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當中,平凡與卓越並不衝突,我們要做的是好好生活。或許我們從不曾擁有時間,而是時間把握住了我們。

一張票台幣120元,可以連看兩部電影;不劃位,扶著斑駁的牆壁、爬上窄窄的樓梯、走過紅色的地板,進到劇院裡,自己找位置坐。你以為二輪片沒什麼看頭,是嗎?但我和男友卻不得不落座於視野不太好的第一排,《年少時代》在台南全美戲院的首映日正逢二二八連假,男女老少、一家子、學生朋友、情侶⋯⋯竟是早已高朋滿座。

來到台南知名的今日全美戲院,你不能不知道全台碩果僅存的電影看板手工繪畫師傅顏振發,以及全美戲院第二代經營者吳俊誠,推薦兩支TEDxTainan影片給大家:

和國賓、華納等主流電影院的摩登潮流感不同,這間老戲院空氣舊舊的,不那麼清潔亮麗,但儘管第一次來,卻仍有隨性熟悉的感受,像是離家半年沒開過、但從小用到大的衣櫥。雖是二輪戲院,卻能在這裡挖到寶——例如我盼了好久始終沒能在台南的一輪片上映的《年少時代》。(推薦閱讀:用愛改造30年起家厝!老屋新力的浪漫實踐

它和全美戲院非常搭調。

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樣超級喜愛《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巴黎日落時》、《愛在午夜希臘時》三部曲,並因此很期待同一位編劇兼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新作《年少時代》吧!


可以先來小小複習一下茱莉蝶兒的歌聲:Let Me Sing You A Waltz

花了十二年拍攝,主角梅森從小學進入大學,經歷父母離異、再婚,搬家,離別,跟手足吵架,有時候討厭爸媽,和朋友偷溜出去玩、談論性,發現自己的志趣(攝影),參與父母各自再婚的家庭生活,戀愛,親熱,畢業,考上大學,分手⋯⋯濃縮成三小時的一部近似紀錄片的電影,比起《愛在午夜希臘時》更具生活感,而這同樣也是在台南屹立六十年的全美劇院給我的感受:生活。(你也會喜歡:走過《年少時代》:不是我們把握當下,而是當下抓住了我們

男友在梅森與高中女友親熱時睡著了,一醒來,梅森正經歷失戀,他的爸爸正寬慰他。坐我後面的大叔已經打呼了好一陣子,若是在別的地方、別的電影,我一定會對這樣的情況感到生氣,甚至想拍他起床。但此時此地,一切都那麼自然。劇情平凡得就像自己——我也曾經因為被抓去剪頭髮而生氣哭泣,而每個成長階段,都有一個我們最在意的關卡要過,過了以後回頭看,會笑那時候的自己那麼幼稚,可是在那當下,就是這麼難、就是這麼天崩地裂、就是想裝病不去上學。

電影主題曲是美國獨立樂團Family of the Year所唱的《Hero》,最開始知道這首歌是聽了朋友推薦的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OST,歌曲表達對平凡生活的想望。

Let Me Go,
I don't wanna be your hero
I don't wanna be your big man
I just wanna fight with everyone else

梅森的母親在兒子要打包離家上大學的時候哭著說:「我以為人生不只是這樣子。」

而我想起在某堂課程裡,請來生活風格雜誌《小日子》創辦人黃威融,某學生提問對近來「反小確幸」聲音的看法,而黃威融提醒我們,大部份的人,都在過小日子。這些街頭巷弄裡的攤販、隱身工業區默默耕耘的中小企業、所有叫不出名字的小人物,才是台灣真正的主體。樂團929的《渺小》這麼唱:「即使每個人都不好過,也要努力認真生活,生命不就是這樣子而已嗎?」

讚頌平凡與追求卓越並不相衝,輕描淡寫的敘事方式,同樣也能令人流淚。電影裡最令我動容的一幕是梅森、姊姊莎曼珊與爸爸和爸爸的再婚家庭坐在小木屋外頭,刷著吉他、輪流唱著歌的模樣,溫暖喜悅,充滿對彼此的關懷與愛。(同場加映:最棒的生日禮物:為生活創造驚喜,也享受平凡

寫稿的今日正逢清明時節,全家一起祭祖。我在靈骨塔裡想著,不曉得還有幾代人會記得奶奶?記得來這裡拜拜?如果我們最後大家散落各地呢?我忽然發現,父母也會老去,也會躺在某個格子裡。有點害怕,還沒想好怎麼面對,可是也並沒有因此而慌慌張張的想要放下要做的事情,花更多時間陪伴。並不是不珍惜,不把握,而是我好像有點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非常自然。我們不會因此而失去他們。(延伸閱讀:四個心理學問答讓每天都是好日子

不是Seize the moment ,而是the moment seizes us。

時間是一條長長的河,我們從未抓住它,而是它抓住了我們,帶著我們不斷往前流去,經歷所有我們得經歷的事。

除了好好生活,再沒別的了。生命不就是這樣子而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