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第三幕,不要再為孩子往標準裡塞了,否則只會苦了孩子,也累了媽媽。孩子與媽媽都同樣需要肯定的自信。

還記得小時候玩過的一個遊戲,叫「超級比一比」。

比賽的規則是:兩隊各派一個人出來,但不告訴你比什麼,等站定之後評審才公佈題目。於是每次在推派人選時,大家都只能揣測評審的心意,找個高一點的?頭髮長一點的?頭髮多一點的?結果卻通常出人意表,因著評比項目的不同,勝負一翻兩瞪眼。

我挺喜歡這個遊戲,因為它打破既有的社會評比框架。回頭看所謂「社會評比」這件事,其實有點太過單一,希望孩子成績好、女孩子漂亮、男人找份好工作…是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概念,但很少會有人把誰比較有同情心、誰比較會照顧貓狗、誰比較會做家事這些評比標準,當作是評判一個人的優先順序。(推薦閱讀:【女人迷大姐頭專欄】別再比較了!只有明天才是你的對手

回想古代原住民社會,會打獵的男人絕對在社群當中,擁有更高的優勢,會織布的女性,也成為賢慧的象徵,但現在還有人這樣比較嗎?清朝未覆滅以前,纏小腳被當成一個女性是否能嫁給好人家的檢驗標準,明朝男人不願像滿人剃頭,而民國男人卻視剪掉髮辮為一種數典忘祖的恥辱。

時代在變,標準在變,不變的是:大家想把自己往標準裡塞,自己塞不夠,還要把自己的孩子也塞進去。就怕一個不留神,孩子沒跟大家一樣擠進那個小框框,擠進那個評審不知是誰的比賽。而到最後,所有擠進框框裡的人都想往外逃,不然中年狂飆怎麼來的?

前幾日朋友在FB上求救,說她每次聽到有人對她說:「那個誰的小孩看到人都會打招呼」、「那個誰的小孩生氣都不會大吼大叫發脾氣」,心中總有說不出的OOXX,而到底該怎麼回應才能合宜又不傷人?當然底下就有很多留言湧入,諸如不用理她、當作沒聽到、每個小孩都不一樣、反諷回去或表明這不關他的事等,但說真的,問題背後的問題,根本不在小孩子表現上,關鍵是大人的心態。

不得不說在台灣孕婦跟新手媽媽都是弱勢,第一次懷孕,第一次經歷孩子的生長,卻在不經意中就被推上一個比賽的平台。為了一句古老的諺語「七坐八爬九發牙」卻成為一把壓死人的尺,評斷的不只是妳孩子是否發育的好,更評論妳算不算是個及格的好媽媽。

姑且不論說的人是有心還是無意,是否她當年也受過很多相同的輿論壓力,當媳婦熬成婆時就不小心角色互換,成為施壓者。甚或是說的人沒有教養孩子的經驗,索性跳過很多的過程,直接以結果來定勝負,自己也樂得在戰局之外做個指點江山的局外人。這就像八卦,轉述那個人通常比當初說的那個人更可惡,因為他有心讓這些訊息被傳遞,造成孩子跟孩子、媽媽跟媽媽之間無形的對立跟比較,挑撥離間不過如此。

而可怕的並不是比較本身,而是比較之後,如果因此媽媽對孩子的評斷產生偏差,覺得自己的孩子就是比不上人家,加強對孩子的責罵或管教,親子關係肯定緊張。而孩子若感受到媽媽對自己很失望,他可能會開始自我否定,或是為了得到媽媽肯定而勉強自己,這兩者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形塑成為一個,追求標準卻不追求自我的人生。

你也會喜歡:簡單練習!為人生找麻煩

原本應該在地上啄米的雞,硬逼自己要學鳥高飛;應該在地上奔跑的羚羊,硬要學魚在水中用鰓呼吸,悲劇,是因為看不清自己。

人有自信是因為他夠了解自己的優勢劣勢,他知道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於是他閃閃發亮的站著,有了這樣的自信,自然不怕別人的比較。當媽媽也需要自信,自信不是來自於孩子長的高、長的胖、動作發展得很快,在客觀條件上比同齡的孩子好,必竟贏的了一時贏不了一世。媽媽的自信應該來自對孩子的理解,還有對自己的接納,畢竟孩子是父母的延伸,在意孩子被人批評,其實是因為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一部分。我們難擋別人的嘴,但我們可以知道自己是誰。

一起看看:愛上自己的人生

夏天開的花,不用擔心春天不發芽;秋天紅的葉,不用焦慮夏天不結果,因為萬事萬物皆有其時,神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我們父母該做的不是讓孩子陷入比較,而是在養育的過程中去發現他的特質,培養他的喜好,用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去澆灌孩子的氣質,讓自己成為孩子發展的那片沃土,讓孩子懂得愛自己。

並認真的去相信,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有神的美意。試想,若生活是部戲,而每個角色都長得一樣,所有事情的發生都可以預期,按部就班毫無驚喜,這人生,還有戲嗎?

(來看四月專題,回顧那條 20,30,40 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