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對於現代男女的意義是什麼?而邁入婚姻前需要考量什麼?讓我們從結婚的考驗之一:婚禮禮俗,開始談起。

結婚前常常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我以為我跟老公交往九年的感情不會被催毀,沒想到準備結婚過程中深刻體悟到「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將愛情推入墳墓的推手就是無止盡的禮俗壓迫以及長輩「我是為你好」的關心。

「到底是誰的婚禮?」-這個疑問從我們跟家長們告知要結婚後一直不停反問自己,「這個婚禮到底是誰的婚禮?」

 

結婚的繁文縟節從提親、訂婚、結婚開始,在這個過程中兩家衝突、爭執最大的就是訂婚,因為訂婚有各種不同的習俗,再加上「金錢」。我覺得禮俗加上金錢,真的是構成雙方家長的權力拉扯與性別壓迫最大的原因。訂婚的傳統禮俗要求大聘、小聘、壓桌錢、豬皮錢、頭尾禮、6 禮、12 禮還有各式各樣的紅包,每個項目後面都代表著一個意義,每個禮俗都打著為新人好的旗幟實際上進行對新人們的壓迫。最現實的問題是:「這些禮俗該誰出錢?」、「該出多少錢?」。

同場加映:不能不知道的婚禮數字大解密

籌備訂婚時我跟老公被這些禮俗壓著打,由於我家中親戚們這幾年都有嫁娶,這些禮俗又變成家中親戚爭面子互相比較的對象,在這種親戚比較的壓力下,女方家長說該有的禮俗聘金都不能少,也不能比親戚當初嫁娶時的聘金少,就算實際上不收等訂婚後會退還也是一樣要擺出來(而且不能讓男方親戚知道實際上女方家長有退聘金,代表女兒是有靠山的),藉由金錢禮俗角力來代表「我的女兒嫁的好,甚至嫁的比你的女兒好」的心態。

這些禮俗金錢壓迫之下,新人單純的感情變成物質的量化,雙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暗地討價還價各項禮俗金錢應該付多少(這過程都是新人跟雙方父母各自傳達溝通),夾在中間的是應該是主角的我們,但我們在禮俗以及家長面前變成什麼都不懂事的小孩,一句句的「我是為你好」的關心話語不斷打壓,即使過程中我跟老公各自對父母抗議無數次也是無效,甚至換來「還沒結婚就忘了自己父母,只會站在別人那邊」的罵名。這些,到底是為誰好?

 

除了金錢以外,另外一個最讓我感到最不合理的就是多種象徵不同意義的儀式。因為我們的禮俗儀式操控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媒人身上,搞到最後我已經放棄我的婚禮,也沒有心思理會,但有些禮俗太過奇妙還是讓我印象深刻。

我記得訂婚禮俗中有一項是「要有根的芋頭」,這是女方應該準備的 12 禮之一,當訂婚結束後男方家人必須把這顆有根的芋頭種到土裡,代表以後新人會生兒子!十分荒謬!我記得我當初看到禮俗清單時非常難以理解,我說如果這樣做就生的出兒子的話就沒有人不孕了,想當然我話一說出口換來家長的連聲責罵,爸媽說,「小孩子不懂事都是為你好,叫你做就做,怎麼這麼多意見」,最後爸爸為了這顆有根的芋頭跑遍菜市場才買到,只為了要讓女兒結婚後可以生兒子,代表對婆家的承諾(我事後問老公有沒有種下這顆芋頭,老公說訂婚後婆婆真的有把芋頭種到土裡,但他不知道現在芋頭是死是活)。

除了「有根的芋頭」之外,另一個奇妙的禮俗就是媒人說結婚當天從女方家迎娶後要沿路灑「結緣粉」,代表兩家結緣。當媒人回到男方家時把滿手的白粉拍在新郎的黑西裝上面時,我、老公、婚攝、婚錄全部都傻眼了,因為老公的黑西裝上有非常清楚的白色手印(後來新秘用濕紙巾擦好久才擦掉,不然新郎的西裝上面有白手印能看嗎?),我當下只想發怒覺得到底在搞什麼?!我們的緣分不用這個白粉已經結緣九年多了好嗎?!

延伸閱讀:王迪詩:「緣」是一秒,「份」是一生,合在一起才叫緣分

在結婚之前,我跟老公已經共同存好結婚基金,所有的婚禮花費除了聘金、金飾、高雄場婚宴之外,都是由我們自己負擔(高雄場婚宴都是家長們的賓客,禮金也是全部歸家長)。在準備結婚之前,我以為這是我們的婚禮,大家不是都說「出錢的是大爺」嗎?我們自己的婚禮自己出錢,應該是我們做主吧?沒想到這是家長們的婚禮、大家的婚禮,所有人都說小孩子不懂、為了我們的婚姻應該要怎麼做。

 

雙方親友們(尤其是媒人)要求我遵照各式各樣的禮俗,爸媽在深怕影響女兒終生幸福的壓力下,只要任何講的出象徵意義的禮俗全盤接受,我整個過程都是又怒又氣覺得十分不合理,但是這些禮俗沒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因為大家都是這麼做。結婚過程中,我常被說為什麼我這麼多意見?親戚們說我還沒結婚就站在男方那邊,爸媽養我這麼大,我做這些禮俗、男方給的這些聘金排場都是應該的,難道我還不如別人嗎?(但我不覺得我做了這些就高人一等、婚姻會比別人幸福)。

你會喜歡:九個擁有幸福婚姻的祕密

但是,老公也是又怒又氣,因為他承擔男方親友的壓力、媒人的壓力、我給的壓力,還有更多的是女方親友之間比較的壓力。男方親友說他還沒結婚就站在老婆那邊,女方親友說男方家長應該要買房,不然結婚後在台北還要租房子,某個表姊嫁給台北有房的多好阿。老公不只一次抱怨說他做了很多事,但因為他沒有錢買房,讓他在女方親友面前不論做多少事都矮人一截;因為我對禮俗的反彈所以他幫我跟家人反映、抗爭,卻換來「老婆奴」的罵名。這場婚禮中隱含的禮俗跟比較,讓我們兩個人的感情造成很大的裂痕,我們兩個裡外不是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訂婚後在車上,親戚馬上問我男方給的壓桌錢多少?聘金多少?訂婚桌誰出錢?金飾多少錢?就連訂婚儀式時,我媽媽給老公的金項鍊稍微卡到頭才戴進去,親戚事後不停說,當初她女婿的頭也很大,但是金項鍊一下就套下去了(言下之意是親戚送給女婿的金項鍊比較大條)。大家都說這些禮俗背後都有意義,大家都說這些禮俗都是為我們好,但是我很想說,因為這些禮俗,我們一點都不好!

同場加映:別再迷信了!破解結婚禮俗

 

好險,當初發現結婚場婚宴會變成大家的婚禮時,就跟老公決定再辦一場台北場婚宴,只請重要的朋友們參加,這場婚宴中沒有任何「為了我們好」的禮俗及任何親戚間的比較(因為家長們認為是補請只是吃飯,所以完全沒有介入),但是在這場婚宴中我們很好!

撰文/新知女巫 小凱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