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文章勸導女性要堅強、30 歲了如何應付自己的悲傷。女人迷從來不認為,愛自己是項商品販賣,每個人都該成為某種人生勝利組。我們深信,無論是剩女還是失戀的人,都該有自己的人生途徑。如果你已經  30  幾歲了,感受到社會給你的壓力,你更該問問自己,什麼樣的生活,是你希望的?

昨天晚上剛好沒事,跑到了幾個知名的女性網站,想說讀讀看最近有沒有什麼關於女性領導者的新文章。沒想到不讀還沒事,一讀下去,心情由原本的輕鬆頓時像是坐雲霄飛車般的往下急衝,轉變為鬱悶的低沉。

「剩女」、「30 歲」、「失戀」、「受傷」,一系列看似在勸導女性的文章佔據了每個女性網站的版面,內容盡是要女生們堅強起來,不要理會社會上的雜音,甚至更多的文章;是要女生們變得更勇敢,不要被感情的失敗給擊倒,要有再站起來的勇氣。

然後我就在想,到底這些文章給了讀者些什麼?

很多時候其實不是這個社會給了你壓力,而是你自己給了你自己太狹小的空間。

我們總是說父母的觀念太過於傳統,他們總是要我們去讀書,然後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但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做自己」。

既然你內心有聲音要你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你就放手去做,然後想辦法從中賺取經驗和金錢,進而讓父母不要操勞你的未來。我聽到太多的人,總是說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滿足父母對他的期望,而今天他生活上的不開心,完全是因為他都在做父母親要求他去做的事情,他因為沒有辦法「做自己」而感到壓抑。

同場加映:【王迪詩專欄】港女為何嫁不出?

其實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心情上的掙扎,多半還是自己內心意見的衝突。

就像有許多的人看到報章雜誌上稱呼 30 歲以上而未結婚的女生為「剩女」而感到氣憤,或者每逢過年佳節聽到親戚朋友詢問感情事而感到不屑。但你又不得不承認,自己之所以會氣憤,之所以會難過,是因為自己內心深處其實也會有想要找到好歸宿的期盼,只是你不願意面對外在環境這麼赤裸裸地評論這項議題。

這就跟前面提到的例子一樣。你不能夠把自己心情上的不愉快通通推給外在環境,外在環境固然不完美,外在環境固然需要改變,但最終影響你心情的人,還是你自己。

這個社會本來就是一個大眾導向的多元環境。在保守的亞洲也會有開明的父母不在乎兒女是否嫁娶;在女權主義發達的歐美,也有很多早早就想要把自己嫁出去滿足社會期望的女生。這些不同的期盼追根究柢,都只是每一個人不同的選擇罷了,毋須推給社會,更毋須推給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

你如果打從心底覺得不結婚是快樂的而且你的心意已決,那麼就算有再多的人詢問你的感情狀況你也不會感到生氣,因為你最相信自己的抉擇;就算有再多的人在嘲笑你的夢想不切實際,你也不會推縮,因為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你更不會把自己的失敗推卸給那些嘲笑你的人。

所以,是時候該對你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了。

其實我常常在跟我的朋友說,我覺得很多亞洲人真的太聰明了,聰明到我們會去過度分析每一件事情,導致自己常常在懊悔與不解當中徘徊。就像一段失戀,老實說,在這個世界上誰沒有失戀過?但愛情就像這世界上的萬物一樣,都有其高低循環-你只要等的夠久,好事情終究會發生;但相對地,好事情也不可能永遠都會一直存在,不盡人意的事情也總是在發生。

所以當在感情路上遇到挫折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然後等待下一次的循環發生。可是偏偏我們都太聰明了,導致我們每天每夜地思考,思考到底自己哪裡不好,思考對方到底為什麼不愛我了。

推薦閱讀:訂婚戒指照的啟示:恭喜脫離剩女?女人的價值與婚姻無關

再加上讀了許多篇批評社會的文章,我們內心當中「受害者」的地位就更加地根深蒂固。

當然人在脆弱的時候都需要有人來拉一把,可是我們也知道,不管旁人說了些什麼,最後讓自己走出來的,還是你自己。或許是在某一秒你突然想通了,或許是你又遇到了喜歡的人,或許是你在生活上找到了另外的成就感,不管觸發點為何,你還是要依靠你自己。

當幾天的傻子,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然後放手的去做吧!

如果你已經 30 幾歲了卻還沒有對象而且內心倍感壓力,與其批評這個社會憑什麼要給你壓力,還不如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好、更美,然後多出門認識新朋友。如果你真的完全不想要結婚也非常樂愛自己一個人的生活,那你何必感受到壓力?唯有內心不夠堅強的人才會想要去迎合大眾的喜好,又或者,也許你的內心深處,其實也有「30 歲就該結婚」的期待?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你不一樣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