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嗎?大多數是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啟動了這套機制,保護我們的心靈不被傷害。了解自己的防禦機制,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自己,並妥善處理人際關係。

文|任麗

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

美國著名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喬治.伊曼.範倫特(George Eman Vaillant)在定義心理健康時曾提到,心理健康就是「適應」。

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能力接受生活給你提供的環境,那麼,你就必須依靠自我心理防禦機制,創造你自己適應環境的方式。

實際上,無論身心健康還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某種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就像心靈的一層皮膚,可以幫助我們抵禦痛苦,也像心理上形成的免疫功能,讓我們的心靈不再受傷。


圖片|Photo by DDDanny D on Unsplash

那麼,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

美國資深精神病學專家杰瑞姆.S..布萊克曼(Jerome S. Blackman)認為,防禦是將不愉快的體驗―想法、感覺,隔離在意識之外的一種心理層面之操作。

通俗地說,防禦就是你無意識選擇的生存模式,無論心理活動還是行為,其動機都是讓自己避免體驗不愉快的情感。

正如精神分析理論家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和查爾斯.布倫納(Charles Brenner)所強調的,幾乎我們的所有行為或想法,都算作一種防禦。

在演講前,清清嗓子是一種防禦;說錯話後,訕訕地一笑是一種防禦;因為尷尬而臉紅是一種防禦,為自己辯解也是一種防禦。

有些防禦是我們可以意識到的,而絕大多數防禦是在我們意識之外的。

恰恰是這些沒有被意識到的內容,塑造了我們的人格,形成了我們的人際關係模式。

大多數情緒難題,都產生於有問題的防禦與情感模式之結合。

我們在適應環境時,往往不止使用一種心理防禦方式,任何防禦都可能是當下的最佳選擇。

應對情緒困擾的防禦,可能是一種妥協,也就是因無法解決心靈內在衝突而選擇的妥協。

延伸閱讀:「你希望三年後自己是什麼模樣?」諮商師:定期自我分析,找到堅強背後的真實脆弱

一個十八歲的孩子,因為重度憂鬱症而輟學了,她的症狀可能就是由妥協導致的。

因為她有自殺傾向,被父母送進了當地醫院的精神醫療部門住院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家庭治療師瞭解到:這對夫妻的關係非常糟糕,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惡語相向,或者互相冷暴力。

現在孩子面臨考試,為了不讓孩子分心,他們在孩子面前假裝恩愛。

實際上,夫妻二人早已約定好,在孩子考試完後就離婚。孩子當然不希望父母分開,同時父母又都非常疼愛孩子。

這個孩子或者在試圖用犧牲自己的方式,讓父母放下分歧與怨恨,或者在期望因為疾病無法參加考試,讓考試結束這一重要的時間點永遠不要到來。

這種防禦方式看起來有些慘烈,孩子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其實這是一種妥協的結果。

孩子不希望父母分開,但是又沒有能力去解決父母之間的矛盾,她就無意識地用這類方式,去改變這個家庭的互動模式。

現在,她成功地將父母的注意力引導到家庭治療上;如此一來,就能夠借用外部力量,來解決家庭中常年未解決的問題。

當然,人們保護自己不會單純借用一種防禦方式,而通常會採用相互聯繫的一組防禦;我們稱之為「防禦叢集」。

同場加映:不是太獨立,而是害怕親密?自我防衛機制該如何調整,擁有更好的親密關係


圖片|Photo by M. on Unsplash

二十八歲的小偉,因為患有社交恐懼症而向心理醫生求助。他只要在人多的地方,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坐立不安。

他覺得所有人都在盯著他看。這種感受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以至於他儘量避免跟同事和客戶打交道,見到主管就閃得遠遠的,休息日也儘量不出門。

他提到,自己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因為父親在外打工,母親一人拉拔他們兄妹三人成長,生活非常艱難。

村裡有個男人經常來他家裡幫忙,一來二去,母親和這個男人好上了。

父親大概是聽到了村裡人的風言風語,在某個夜晚悄悄地回家了;結果事情敗露,母親羞愧難當,一氣之下喝了農藥。

雖然母親被送進醫院搶救,但最終搶救失敗。隨後,她被草草地安葬了。

在這之後,小偉感覺村裡人都用異樣的目光看他,背後總有人對他們一家指指點點。從此,他有了習慣性臉紅的問題。

其實,小偉一方面覺得母親出軌這件事情很丟臉,讓他見不得人,另一方面他又對母親的死心存內疚,認為是自己沒有保護好母親。

他用臉紅抵禦自己的羞恥感與內疚感,此外,他還透過迴避的方式,逃避別人對自己可能的奚落。

同時,更壓抑內心的真實情感,掩蓋自己的悲傷與憤怒等情緒。

他使用了一整套防禦機制讓自己好受一些,否則可能會忍不住透過羞辱他人、自殘、對他人施加暴力等行動,來平衡內在的羞恥與憤怒。

作為普通人,我們為什麼需要瞭解自己的心理防禦方式呢?

你會喜歡:「以為自己沒事,但其實很在意」為什麼有時我們無法控制情緒?


圖片|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只有深入心理諮商室的分析情境,透過自由聯想法深入潛意識,才能看見自己的防禦,也就是佛洛伊德所說的「將潛意識意識化」。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對各種心理防禦機制的瞭解,揭開心靈的面紗。

當我們意識到當下的防禦方式,可能已經不足以應對心理衝突與困境,我們也許會放棄使用多年,已經是自動化反應模式的機制,從而進化出更高階、更成熟的防禦機制。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防禦無處不在。

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情境中會使用不同的防禦,也正是這些防禦讓我們能夠活下來,讓我們去適應環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同的防禦機制,就像哆啦A夢那個神奇口袋裡的寶貝,可以讓我們在不同的場景中靈活使用,成為我們應對生活問題的工具;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調整我們的人際關係,收穫幸福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