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曾在百大外商工作,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但也因為這標籤而感到滿滿沉重與負擔感。看似光鮮亮麗的 Sophie 曾跌進絕望之谷,她想用自身經驗與你分享,如何從失敗中站起來。

文|Sophie Tseng

如果你看著下面這份 Linkedin 履歷上的資訊,人生勝利組可能會是你給我下的一個標籤。

我畢業於交通大學(現為陽明交通大學),30 歲前就曾在 500 大外商、全球知名顧問和科技新創公司擔任人資。

現在在知名台商服務,Linkedin 上有超過 9000 人追蹤,文章上過商業周刊、換日線和 1111 人力銀行等。

常有人挑戰:你們這些人生勝利組,到底還有什麼不滿足?

而我想在這篇文章告訴那些跟我有類似情境,卻不被瞭解的人:如果現在的你,恰好也在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足,跟別人比,好像永遠不夠好,卻無法說出口。

「沒擔心,你並不孤獨。」

人生勝利組是一個別人可以輕易貼上的標籤,卻只有少數人能體會這個標籤下帶來的沉重與負擔感。

我拿到顧問公司和新創公司 offer 時,身旁大多數的聲音都是「在這樣的年紀或階段,就可以拿到這樣的工作,真是人生勝利組。」

但除了幾個最親近的人,沒有人知道,那時候是我人生最沮喪的一段時光。


圖片|Photo by Floriane Vita on Unsplash

記得有一次跟老闆和同事在酒吧喝酒,幾杯酒下肚,我吐露出自己當下最真實的心聲:

我原本以為我並不差,過去 LinkedIn 上洋洋灑灑的履歷,都是我努力一點一滴累積來的。

可是當我進到新的工作新環境時,我才發現,我的能力和學習速度都遠遠的不夠,也跟不上團隊的速度。

在這樣高壓、多變、不確定性高的環境,我好不容易爬上了一座小山峰,當我好不容易登頂時,在我眼前的景象,卻是另外一座又一座遙不可及的高峰。

為了證明我可以,我不斷努力用身體貼緊著石壁,用盡全力踏上每個讓我更前一步的石階,但當好不容易能喘口氣時,眼前所見卻只剩無限綿延的山峰。

而我,咬著牙,縱使咬出一口血,也要向上爬,那時候的我只想著,現在認輸就代表我輸了,我失敗了。

當下我並沒有找到任何滿意的解法,或許換一個說法,我從來沒有去「真正」面對過這件事。

事過境遷,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滿意的解答。

有天因緣際會看到有一位前輩推薦了《破圈》這本書,作者顧及是史丹佛大學「人力動力學」課程北大精華版專案主任,真格學員創始院長,有協助 1000 多名企業中高層與職業新人打破盲點的經驗。

作者的經歷一看就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吸引我下單的正是封底寫著一句話:「決定我們成功上限的不是金錢、學歷,而是我們的認知。」

我心裡很好奇,這樣一個人生勝利組的典型代表,是怎麼樣認知自己的人生?

所謂「破圈」到底是破什麼?

在書中,我找到了一直以來想要有人能告訴我的答案。

為什麼有些人能從失敗中站起來?為什麼他們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和失敗,中間的差距是什麼?


圖片|Facebook@@Tedu.tw(達克效應)

首先作者分享了「達克效應認知曲線 Dunning-Kruger effect」這張圖,源自於「技術炒作週期圖」,不管最後圖片名稱為何,這張圖的核心觀點是:整體程度比較差的人反而會認為自己很厲害,這個錯誤的認知源於程度差的人無法辨別自身的不足。

當人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時,反而看到了自身各方面的欠缺與不足,自信會不斷降低。

而那個最低點就是「絕望之谷」,也是最難熬的一段時光。

就如我們的人生,職場春風得意時,很容易疏忽大意,直到遭遇失敗,我們會懊悔、自責並從中總結經驗,然後再一次嘗試。

突破自我:你比自己以為的,更渴望突破自限思維!劉軒專訪:生命自始自終,都不僅僅是選擇題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從「絕望之谷」走到「開悟之坡」。

原因是無法面對三種大魔王級別的阻礙:

第一種:對於失敗帶來的痛苦

因為人在痛苦的時候,很難真的去面對造成痛苦的原因,不是因為不願意,是因為當下的情緒太濃太深,無法負荷。

第二種:是個人的慣性模式

明明在不同情境裡,我們卻用習慣的認知去面對不同的狀況。

就像愛因斯坦說的:重複做同樣的事情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叫瘋子。

用自我慣有的模式去面對失敗,卻期待產生不同的結果,也是瘋子。

第三種:人們本身自帶濾鏡、個人偏見

認為某某專家講的就一定更有道理,就算本身資訊是準確的,個人一開始有的偏好和印象也會導致判斷的偏差。

回想起那段時光,我發現我的情況完全跟書上說的一樣。

那時候剛轉換到新工作的我,覺得自己曾經在外商待過,英文聽說讀寫都算中上,自己一定能做得很好。結果進去顧問公司後才發現,我連基本的職位組織圖都不知道怎麼畫。

進了新創當 HR,公司裡面最不懂招募的就是做人資的我,當下心中的挫折感實在無法用言語表達。


圖片|Photo by wang shuhong on Unsplash

以前我總是可以很好地完成上級交待的工作,我認為我只要努力就會成功,就能被肯定,但在新公司裡,努力只是基本款,聰明的努力才是有效的方法。

每天公司變化的速度都難以捉模,必須自己主動學會很快地抓到方向,不斷接受試錯失敗的風險,不然就是事倍功半。

以前我認爲有更多經驗的人說的話一定更準確,常常不會主動追根究底,一股腦兒的執行。

後來發現「經驗多」和「過去戰績」都不能完全代表什麼,因為在每個新環境、新階段,過去無法代表全部。

而深入了解人在學習時的四個階段後,我終於知道為什麼當下的我那麼痛苦?

因為我無法面對「我沒有足夠能力」的這件事,也就是承認我「失敗」了。

人在學習時分四個階段:

  1. 無意識、無能力
  2. 有意識、無能力
  3. 有意識、有能力
  4. 無意識、有能力

最痛苦的階段,其實是第二個階段,在第二階段的最低處,也就是絕望之谷的谷底,一個人一方面要去面對自己負面的情緒,一方面要去面對「並沒有達到自己標準」和「失敗」的衝擊,同時還想要更用力證明自己。

那時候的我,老實說沒有勇氣去面對,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

找回正念:為你選書|抵抗會強化痛苦,練習用正念接納自己的一切

現在能寫下這段文字,算是對幾年前的自己有個交代,希望能拉一把正在經歷這段絕望之谷的夥伴。

如果讓我回到那時候,我還是會做同樣的選擇,因為這兩段工作經驗對我來說是無可取代的。

因為不斷的被客戶洗臉和團隊挑戰,第一次知道,原來當一個稱職的顧問和業務這麼難;因為認知到工作時數不等於工作產出的價值,所以對工作的心態從 Work Hard 轉換成現在的 Work smart 。

因為有好幾次情緒崩潰的經驗,後來才開始有意識地去找方法,學會調適失敗的情緒和壓力。


圖片|Photo by Luce on PIXTA

那我們可以如何從絕望之谷爬起來呢?

我想給個聽起來很荒唐的建議:去找那些比你更慘,比你經歷更多失敗的人說話。

就像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 Gipi Yu 分享過的,他在他某一間前公司被記了 6 支大過,當事人可能當下心情很糟,但跟自己相比,你會覺得:「好像其實失敗也沒那麼差嘛。」

因為當你有機會跟一群經歷過許多失敗的人分享經驗時,你會發現每個失敗的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照出一些你自己不曾發覺,或一直以來想逃避面對的慣性、偏見或認知。

縱使過程痛苦萬分,某一天,當你能調侃自己當初有多麽可笑,這些失敗就已經在意想不到的時刻,默默化成了成長的養份。

寫這篇文章,我不是想將自己塑造成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人生勝利組。

對我而言,往往被人認為夠堅強、生活無虞、開心快樂的這些人生勝利組,常因為過不去外界與自己貼上的一層標籤,沒能適當找到出口紓壓,導致許多遺憾發生。

寫這篇文章,單純的希望,告訴這些人,你並不孤單!

失敗很苦,梗在心頭卻又吞不下去,但請你相信,你只是還沒有從絕望之谷走出來。

到達開悟之坡前的這段路,最難走,一旦你走過,就會有另一片海闊天空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