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味覺記憶女人迷觀察家 Lily 投稿,分享英國人看待香水的態度,香水是一種衣著,也是一種自我的表述。如果你能用一種味道,被心愛的人記憶著,你希望是什麼呢?

文/Lily

Coco Chanel 曾說過:「不擦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

身在全球時尚樞紐之一——倫敦,這裡的人們把這句話的精神實施的很透徹。

擁擠的地鐵和繁忙的街道從來不缺少各式氣味,男式的古龍水,女式的花果香,又或者是街坊烘焙坊傳出的麥香,身旁路人的尼古丁味,各種反差強烈的味道,在同一個空間交織在一起刺激你我的嗅覺。

倫敦的氣味是混亂卻多彩,是迷人卻容易使人上癮的。對這裡的人而言,噴香水,是種禮貌,也是無聲表達自我的另一種方式。

在英語,擦香水用的動詞是——wear,翻成中文是「穿」,就像身上的衣物一樣出門時不可或缺。對大部分亞洲人而言,香水可能只在一些特定的場合才會派上用場,但也許在某個愜意的午後,去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香水,開始試著用另一種低調卻不可抗拒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存在。

初到英國時,我對身旁幾乎每位同學都擦有香水的行為感到訝異,畢竟在我心中的台灣校園,上課擦香水是一件有些「誇張」的行為,別說沒有這個習慣,連參加重要場合,我都是借媽媽的噴,來到倫敦前,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瓶香水是我從未考慮過的事,說到這,來自歐洲各地的同學們更訝異了,尤其是對「借別人的香水噴」這種行為感到不解。

他們說:「香味可以表達出你的個性,或者你的人格特質,這些是沒辦法借的。」。

出於好奇心,我從使用香水的習慣前後訪問了同年紀台灣和歐洲的朋友,來自歐洲的朋友大多擁有兩瓶甚至更多的香水,配合場合與時間,會搭配不同的香水,幾乎是天天噴,台灣的朋友大多只有一瓶或沒有,大部分在重要場合時間才噴。也許是氣候加上歷史發展,才會有如此明顯的差別,但不得不說,這邊的人們對身上的香味十分執著。

盧梭:「嗅覺是記憶和欲望的感覺。」。

有沒有那樣的一個人,在你的回憶中,最先想起的不是他的穿著,不是他的妝容,而是散發在空氣中似有似無的氣味。

根據研究,人對於嗅覺的記憶會比視覺和聽覺來得更長久,一陣味道,足以喚起塵封在許久之前的回憶。後來在同學的慫恿下,我來到倫敦知名的香水店,挑選我人生的第一罐香水,在我的嗅覺快被各式各樣的香味麻木時,我終於聞到心儀的味道。

第一天噴上時,我才發現這味道不是一般的熟悉,它曾出現在我很遙遠的記憶中,直到香味快散去時,我才想起,這是好久以前,我還只是個小學生時,媽媽每天睡前用的精油味,也許是親切感使然,我無意識的選中自己年幼在台灣回憶中的味道。

比起浪漫醉人的花香、活潑甜美的果香,我更喜愛天然似有似無的草本香味。也許它沒那麼吸引人又充滿魅力,但卻令我感到無比的自在放鬆,在這五花八門的現代都市氣味中,能從自己身上找到一絲大自然的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