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常是我們第一個學習對象,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將他們的恐懼,帶到潛意識裡,活得越來越像父母的「複製品」。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己,人生是自己的,懂得傾聽內心,才能活出自我、活出自信。

美意唸國中二年級時,發現同班男友自忠疑似有校外女友,醋勁大發之下,就約了對方下課後談判。

雙方都帶了自己的人馬壯膽,一不小心情勢就演變成聚眾滋事。疑似情敵的女生也不是省油燈,瞪著美意說:「他喜歡我不可以哦!妳是沒聽過『不被愛的人才是第三者』⋯⋯」聽對方承認了,美意怒髮衝冠,湊向前準備給她一巴掌。

這時,突然有人大喊:「警察來了!」一見不遠處果真有兩個警察騎著摩托車朝這邊而來,兩派人馬霎時如鳥獸散。

事情最後還是被校方知道了,輔導室派一位男老師輔導自忠,美意則由陳姓女老師接手。陳老師是一位資深的輔導老師,看美意雖然一臉不在乎,右腳卻不停抖動,便料定她內心其實有著緊張和擔心。


圖片|Photo by Mar Bustos on Unsplash

「妳欣賞自忠哪些地方呢?」

美意感到意外,陳老師不像媽媽總是先破口大罵再說,反而關心他們的感情狀況,於是就打開心扉,約略談了兩人交往的情況。

陳老師輔導經驗豐富,很快就發現美意對待異性的態度不太對勁,猜想這可能跟原生家庭有關,便又關心起她的家庭狀況。

原來,美意念小學三年級時,爸媽離婚了,在她似懂非懂的年紀裡,還搞不懂媽媽口中「外面的歹查某」是誰,也不明白媽媽為何開始會在夜裡喝酒胡鬧,害她下課後無法專心唸書、安穩睡覺。

延伸閱讀:父母的婚姻關係,會影響你嗎?七年級生如何轉大人

後來,美意和媽媽搬回外婆家,原本以為日子可以好過一些,不料媽媽和外婆卻經常吵得天翻地覆。有一次,又和外婆吵架的媽媽一進房間,就撲倒在床放聲大哭,還哀怨地對美意說:「妳外婆以前很愛跟我說『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我就是不信。結果,妳爸跟外公一樣也是搞外遇,害我們母女必須投靠外婆,還要每天挨她罵。」

美意跟陳老師分享了不少私事,卻一直避談和自忠的性探索。從國一交往後,她們由摟摟抱抱進階到第三壘,儘管媽媽提醒過「女生不可以太隨便」,但媽媽自己不是也⋯⋯?

美意聽過媽媽躲在廁所講電話,語調故作甜美,還極力撒嬌賣俏,情竇已開的她馬上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美意陸陸續續陪過媽媽去見了一些叔叔,出門前,精心打扮過的媽媽常問:「我這樣穿好看嗎?」、「妳覺得我的妝會不會太濃?」

媽媽換男人如換衣服,約會前也像個少女般忐忑不安,卻沒想到這會帶給美意不正確的價值觀,連帶地將潛意識的恐懼──深恐男人拋棄她,深怕沒有男人就活不下去──也傳遞給美意。

和自忠相處時,美意也會一味地討好,完全沒有個人主見,聽到男友劈腿的風聲,她不直接和自忠確認,反而找假想敵當面對決。

同場加映:你如何愛自己,孩子也會模仿你:小 S 的家庭教育學

在性探索過程中,美意也失了準則。當自忠說:「妳要相信我,我不會讓妳懷孕的。」、「妳要滿足我,才是真的愛我。妳真的愛我嗎?」美意心中雖然猶豫矛盾,身體卻還是不知不覺貼過去。

即使美意沒有明說,陳老師也很清楚這年紀的孩子對性的好奇,擔心美意年紀尚輕,不知道可以要求自己想要的、拒絕不想要的,於是特別費心引導。

她告訴美意:「妳要學習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如果心裡不願意,就不要用身體去迎合別人。只要妳成長了,有個人魅力了,自然會吸引到了解妳、尊重妳的人。」

對美意而言,這些話語很陌生、很難理解,至今,身邊的長輩都沒給過她這樣的觀念。經由陳老師諄諄教誨,並閱讀了她介紹的相關書本、影片,美意終於漸漸醒悟。

在陳老師的鼓勵下,從國三上學期起,美意開始寫成長日記,其中一篇這樣寫道:「今天和陳老師談過後,我發現自己最近情緒穩定多了,有時也會覺得自忠像是幼稚的小男生,常常講話很白痴。雖然同學都會被他逗笑,但我只覺得他很無聊,可能這就是陳老師說的『成長』吧?經過這一年半的輔導,我覺得我真的有點改變了。今天,我問陳老師:『我的人生可以和媽媽不一樣嗎?』陳老師回答我:『妳的人生本來就可以自己決定。』嗯!我要好好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了。」

原生家庭潛意識的恐懼──因失去自我而過度迎合別人

「找回自我」是許多追求成長的人一生的功課,「找回自我」有這麼困難嗎?確實不容易,我們的人生和家人、朋友交錯盤纏,這些人有的緊緊扣住我們,有的輕風一吹即散,卻都會對我們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緊緊扣住我們的人,可能是爸媽、手足或夫妻,我們容易不知不覺地在他們的牽制裡塑造自己,或依附他們、任由他們帶領我們,卻不知道原來自己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些人或許沒有惡意,卻會不經意把潛意識的恐懼轉移到我們身上,讓我們離自己越來越遙遠,甚至成了他們的複製品。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己傾聽內心,才能活出自己、活出自信,也要容許孩子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會喜歡:家的修復之旅:最難處理的傷,來自你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