦給你:「痊癒需要時間,請陪伴你自己」性暴力倖存者的告白

另一方面,《希望:為愛而生》也諷刺了媒體和司法體系對這類社會事件的處置,包括媒體獵巫風氣的殘酷,以及要求兒童受害者指認加害人時可能對兒童造成的二次傷害。尤其在司法處置的部分,導演更利用不同的角色,呈現了社會大眾面對這類案件的司法處置時,可能產生的不滿、困惑與怨懟。或許是為了呼應 2008 年時「趙斗淳案」所引發的情緒,在電影最後,導演也透露出了對司法體系的不信任感。

類似的討論對於台灣民眾來說其實並不陌生。2010 年時,社會大眾對多起性侵女童案件的輕判高度不滿,催生了「白玫瑰」運動,並推動許多相關討論,例如相關法律的修訂、兒童性侵案中採證的困難、專家證人制度,與對性侵加害人的處遇等。這些複雜的討論所揭示的是,除了要求加重刑期以外,對於兒童性侵害案件及其處遇,我們仍舊有許多不夠了解、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更細緻的研究與分析以及整體社會更理性的對話。

復原是社會集體的任務

「復原」,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英文中有句諺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養育一個孩子必須依靠整個村莊的力量」,意指一個孩子要健康快樂的長大,不只仰賴父母家人的照顧,更需要整體社會的支持——不論是創造一個友善的環境與制度、提供必要的資源,或是透過安全網的建立,協助陷入困境的個別家庭。在《希望:為愛而生》這部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治癒一個悲劇所帶來的創傷,也必須仰賴整個村莊的努力和互助。

電影中,來自警政、醫療、心理衛生等領域的專業協助,以及社群內的關懷,是素媛以及父母最大的力量。尤其是各種非正式的支持,包括友人們的捐助、幫忙素媛父母整理家務,以及素媛同學們的友好對待,為素媛與父母能提供了堅強的後盾,讓他們可以從傷痛中走出。

同場加映:倖存之後:性暴力受害者需要世界更多的溫柔

事實上,當類似的重大案件發生時,受影響的往往不只是受害者個人,還包括了整體社會。我們因眼前的悲劇而揪心、憤怒,也恐懼未來還會發生同樣的事情,而這些傷痕很有可能會影響我們對彼此的信任,但這樣的撕裂卻無助於修復整體社會,反而讓社會更加陷入痛苦之中。在《希望:為愛而生》這部電影裡,小鎮裡的居民面對案件或許深受衝擊,但卻展現了無盡的溫柔,扶持彼此走過悲痛,找到力量。這個故事或許也能提醒我們,面對傷痛,別忘了給彼此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讓彼此的傷口,早日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