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週末延燒到這週,王力宏的離婚事件與李靚蕾的宣言,激起關於「家務勞動」「假性單親」等的正視與討論能量,女人迷不對個人做評論,我們希望在社會開始討論「假性單親」「性別勞動」等風頭中,推進女人迷一直以來在意的議題倡議,和用戶一起分享與成長:哪些是我們共同在意的,我們的態度,而哪些是我們認為該保留空間的。

王力宏離婚事件的後續,經過一個週末,王力宏在週一(12 月 20 日)道歉:「左思右想,男人還是應該承擔所有責任」。道歉總是不容易,然而若不論個人之難,任何一種性別,男人或女人,其實不必、也無法承擔所有責任。

男性其實不必、也不應該不需要承擔「所有責任」

女性主義,其實一直都替男性發聲,不必舉凡落入傳統性別窠臼。應該承擔責任的,是未能承擔責任的人,而非特定任一種性別。女性與男性相同,同樣是能夠/也正在承擔責任的另一種性別。

不論如何,任何性別都不必、不能、也不需要以性別框架壓迫自己。當一個人以傳統性別壓迫框架自我壓迫,認為這是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狀況的唯一原因,與此同時,也對其他同一性別的人,產生壓迫。

而我們相信,我們的社會,已經準備好接受更理性與全面的討論。

並且,「男人應該承擔所有責任」向來也是一句迷思,而非真正能執行或做到的事。沒有任何一種性別,需要承擔所有責任。也沒有任何一種性別角色,實際上能做到真正的「承擔所有責任」。

性別平權或女性主義,在親密關係中倡議的是與伴侶共同討論、擔負起共同責任。女性主義向來都講的是「解放所有人」在性別框架下的壓迫與限制,女性的、男性的、跨性別的、不同性傾向的、不同種族階級文化與性別的交叉,皆是在女性主義的關照範圍。

女性主義,是不再回到二元對立與性別自然論,將性別角色綁死。

不以二元對立的討論方式,女性主義的關照,非二元的個體對立,你死我活,往往以更廣闊的視角回到整體社會結構,去看系統性的問題,看還有多少類似的狀況仍在發生,而人們未能關照。

我們在這起討論中的態度與立場

從週末女人迷的一篇長文〈是王力宏毀滅自己,不是李靚蕾的筆|王力宏離婚:在李靚蕾五千字長文中,你看到什麼?〉,我們談家務勞動的預設值問題、談主流媒體「毀滅式下標」。我們從「婆媳問題」「媽寶」等形容,談華文語境中女性的弱勢與總可歸責。我們從王力宏父親的聲明中,談三個孩子的照顧工作量,也談女性被偽科學期許的「天然母姓/育兒的那一根筋」。也指出,當輿論分析李靚蕾的「行文結構、聰明會寫字」,實是明褒暗貶,真正的心機,是對女性悶不吭聲的期許。

我們也談,我們真正希望能透過社會對一個事件的討論,開始正視上述系統問題,不再運用女性在語境系統上的弱勢。

這起事件之於我們,可以是一整個社會語境的反思與行動,不糾結好奇王力宏的八卦或情感關係,給出成長的空間,把反思力道放在女性作為妻母的集體困境,如何著手解決、開啟討論,那才是一整個社會的成長開始。

女人迷的思考是這樣的:聚焦集體困境,給出不論如何皆有知識觀點價值的內容

  • 聚焦結構困境:點出社會性的結構問題,談「所處社會如何討論與看待這件事」,不聚焦個體私人問題,如再延伸,我們希望能給出思考與行動提案。
  • 作為帶有傳播力量的公司,每一個舉動,都預先思考這個內容/這則社群,「是否不論如何皆有知識觀點價值」。缺乏知識價值的內容與社群,在風向轉變後容易失去價值與立場。我們不求快,不追求一時點閱觸及。閱覽是手段,是當我們有想要說的話時,希望做出的成果,不是目標。

我們的謹慎,與我們不做的事

  • 不對個人造神:我們不把誰捧上神壇,凡上神壇的必重重摔落,我們談的是李靚蕾帶動的「討論」,無關乎她是怎樣的人。不將人捧成神話,沒有人是神,重點是提出的「討論」本身很重要。女人迷創作者 Harris,在這一點上寫得很好,不必理想化任何個人,在王力宏翻車的前車之鑑上,任何人,都不需要靠車太近。
  • 不對人貼標籤:我們不應對王力宏做出「渣男」「敗類」「媽/爸寶」評價,也不對李靚蕾做出「蕾神」「蕾姐」等評價,貶低或高抬,對任何一個當事人,長期來說,都不是幫助。
  • 不踩二元對立:我們討論的是「社會如何看待/如何討論這個問題」,例如主流媒體使用女性在語境語言上的弱勢,來試圖扁平化一個重要議題(以及一個人)
  • 不談八卦:王力宏或李靚蕾或任何事件相關人的情感關係,是他們自己的私人事情與選擇,與公眾無關。即使與群眾的道德觀不盡相同,然而這些事除了當事人以外,如不涉及違反意願等犯罪行為,公眾皆沒有置喙空間。

推薦閱讀:心理師看李靚蕾與王力宏離婚:不理想化任何關係,面對不幸的婚姻,不再選擇沉默

在女人迷社群與用戶之中,我們也看見正面討論的傾向

也在這次事件中,我們在社群用戶的轉發分享裡,看見了女人迷讀者與用戶,在這起事件中的專注聚焦在社會討論,而非私人八卦。在家務勞動上展開與伴侶的觀點交流,在社群分享中邀請自己的親友,也以這樣「不獵奇、不八卦」的方式,來重新看待這整個事件。

我們相信,從每一個人的微小行動、微小邀請開始,這個社會,都能一天比一天,更好、更值得期待、更有力量也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