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富蘭克林效應嗎?總是擔心給人添麻煩的你,知道其實有些關係是麻煩出來的嗎⋯⋯

不麻煩別人,關係就無從建立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種現象:會吵的小孩有糖吃,家庭裡父母大多偏愛總是提要求的孩子;平時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以為可以省去諸多麻煩,卻漸漸地變得被人孤立;而經常喜歡麻煩別人來回走動的人,反而人脈更廣、人緣更好。

許多人遇到事情不好意思打擾別人,所有事情都獨自承擔,久而久之就會故步自封,與外界斷了聯繫,中國民間有句俗話:「你不來我不往,就沒了來往。」人們在互相幫助中增進感情,不麻煩別人,關係就無法建立。更有意思的是,當我們想要和一個人結交時,不要為他做一件事,而是讓他為自己做一件事,效果會更好。

早在 200 多年前,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就洞察到了這一點。

同場加映:心理測驗|總是擔心給別人添麻煩?測試你的羞愧感等級

幫忙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18 世紀末期,富蘭克林還只是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名議員,有一次他在賓夕法尼亞的議院發表演講時,其中有一位議員完全反對他的意見,也發表了一篇演講,並且十分激烈地批評了富蘭克林的觀點。這讓富蘭克林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又十分想爭取這位議員的認同。

富蘭克林知道這位議員固執難纏,自己又不願卑躬屈膝地向他示好,一時覺得非常難處理。過了一段時間,富蘭克林採用了這麼一種另類辦法,他打探到這位議員家中收藏了一本絕版的稀世珍書,於是他十分恭敬地寫了一封信,信中隻字未提政治上的意見,只是說自己對議員家的這本藏書興趣濃厚,不知能否借來看幾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議員二話不說便把書送了過來,富蘭克林則於一週後歸還,並附上了一張字條,表達他的感激之情。

在這一借一還中,雙方的關係似乎產生了變化,接下來發生的事,如同富蘭克林事後描寫的:「當我們再次見面時,他跟我說話了(他以前從來沒有這麼做過),而且很有禮貌,後來他還向我表示,他隨時願意為我效勞。」

之後這位議員化敵為友,還在很多事情上表達了對富蘭克林的認同,於是他們成了非常好的朋友,這種友誼持續了一生。

幫忙圖片|Photo by Craig Adderley on Pexels 

富蘭克林說:「曾經幫過你一次忙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忙。想取得一個人的支持,尤其是圈子外的人的支持,那就先找他幫個忙,事情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這種神奇的心理現象,被人們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後來心理學家和行銷學專家根據富蘭克林的經驗,將生活中的這種現象總結為:相對於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這也印證了我們上述所說的,為什麼適當麻煩別人會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牢靠。富蘭克林在爭取國家利益的外交風雲中,更是將「富蘭克林效應」這一現象運用得淋漓盡致。

猜你想看:總是不好意思麻煩別人?親愛的別怕,試著傾訴「不太好」的自己

幫助
圖片|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on Pexels 

關係的建立,都是一種「富蘭克林效應」

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許多父母喜歡這樣教育孩子:沒事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自己能完成的事情盡量自己做。一直以來這種觀點成為一種常識,印刻在人們的腦海中。因此很多人漸漸形成一種觀念:給人添麻煩不利於雙方交往。遇到事情幾乎都是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乾脆選擇放棄。

這類人既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自己,請別人幫忙時總是不好意思,擔心被拒絕或者害怕給別人帶來苦惱;別人請自己幫忙時,又會覺得這本是對方可以解決的事,沒有必要來浪費自己的時間。

抱有「我不麻煩你,你不麻煩我」這種思想,就可省去很多「麻煩」。

然而這種觀點往往只會將自己孤立,很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誠然,少給別人添麻煩的確是一種良好的本質,但適度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

前面我們介紹了富蘭克林效應,相對於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也就是說,想要獲得別人的喜歡,不應該是去幫助別人,而是讓他來幫助你,這種心理效應完全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認知,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生活,不難發現這一效應的合理之處。

一個多世紀後,俄國偉大的小說家托爾斯泰對這一效應也深感贊同,他在《戰爭與和平》一書中寫道:「我們並不因為別人對我們的好而愛他們,而是因為自己對他們的好而愛他們。」

這也說明了,我們一味地對他人付出,並不一定可以得到他們的信賴和回報,反而因為我們的付出,讓我們自己對他們愈來愈難以割捨,進而深陷其中。

如果反其道而行,要使某個人喜歡你,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這會讓別人感受到被認同和尊重,並且讓他為你付出時間,這樣能夠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