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tlyn Jenner 的失言風波引來跨性別族群的強烈反動,我們期盼社會擁抱二元性別以外的更多可能。

這是一個今年紅得特別響亮的名字。她是 Caitlyn Jenner。

他以奧運十項全能冠軍與國民英雄 Bruce Jenner 的名字活了65年,這個名字象徵美國文化對力量的追尋和對英雄的崇拜。而在 2015 年,Bruce 以嶄新的樣貌登上 Vanity Fair,她眼神嬌媚,蓄著一頭棕色長髮,穿著緊身洋裝,有隆起的胸脯與纖細的腰肢,她說,從此之後,Bruce 不存在了,請你叫我 Caitlyn。

同場加映:叫我凱特琳!奧運選手變性,人生後半輩子做自己的英雄

她說:「如果你不喜歡你自己,就去成為你喜歡的樣子。」

Caitlyn Jenner 也入選《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之一,肯定她不畏與世界告白性別認同的勇氣,Caitlyn Jenner 一時之間成為「跨性別者」的代言人,當我們想起跨性別者,我們就想起她的臉龐。

推薦閱讀:2015《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梅克爾:「我選擇的向來是不容易的道路」

接受《時代雜誌》訪問時,Jenner 的一番言論,卻引起了跨性別族群的反動,他們在她的言論裡讀出了「反跨性別者」的意味,認為她將「變性」當作「跨性別者」解決性別認同障礙的唯一方法,並合理化社會對跨性別族群的反感眼神。於訪問中,Caitlyn 提到她一生都與性別認同交戰,她選擇於 2015 年對社會公開,是希望能對 LGBT 社群產生「好的影響」。

「對我而言,有件事情一向很重要,那就是『你決定別人如何認識與觀看你』。對跨性別女性或跨性別男性而言,他們若能更真實的扮演他們的性別角色,絕對會更好。當我曝光在大眾面前時,我一向都很慎重,我想讓大家安心。老實說,如果你站在眾人的眼光面前,而你看起來就像個『男人穿女裝』,會讓大家覺得非常不舒服。所以我總是很注重儀表,我想要穿得好看,我想要看起來迷人,我知道,當我走出門,我必須讓媒體捕捉我最美的樣子。」

Jenner 提到社會「跨與不跨」的過渡階段懷有不舒服的觀感,看到男人著女裝與化妝會忍不住皺起眉頭,因此鼓勵跨性別者採變性一途,成為她們心裡認同的性別。

變性之後,媒體往往以 Caityln Jenner 成為「真正的女人」的論述報導,Jenner 確實看起來更美了,Jenner 確實活得更貼近他的性別認同了,但是 Caityln 讓跨性別族群更自由了嗎?

在強而有力的「由男變女,於是成為自己」的論述之下,我其實好奇這樣的「變性勝利」,促成的是性別的流動還是性別的僵化?當跨性別族群只擁有「變性」一種社會認可的途徑,得以面對自己的性別認同,究竟讓他們更自由還是更被束縛?

推薦閱讀:「我們,就是靈魂找不到家」跨性別者小南的故事

而那些被排拒的,無法變性、不想變性、不願變性、沒錢變性的跨性別者,他們是不是理所當然的無法接近「真正的自己」?若是不透過生理手術,「性別」是不是永遠是無法跨越的高牆?如果性別無法以「男」與「女」劃定疆界,非男非女的身份是否會讓我們無所適從?

許多跨性別者聽完 Caityln 說法時,表示

「Caitlyn Jenner 的言論排擠了像我這樣明顯是跨性別者,卻沒錢變性的族群。」

「當 Caitlyn Jenner 開口,我聽到了某些『恐跨』言論。她助長了外界對跨性別族群的敵視眼神,也僵化了刻板印象。」

「Caitlyn Jenner 搞砸了,她忽略交織作用的言論很危險,為什麼人們一直要他替跨性別族群發聲?」

變性與不變性的難題:從 Caitlyn Jenner 到曾愷芯

Caitlyn Jenner 的言論錯了嗎?

儘管確實排拒了部分跨性別者的真實人生困境,Caitlyn Jenner 的言論就是誠實體現了社會對於跨性別族群的不理解與不諒解,錯不在她。

我猜想,或許 Caitlyn Jenner 就曾滿臉鬍渣地穿上女裝,她可能因而被路人訕笑或被同事謾罵,她的諸多經驗讓她判斷「沒有人會接受我這個樣子,我看起來是個男生,我就不能穿女裝」,於是她選擇變性,她用乘載著疼痛的身體向偽善的世界證明,「我看起來是女生,我也是女生。」

Caitlyn Jenner 的故事讓我想起台灣的一中老師曾愷芯。她們的變性脈絡是近似的,她們深感受困於一個不屬於她們的軀殼,她們期待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她們選擇變性,她們嚮往自由。變性之後,她們擁有另一個名字、另一個她們喜歡的身份,她們能夠享受的人生。

同場加映:蔡依林演唱會重讀曾愷芯:你不會知道做自己需要多少勇氣

曾愷芯因為身分證字號從一變成二的改變,開心了一整天,那是她等了一輩子的事。

變性還是不變性的權利,一直都只該握在跨性別當事人的手裡,他們替自己選擇,他人無從置喙。只是當「變性」獲得媒體版面的全面勝利,並且理所當然地排擠了更酷兒的存在可能,「變性」也被強行推銷,成為擁抱性別認同的唯一解方。

推薦思考:我想要成為「正常人」!馬來西亞跨性別性工作者的願望

真實世界的殘酷擺在面前,變性與不變性的難題,關乎的不再只是做決定的個體,更深長的影響,是社會怎麼想像性別,是不是只有非男即女一種可能?

他們不變性,有沒有資格得到社會的認同,你會不會覺得他們同樣自由?

寫在 Caitlyn Jenner 造神之後:沒有誰真正是族群的「代言人」

族群永遠都是複雜的,要替一個族群發聲,永遠都是困難的。當我們面對龐雜的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時,同時可能產生另一個問題。

當 Caitlyn Jenner 被推崇為跨性別族群的代言人,當她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替跨性別族群裡的「變性」脈絡發聲時,跨性別族群裡「無法變性」的脈絡自然就銷聲匿跡。

在 Caitlyn Jenner 經由媒體強力造神,又在近期遭受社群媒體反撲毀神的過程。我覺得或許,沒有一種答案完全政治正確,沒有誰真的能夠當族群的「代言人」。代言人始終太沈重了,當每個人都懷著各自的傷痛與成長脈絡,你的辛苦,他人不見得能全盤關照;你的苦痛,他人怎麼可能透徹得說出口?

我們只能替自己說話,替自己辯解。並在替自己發聲的路途上,遇見一些同路人,攜手走過一段,還有各自的權益要追。

於是當「變性」成為性別認同顯學,「不變性」的跨性別族群得替自己發聲,社會因而能看見,除了變性以外,更豐厚的性別認同可能。理解多數,不等於排擠少數。有人選擇變性,有人選擇與既有的身體共處,差異始終存在,差異不是我們排拒他者的理由,差異不該讓我們恐懼,反倒該讓我們慶幸。

因為沒有一種答案,應該是性別的標準答案;因為一個差異安好存在的世界,會是更好的世界。僅有如此,自由才可能是所有族群共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