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編按:
來自深山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快樂?看看 womany 與新的內容夥伴募資平台 Flying V 替你介紹來自南投山區的親愛國小的原住民弦樂團。看看小提琴教學如何改變這些偏鄉小朋友的學習態度,如何給他們一條新的人生出路,再看背後的兩位推手,如何貫徹與堅持教育理念,替這群孩子帶來從未想像過的簡單幸福。

同場加映:力爭上游!九個女孩的求學夢


南投山區的親愛國小、拉小提琴的原住民小朋友、自己教琴製琴的兩名老師。

在這短短的幾個關鍵字裡,你可能已經聯想到全台灣第一支原住民小朋友組成的弦樂樂團、那個第一次參賽就獲得全國學生音樂大賽的冠軍隊伍(註:成績為特優,在此之前中區已經十年沒有團隊拿到特優成績。見影片一)或是曾經和國際知名小提琴家林昭亮、胡乃元練過小提琴的那群親愛部落的孩子。(見影片二)而你更不該遺漏的,是那兩位在背後支持這一切的親愛國小老師,王子建及陳珮文!

 
影片一

 
影片二

2008年至今六年的時間,他們從單純的教學生音樂到最後將四十多名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照顧、協助他們考上音樂班。在資金、師資各方面條件都匱乏的偏鄉中,這樣充滿挑戰、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首先由陳珮文發難。現在,陳珮文已經不只是親愛國小的老師而已,更是這四十多名親愛部落孩子的媽咪。

在電話中和陳老師訪談,聊起這群親愛村小朋友時她總是侃侃而談,回顧起這些外人看來十分辛苦的歷程時,她也總是語氣輕鬆幽默,好似會帶著四十多名孩子是件再也自然不過的事,而對於這群孩子們的未來、她同樣語氣堅定而溫柔的分享自己未來的規畫。以下就讓我們來聽聽除了動聽的弦樂演奏之外,同樣動人的,由陳珮文和這四十多名小孩交織而成的美麗生命樂章。

「你就會覺得你可能是那個浮木,可以讓他們依靠」

念美術系的陳珮文,畢業後依循著師範體系而成為小學老師,「以前一開始出來教書的時候就是在山上,所以對偏鄉尤其山區部落還蠻習慣的。」而到了親愛國小任課之後,一名小男孩偶然開啟了陳珮文教學生涯中的另一個可能。

「一開始是一個小男生主動跑來要跟我學小提琴的。他看到我在拉小提琴,覺得這個東西很好玩,很有趣,就說他想學。

他是個問題學生,我當時就會覺得,他今天什麼都不想學,也不想要念書,以後可能會成為社會問題,如果我今天可以透過音樂把他帶回正軌上的話其實是不錯的,我只要買樂器教他,所以就這樣開始了。之後學弟妹看到,就會想要跟著學,一開始只有教他和他同學四個人,他畢業了之後,學弟妹就理所當然接上來跟著繼續學。」

而這位小男孩畢業之後呢?

「他現在是噴漿工,在混黑道,就是個社會問題(笑)」

「我那時候只教了他四個月,他學了四個月就離開了,我真的沒有辦法影響到他多少……很可惜的是他真的很有音樂天分。」回顧第一個學琴的孩子,陳珮文遺憾地說道,不過這也讓她發覺,僅是教給他們一項音樂能力是不夠的:

「並不是把種子種進去他就會開花結果、它不會無緣無故就自己長大,你不澆水他怎麼會開花結果?我發現小孩子帶越久,你對他的影響就越大,並不是說給他一個東西,然後就不負責任的離開了。因為看著第一屆第二屆小朋友就這樣壞掉了,你就會覺得他們其實是很善良的,只是因為家庭環境不好,沒有人引導他們走到正確的路,你就會覺得你可能是那個浮木,可以讓他們依靠,所以真的沒有辦法放手不管。」

 

 

「沒有付出的時候,你就是完全沒有辦法理解。」

親愛部落的孩子們

教學生音樂是個最單純的起點,也是最複雜的開端。在第一個孩子的經驗之後,陳珮文開始更長期性的帶著這群學生,每天放學之後帶著這群孩子練琴、協助他們考國中的音樂班。投注了大量的心力在這些需要她的學生身上,也因此壓縮到所謂的「家庭時間」。其中便是來自丈夫王子建的不諒解:

「他就會覺得我沒有顧家庭,其實那時候吵得蠻嚴重的。譬如說我女兒發燒不顧,我帶著學生在外面上課,他就會一直打電話來,他會覺得說我為什麼自己小孩發燒不顧,卻跟學生在一起。他會覺得我跟學生在一起都是在玩,他沒辦法理解我為什麼要對學生這樣。」

談及當時是如何和先生溝通協調這樣的生活轉變時,陳珮文豪邁的說道:

「噢,沒有溝通阿(大笑)」

「完全不溝通!我就是我行我素帶著學生去上課,做我的事。」

最後王子建是如何認同太太的呢?甚至和她一起開始盡己所能的幫助這群孩子、在毫無基礎的概念下自學製琴、接送孩子上下學、幫忙打理三餐等等。陳珮文老師語氣堅定的告訴我們:「人就是這樣,你沒有付出的時候就完全沒有辦法理解,但當你付出之後,就會知道這之後的一切要怎麼繼續下去。很多事情就是要負責任的。」

「負責任」這樣簡單而偉大信念,便一直是陳珮文在面對往後其他困難時所抱持的態度。像是在孩子終於考上音樂班之後,才發覺小孩的家庭負擔不起高額的學費、甚至學生在國中也沒有宿舍可住,於是,憑著同樣單純的信念和傻勁,陳珮文和先生貸款買了棟房子,將升上國中的孩子接過來一起住、指導他們課業、練琴、帶著他們去補習、陪著他們準備考試,除了過年之外,每天就是陪著這群孩子,已然成為一個四十多人的大家庭。

當詢問到陳珮文在決定要這樣長期性的照顧這群部落小朋友之前,是否有過疑慮、預期到自己的生活可能從此變得和平常人不太一樣時,她直率的答道:

「一開始沒有想那麼多耶,跟小朋友在一起不是把它當成『這是一個工作』。小朋友對我們而言就像是很熟的朋友,或者是說他就是我的家人,沒有特別覺得會因為帶了他們而有了什麼犧牲。」

「我就是他們的媽媽」

「這四十幾個孩子,他們叫我媽咪。他們不時要撒嬌、要送我禮物、卡片或者我感冒了,他們要關心我的時候,都會叫我媽咪,然後就一窩蜂全部湧過來。」 

「其實這些孩子很多是缺乏母愛,他們的媽媽可能很早就已經離開。譬如說前陣子一個小五的女孩,她生理期第一次來,我跟她問了老半天她也不懂我再問什麼。我才在想,她可能生理期來了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因為沒有媽媽或其他人教她,她現在可能正處在很害怕的階段。所以她的第一次月經來的概念全部都是我教他的,對他們來講,我就是媽媽。」

「他們其實把我當媽媽來看,但我希望他們是把我當姊姊啦(笑)」

短短的幾分鐘的訪談,陳珮文幽默的和我們分享這些「媽媽經」,談到自己由老師的角色變成媽媽,是否有任何不適應時,她答道:「我不覺得今天我的媽媽跟老師的身分有甚麼衝突,我就是他們的媽媽,他們就是我的小孩,那這些小孩又是剛好在學校給我教,就這樣。」、「這個身分的衝突在我女兒身上比較嚴重吧,她都不把我當老師,我講甚麼都不理我(笑)」

當被問到這樣四十個人大家庭的生活,是否有特別有趣、印象深刻的生活片段時,她笑笑的說:「很多耶!」並和我們分享許多小故事:

「我們的生活充滿各個小朋友。四十個小朋友不是全部都很優秀,裡面有的會偷錢的、有來自家暴的家庭、有被性侵的小孩,有各式各樣的小孩。然後,可憐的人一定會有他可恨的地方,你會發現他很可憐,但他有些行為就是不對。變成說我們的包容力要非常強,我們要把這些小孩都放在自己的家裡,我們知道他會偷錢,但是不會因為他偷錢這樣的行為就把他趕出門,而是要去改正他。」

「還有很多小孩,小時候被家暴的不好回憶,長大甚至到了國中這些回憶還是會突然出現,你就會看到一個國中大男生還會哭,我們就必須要去安慰這樣的孩子。」

推薦閱讀:2000個被強暴後的勇敢故事

「就是把他當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小孩不好我們不會放棄他!」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陳珮文抱持著單純的信念,甚至沒有多加思索地,就這樣理所當然的承擔起照顧這群親愛部落孩子的責任。而這樣簡單的理念,撐起的其實是很不簡單的行動。

照顧這四十多名小朋友最大的負擔莫過於開銷,他們一個月的瓦斯費四千元、電費兩三千元,一個周末假日就要吃掉一萬多塊的錢,平常接送孩子去補習班的交通費也不斐,不過最讓他們頭痛的還是孩子們的學費,每人每學期就讀草屯國中音樂班的學費就要七萬三千四百元。

即便目前已透過各類型管道募資,陳珮文仍擔憂的說道:「一般大眾對募款的東西都是一次性的,久了之後就會沒有感覺:這個東西我們不是上次就捐過,怎麼這學期又來?」、「他們還有無數個下學期,每次為了他們的學費我們真的是傷透腦筋。」

至今陳珮文和王子建夫婦倆為了這群孩子,已經負債千萬。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支持下去的呢?陳珮文告訴我們:

「其實大家都會問這個問題。這種東西就是,你們來接觸了,你們就知道。」

「你來到這個環境,看到這些這麼可愛的孩子,被家暴、被性侵、沒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我們能夠袖手旁觀嗎?」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我覺得我是這麼長大,我被呵護得很好,那為什麼世界上會有人這麼和我落差這麼大?」       

「說實在,我們的小孩很幸福。如果他今天沒有音樂,沒有住在我們這裡,他的生活可能會更淒慘。」沒有多餘的算計或考量,對他們而言,這些就是該做的、正確的事,那他們就來做;這些小孩缺乏環境、缺乏愛,那就由他們來提供!

「他們沒有這樣的背景,那今天我們就做這樣的背景給他就好。」陳珮文堅定的說道。

同場加映:讓孩子提早認識這個真實世界

不只是傻勁,未來的規畫

對於現階段最窘迫的經費來源問題,陳珮文侃侃而談她的計畫:

「希望有大企業進來幫助,能夠用認養的方式,一個企業認養一個小朋友對他們來講應該不難,認養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對他們來講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我目前計畫是找一個 team 一起來協商,各盡所能去找企業來幫忙,因為我做了那麼多年發現企業不會自己來找我們。」

或者是,陳珮文希望能透過成立「親愛愛樂」,一方面獲得資金來源,一方面讓之後一代代親愛部落的孩子們,能夠永續性的發展、成長:「這是一個屬於學生自己的樂團,這些親愛村的孩子不管國小國中,長大了都是這個樂團的團員。這個樂團目前的運作就是用來募款,用來支付他們所有人的學費,等到他們大了,可以自己回來運作。他們大學畢業之後,我希望他們能當老師,回來部落,自己教自己部落的孩子,我不用再帶學生出去找老師。我們自己在這裡成立音樂班,他們也不用再花那麼多學費去外面的音樂班。變成他們是自己帶自己的孩子,這樣就不需要那麼多學費、樂團的表演收入也都屬於他們自己。這個樂團就是讓他們自己運作的。」

此外,陳珮文也和我們分享她的心路歷程:「其實很多人會跟我講說,現在想這些會不會太遠?但是其實很快的,我們孩子七年後就畢業了。我們今天讓他念了音樂班,然後呢?他的未來在哪裡?我們不是讓他念大學就好,大學畢業不等於他的未來就有了。」「他們的未來我們也得負責幫他們規劃好,不然我們送他們到這條路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最後,談到關於孩子的近況和未來,陳珮文和我們分享:「他們目前準備考音樂班,(三月)22號要去南藝大考試。其實就是當自己的小孩,小孩現在要準備考高中了就是幫他準備高中考試;如果沒有考上,就是放在家裡繼續重考,讓他朝著自己想走的路去走。我們就是幫忙規劃這樣。我們應該會帶到大學畢業,我跟他們說至少要念到大學畢業,但我沒有強迫他們要念哪一條路,他想念餐飲我也會支持他們去念。」(正確的教育觀,是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路,看看荷蘭這麼做

「我們給這群孩子的不是音樂這條路而已,而是給他們一條正確的道路。」

 

替自己選擇一條不後悔的路
〉〉選擇與承擔:你的人生想爬樓梯還是爬樹?
〉〉你的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最得來不易的,是安定的幸福

如果你也想幫忙,來看看 用愛灌溉 讓親愛部落學童音樂種子發芽募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