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追劇!海苔熊的年節心理學片單,用 14 部精采電影帶你走進心理諮商的世界,從《心中的小星星》、《一路玩到掛》到《從心開始》,這個春節,重新學習理解自己的本心!

六、阿德勒心理治療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被討厭的勇氣》[16]

★理論簡介

2015 上半年掀起阿德勒(Alfred Adler)風潮,光是阿德勒的書就出了 5 本以上,不過,你真的了解阿德勒嗎?

你之所以會是現在的你,其實都是早期經驗(Early Experiences,ERs)在你身上留下的「生活風格」(Life Style),所以阿德勒要大家去想想:小時候印象最深的 3 個記憶是什麼?你在家中的手足排行是什麼(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6>?小時候你跟誰最好?爸爸比較疼誰?媽媽又跟誰比較親呢?

你會喜歡:你不需要遇見更好的自己!阿德勒心理學:人生沒有那麼多身不由己

這些過去的經驗形塑現在的你,你身邊那些靠撒嬌來獲得別人幫助的人,或許是因為小時候他在家裡面就是透過這種方式,來從父母身上討愛的;那些厭惡跟別人太過親近的人,或許是因為父母比較照顧弟妹,而訓練成「獨立」的技能所留下來的「副作用」;而你之所以會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吃飯你都吃很慢、或是在家裡面總是被罵、被打,所以你習得了「察顏觀色」的能力,免去皮肉之苦。套句電玩用語:在人際關係中,所有不需要 CD 時間的自動化「技能」,都是你小時候學會的!

★影片推薦 06《心中的小星星》

給心裡面住著一個不被看好又從不屈服的你! 「關心啊,是真的非常重要,它擁有治療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讓孩子覺得是被需要的。」──尼康。《心中的小星星

我們雖然知道教養很重要,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們又要如何陪伴孩子,尤其是你的孩子和別人「很不一樣」的時候?《心中的小星星》描述八歲有學習障礙的伊翔,數學算一題好多遍都算不對(嗯,這個經驗我也有),花了一整節課很努力地用「想像力」解數學才解出一題。調皮的他喝奶茶、走路甚至連罰站都可以和牆上的海報玩,和品學兼優的哥哥相較之下,他更顯得「異常」。

在家人老師的辱罵、轉到高壓的私立小學之下,他漸漸失去了自信、變得鬱鬱寡歡,直到美術老師尼康(三個傻瓜裡面的主角飾演)出現與鼓勵,才讓他漸漸找回自己。

不過,如果阿德勒只講到這裡大概也和佛洛依德差不了多少,又是一個只負責解釋不負責解決的人阿(遠目)!幸好,《被討厭的勇氣》裡面有個核心概念「虛構的目的論」把阿德勒從「過去」帶向「未來」:你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與其被過去的悲傷、與父母的關係、與舊愛的糾葛綁住,阿德勒更相信我們不但要回顧過去,更展望未來。

問題是,如果你和伊翔一樣缺乏自信(例如數學從來沒考超過60分),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展望未來」會不會只是一種口號?正因為這樣,他人的陪伴與鼓勵就更為重要,像是尼康與予伊翔的關係,就是一種對他的「接納」。當你不再希望從別人身上獲得評價,而是看見「自己的存在」本來就有意義,自信也會慢慢長出來。

七、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最害怕死亡的人,是那些從來沒有好好活著的人。」

★理論簡介

「他們要你做什麼就做,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當年納粹把傅蘭柯(Viktor E. Frankl)和老婆抓進集中營,這是傅蘭柯和老婆分開之前說的最後一句話。傅蘭柯每天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好幾次都到崩潰邊緣很想乾脆自我了結死死免了米,但想到要活著出去和老婆重逢,就咬著牙撐下來──但等到他重獲自由之後,他老婆並沒有挺過來⋯⋯你可以想見這樣的失落與絕望有多大?不過,在朋友的協助下,他又重回醫院工作,利用心理治療協助其他人,並在他建構的理論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17]。

如果你有過像傅蘭柯一樣跌落生命低谷的經驗,你一定問過自己這幾個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為什麼要活著?如果我們終將一死,如果每段關係、每件事情都不是永久的,那還有什麼事情是有意義的?

推薦閱讀:長大更瀟灑!30歲,不在意更快樂的15件事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一件殘酷的事實:孤獨是無所不在的,不論是誰的手臂緊擁、不論是誰用雙唇溫熱你的寂寞、不論是誰的胸膛讓你倚靠失落,你終將無法逃脫生命的牢籠。當寂寞亮了你[18],你終於要面對存在本身就是孤獨的課題。但也正因為這樣,你才可以自由選擇如何生活、為你的生命與選擇負責。如果你在孤獨的時候都無法容忍自己,又如何期待別人會因為我們的相伴而感到充實?

存在主義嘗試去碰觸上述自由、死亡、責任、意義、孤獨等等「魔王級」的問題[19],當你看到這些威脅之後你會發現,活著本身就充滿焦慮,而焦慮同時也是前進的動力。其中,激起我們最大焦慮的就是,死亡。

★影片推薦 07《一路玩到掛》:

笑中帶淚,推薦給曾經失落、結束、告別一段關係的你[20]!

「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問題是:你有沒有找到在生命中的喜悅?你的生命中有沒有為別人帶來喜悅?」──艾德華‧柯爾( Edward Cole)

你一定被問過這個問題:如果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活,那你最想要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如果我問的是 30 件事呢?你真的會有勇氣拋下家人、拔掉管子去實踐它們嗎?《一路玩到掛》描述兩個加起來超過一百歲男人,為了夢想在死前完成他們「願望清單」的過程,整部影片真的是讓人又哭又笑,面臨著老男人的執拗、心中過不去的結、個性迥異的相處方式,他們要怎麼在生命的最後冒險看看那些即將來不及看的世界?又要如何去修復與重要的人的關係?

推薦你看:7 歲小孩與 93 歲老人給你的忠告:人生該為自己瘋狂一次

我們經常把死亡想得很遙遠,轉身才發現,原來它就在最近的「不要搔還不會癢的地方」──Adolph Meyer。其實面對死亡,也就是面對生命意義的過程。當你願意去想想死亡對你來說是什麼的時候,你也可以去看見生命對你來說是什麼,什麼是你最重要、最在乎的東西。

八、個人中心心理治療

「別人覺得你是誰並不重要,重點是你覺得你是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做那些別人期望你做的事情。」

★理論簡介

從前面的阿德勒與存在主義讀下來,你會發現西方人是很重視「自我實現」的。但在華人文化中,我們重視文化的傳承、也重視前人對我們的影響,我們會感恩前人、光宗耀祖,而不是只顧自己,例如你開一家麵店,會希望店名是「吳氏乾麵」而不是「吳宗憲乾麵」(ㄟ~厲害了!)。但也因為這樣,我們常常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失去了自己。

講的很簡單,但在我們的社會「做自己」是何其困難(想想你的春節恐慌症)!我們要如何在維繫和諧的情況下,又能表現出真誠一致的自己?羅傑斯(Carl Rogers)也說:「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衝破行為的表面,接觸那深藏在底下的真我?到底怎麼樣才能成為自己?」身為一個治療師,又要如何才能拿出真實的自己去和個案工作?

回答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一樣的,就是打開你的心,與他人建立真實而接納的連結。更進一步地說,如果生命三元素是陽光、空氣、水,那麼羅傑斯所統整出的心理治療三要素就是:真誠一致(congruence)、無條件積極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與同理性的了解(accurate empathic understanding)。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什麼建議,而是一種「被懂」。如果有人能苦你的苦、痛你的痛、在乎你的在乎、了解那些對你來說糾結又矛盾的情緒,那種被接住的感覺就像是墜落到棉花上,一種欣慰就會油然而生。

★影片推薦 08《從心開始》:

給怕被傷害所以築起高牆,不讓別人靠近的你! 911 之後失去妻子小孩的查理,陷入嚴重的創傷後憂鬱(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情緒變得麻木、解離、不願意相信別人,他的岳父母都不解為什麼他不把已逝的親人照片放進皮包裡,他一直逃跑,連續好多次心理治療,總是談一些言不及義的事情或是治療師的乳溝(治療師安琪拉由絕美空靈的 Liv Tyler 飾演),用耳機隔絕與外界的溝通。直到多次治療都毫無進展之後,安琪拉跟他說「你不一定要跟我說,但你可以跟你信任的一個人說。這些事情總是要被說出來、被聽見,療癒才成為可能。」

查理在一連串否認、阻抗之後走出治療室,轉身坐在一直陪伴他的好友艾倫身旁,才終於娓娓道來 911 那天的事情。艾倫只是靜靜的聆聽,但是那種與查理「同在」的感覺,讓他內心某一塊堅硬的冰塊溶解了。

「我不需要跟你說她的事也不需要看那些照片。事實是,我還是一天到晚看到她。在街上看到她、在別人的臉上看到她;比你手中那些照片更清晰。不管我走到哪,她們都跟著我。就是這麼可笑,我甚至看到那條該死的狗,我連看著德國牧羊犬都想到我那條貴賓狗!」查理終於向他的岳父母說出這段話,終於可以,不再與世界為敵。

我們都是脆弱的,所以假裝堅強,因為這是讓我們活下去、與世界對抗的方式。但有些時候、有些人、有些關係,總是可以讓你卸下心防,說那些不曾跟別人說的話,傳達那些說不出口的悲傷,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一個人接住我們、與我們同在,縱使他們什麼都沒有說,單純的連結就很足夠。

九、完形心理治療

「那些讓你恐懼的東西裡面,有屬於你的寶藏。」

謝謝你讀到這裡,所以我想跟你分享一個自己的故事。 進行完形取向伴侶治療一陣子之後,我發現和女朋友相處時,總會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她時常罵我:「你是白癡嗎?」
 「當她這樣說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諮商師問我。

「我覺得自己好像怎麼做,她都會不滿意。」我說。

「那個感覺像什麼?」她繼續問。

「我不知道,就覺得很無力。」

我說,而且覺得有點難再繼續往下想了,因為對我來說,這已經是極限了。


「你說你在跟她相處的時候,常常會覺得做什麼都不對,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想到這些讓你有什麼感受?」我開始覺得完形諮商師從頭到尾只問一個問題「你有什麼感受」就好了,不過因為我還蠻相信她的(由此可見建立一個好的諮商關係多重要),所以就繼續往下挖挖看。


「我覺得很煩,為什麼怎麼做,都不能讓她滿意?」我說,面對著諮商師,女朋友在旁邊看著我。

「你要不要把你的感覺跟女朋友說一遍?」她邀請我,我轉過去有點勉為其難地說了一次。


「每次妳生氣的時候,我想要安撫妳,可是不論有沒有安撫,妳都會把我推開,讓我覺得不論我怎麼做,都好像是不對的。」

結果諮商師發現我說話的時候完全沒有帶感情,像是在唸稿一樣,所以她又邀請我在說一遍,然後盡量的投入自己的感覺。於是我又勉強地說說看,如此練習了兩三次,好像有一點感覺了。
 「怎麼樣,剛剛跟她說的感覺是什麼?」

「我覺得好像有一點難過。」這是我很久沒有感覺到的一種感受。
「你要不要想想看,你什麼時候有過類似的感覺?」她說。

我花了很多時間,終於想起我和爸爸相處的一段回憶。

父親是個脾氣暴躁的人,而我又是個粗心大意的人,只要我一犯錯,他就會很大聲地斥責,我只好躲到房間裡面,不知道該怎麼辦。道歉也不是、解釋也不是、出去跟他抵抗又沒有任何效果。所以我學會了一件事,只要躲在房間裡面,雖然會被持續轟炸,但是這個痛苦的感覺是比較小的。久了以後,我開始漸漸的不去感受自己有什麼感覺,甚至已經忘記了,那些感覺是什麼。「不知道」、「無所謂」、「沒關係」、「反正我不會怎麼樣」變成我的口頭禪,並不是因為我壓抑自己的感受,是我已經「忘記」到要怎麼去感受。

「你要不要用空椅跟父親說話看看?」於是她用了傳說中的空椅法,雖然聽說過很多遍,不過親身去經歷,還是第一次。
 「我覺得很煩,不管怎麼做你都會覺得我不好,所以我只好躲起來。」結果一邊跟「父親」說就一邊哭了。

我發現父親,其實是愛我的,只是他不知道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所以就用生氣來表現。當我找回這個愛我的父親,我也同時擁抱那個受傷的自己。

延伸閱讀:《冰雪奇緣》的心理課題:因為害怕受傷或傷人,而不敢建立關係

★理論簡介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現象場,反映你所經驗到的內在現實。例如,有些人常常會覺得自己「無感」,是因為你缺乏與它有關的現象場(有些人無法感覺到「愛」,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好好被愛的經驗)。

你所需要的就是去體驗、去知覺內在外在的所有經驗。當你感覺到頭痛,可以問自己:是因為你感覺到什麼了嗎?嘗試用說的、用畫的,來滿足、彌補你心理的匱乏感。有些時候你會做一個惡夢,你幾乎已經忘記那是什麼,但是你還記得它讓你餘悸猶存,你也可以描述那給你的感覺是什麼。

如果從完形治療的神經層次和防衛模式來看,過去我一直可以過得非常好,是因為我不嘗試感覺我的感受[21]。只要這樣,別人對我的責罵和討厭,都不會讓我受傷。停在這個「虛偽」層雖然有很多好處,可是總是會覺得讓我想要逃開什麼東西。完形治療創始人波爾斯(Fritz Perls)認為,覺察(awareness)是療癒的開始,所以當你感到恐懼或害怕的時候不要一直去問「為什麼」(Why),而是要停下來問自己,內在發生了什麼(What)。

同場加映:擁有,不是失去的開始!

當你終於不再抵抗、逃避你的感受,才能好好地去經歷接觸恐懼。

★影片推薦 09《送行者》: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哭過了?抱著抱枕與衛生紙,讓自己的情緒痛快的宣洩吧!

「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我只是一位從這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的守門員」──大悟

前面看了兩部西方人面對死亡的方式,我們東方人又是怎麼看待死亡的呢?《送行者》描述小林大悟在大提琴夢碎之後,返回鄉下父母留下的空屋,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日子。納棺師的工作一開始讓他自己跟身邊人都不能接受,但隨著和師傅兼老闆一同工作的過程當中,他逐漸看到了對生命的尊重,想起那些被他壓抑已久的畫面。透過納棺,他終於能夠好好地和新裡的父親和解、說再見。

你也有一些說再見之前,來不及說的話嗎?那些卡在你生命中的未竟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又是如何影響你目前的生活[22, 23]?那些你一直不願意去面對的情緒與關係,是否一直藏在心裡面騷動著你<7>?

每個恐懼裡面都有寶藏,新的一年,許自己一個尋寶的機會。

十、家族治療

「所謂長大,其實就是越變越像你爸媽的過程,不論你願不願意承認。」 「一個人的議題,同通常也是整個家庭的議題。」

★理論簡介

在陪伴青少年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典型的現象是:通常一個有狀況的孩子,他的問題行為通常只是家庭議題的「症狀顯現」。如果你去中小學找一個時常打架滋事、性關係複雜、情緒起伏很大、或是人際相處有困難的孩子,你會發現他要不就生長在一個破碎的家庭,要不就是飽受言語或行為的暴力[24-28]。 為什麼會這樣?

保溫(Murray Bowen)的家族系統理論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傳遞」(Transmission)[29]。不合的夫妻會把他們的焦慮、行為模式傳遞給孩子,在外面工作受氣的父親,回家發脾氣在母親身上,母親可能透過不說話、哭泣、打小孩來把這份情緒「傳」給小孩。這樣的「三角化關係」 (triangulation)<8>其實也是一種「聚焦小孩」的過程,讓無力抵抗的孩子變成家庭情緒系統中的代罪羔羊(scapegoating)[30]。

我相信有些人受不了家裡面的紛紛擾擾,大學之後就搬出去住,而有時候跟家人的距離遠了,心反而近了,這就是一種「分化」的過程[31, 32]。當你終於能好好地區分家人的情緒與自己的情緒,你的生活也會漸漸脫離風暴圈的侵襲。

推薦閱讀:人人都有新年課題!好好吃頓團圓飯的三個心理練習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走得了。

★影片推薦 10《八月心風暴》:

推薦給受不了家人的情緒拉扯而「逃出家庭」的你!

《八月心風暴》中的艾菲(Ivy Weston)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三姊妹當中,在酒鬼詩人父親貝弗利(Beverly Weston)與藥物成癮暴躁母親維奧利特(Violet Weston)所組成家庭中待最久的她,卻在父親死後的餐桌聚會上,遭到母親與姊妹們最嚴重的揶揄。因為長年以來家庭裡面累積的焦慮都「傳」給了她,讓她極度的沒有自信,不敢說出自己暗戀的對象,還要忍受家人的冷嘲熱諷。

整部影片裡面你可以發現,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議題,彼此糾結又互相引爆,雖然不是戰爭片,卻有濃濃的火藥味,每一句話背後都是暗潮洶湧,千絲萬縷,但每個人的自我卻又是空虛、不被愛、又沒有根的,所以才會互相攻擊、彼此傷害。就像是貝弗利在影片一開始朗誦T.S. Eliot《THE HOLLOW MEN》的那首詩:「我們是空心人,我們是稻草人,我們依偎在一起,腦中塞滿了稻草,哎!」(We are the hollow men,We are the stuffed men,Leaning together,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 Alas!)

如果你也生長在一個高度糾結、情緒高張的家庭,甚至是好不容易才脫離原生家庭的那場惡夢,你一定可以在這部影片裡面,看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