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柯萊特》(Colette)描寫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女作家的生命歷程,在女性被視為從屬地位的年代,她深深明白——活出自我需要獨立的底氣,而這份底氣,來自心靈、經濟上的自主。

2018 年上映的電影《柯萊特》(Colette),描繪法國國寶級女作家柯萊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從鄉下女孩成長為傳奇作家的故事,更是女性面對愛情、婚姻與自我間,如何取捨、平衡與成為自己的生命歷程。

Colette 一生精彩,她是傳奇作家,更是傑出舞蹈家、女性主義先鋒。在 20 世紀初的法國,Colette 甚至比 Coco Chanel鋒芒更甚,她的著作屢創佳績,為巴黎帶來現象級風潮。在女性自我被壓抑的年代,她用文字與行為藝術,喚醒女性平等自主的意識。

她的成就並非一蹴可幾,曾經,她為婚姻過度付出,在女性被視為附屬品的年代,她曾感到壓抑,曾向現實妥協,但她從未停止自我成長。

故事聚焦在她的第一段婚姻裡,從委屈求全到重拾自我、突破束縛的經歷。從青澀中長出堅定,她決定找回熱愛,自由、大膽、文學、舞台劇,她都想盡情體驗,綻放精彩。

讓我們一窺 Colette(Keira Knightley 飾)的傳奇故事,感受她獨立自主的力量:別害怕與眾不同,才能從壓抑與妥協中,勇敢成為自己。

我的一生精采絕倫,只可惜沒有早些意識到這一點。

法國女作家柯萊特 Colette


圖片|《柯萊特》劇照

親密關係中的底線,是堅守自我

1892 年,年僅 18 歲的 Colette,與大她 14 歲的巴黎風流男子 Willy 相戀,隔年走入婚姻。當時,Willy 已是知名專欄作家和出版商,從此,Colette 踏入上流文藝圈,格格不入,卻新鮮靈動。

她用童年觀察大自然的敏銳洞察力,洞悉上流社會的虛華,表面上,她是巴黎社交名流的妻子,風光無限,實際上,卻只是被婚姻豢養的金絲雀,圈在籠裡,難以飛翔。

新婚不久,她撞見 Willy 包養妓女,憤慨地坐火車回到家鄉。婚姻、巴黎、花花世界,一切都和她想像得不一樣,她雖惱火,卻也懷疑,是她還沒適應婚姻嗎?對於當代男性普遍風流的社會氛圍,難道女性只有妥協的命運?

她向母親 Sido 求助,睿智的 Sido 告訴她:「沒人能奪走你的自我,你一直很強大。」、「還是讓婚姻適應你吧。」

當 Willy 乞求 Colette 原諒時,我從這一幕看到 Colette 堅守自我的勇氣,她不但沒有因為 Willy 的乞求而心軟、退縮,而是明確告訴他,她可不是在家默默守候丈夫的小婦人,如果這段感情要走下去,就必須開誠布公:「如果你堅持風流,那我也要知道一切。」

儘管這樣複雜的關係備受爭議,卻也讓女性意識抬頭:在男性主導的巴黎社交圈,Colette 不當溫順的小婦人,她不為婚姻過度妥協。當 Willy 在外風流時,她把精力花在鑽研寫作、舞蹈,還遇上了曾陪伴她在舞台劇巡演中,一路相互扶持的女伯爵 Missy。


圖片|《柯萊特》劇照

即使身處現代,也很難拿捏在關係與自我間的平衡。一段關係裡,固然有磨合、有理解,伴侶間,需要尊重、協調,卻不是一味忍讓,而那條底線,就是「堅守自我」。

《心理界限》一書中提到,所謂的「心理界限」(boundary),是釐清每個人在心理上所能接受的極限。就像心靈的最後一道防守線,在親密關係或家庭關係中,適當的界限,有助於個人重拾自我,也有助於關係的融洽。[1]

保有適度距離,透過正向表達、溝通,才能讓一段關係走得更遠。百依百順是危險的,如果為一段感情委曲求全,過於迎合而失去自我,不僅不會贏得伴侶的尊重,也會因為停止了對自己人生的探索,失去在感情中成長的動力。

只有堅守自我的底線,才能保有勇敢去愛的能量。

你會喜歡:為你挑片|《女也》:這世界需要更多溫柔,來捍衛性別平等與自由

自我成長,要有大膽嘗試的勇氣

與其稱 Willy 為作家,不如稱他是養著槍手作家的出版企業家。署名 Willy 的稿件,多半出自窮作家之手,甚至,Colette 也被納入「槍手團隊」,寫起自傳式小說,也就是日後在巴黎造成現象級風潮的《Claudine》系列作。

起初,她的文字自然文藝,雖然靈動,卻難以引人入勝,但她從沒因此放棄。對於寫作,她抱持新奇、嘗試的態度。那些獨自琢磨文筆的日子,緩慢而痛苦,一枝筆,一瓶墨水,一個人在安靜的房間,這段別人看不見的歲月,卻是她日後茁壯的基石。


圖片|《柯萊特》劇照

作為出版商的 Willy,雖沒有出色的文筆,卻有精準的眼光,Colette 的手筆,在 Willy 潤色下,加入誇張渲染的技法、風流香豔的情節,青澀的文字頓時化為巴黎蔚為風尚的暢銷書,人手一本,甚至改編成舞台劇、創造無數商機。

不只嘗試寫作,Colette 更發現自己對新型啞劇的熱忱,這是一種沒有歌唱、只有動作,合適的姿態卻勝過千言萬語的藝術。

沒有舞蹈底子,未獲眾人支持,她憑著滿腔熱情,潛心學習,誰也沒料到,這是她日後成為傑出舞蹈家的契機。

你會做蠢事,但要熱情地做。

法國女作家柯萊特 Colette

你可能會訝異,Colette 那股踏出舒適圈的膽識。踏出舒適圈,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自我成長的過程,更需要不斷嘗試的勇氣。

要如何培養不斷嘗試和體驗的勇氣呢?或許可以透過改變「思維模式」,為自我成長跨出第一步。

知名心理學教授卡羅.杜維克(Carol Dweck)在研究中表示,人們擁有兩種思維模式:分別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思維模式會影響人們的信念,進而影響日常行為。[2]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才能是天生、有限的,不管再怎麼努力,總有無法跨過的天花板;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願意接受挑戰,他們相信付出努力會使自己提升,進而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

在 Colette 身上,我看到了從失敗中學習的勇氣,與相信自己、持之以恆的決心,這樣的「成長型思維」,讓她不斷突破自我,在她所熱衷的文學與舞台表演領域,取得斐然的成績。

延伸閱讀:常因工作上的失誤而感到挫敗?用這 3 個心法,養成勇於面對挑戰的「成長型思維」

活出自我,要有獨立自主的底氣

在《Claudine》獲得巨大成功以後,Willy 和 Colette 夫婦頓時躍升為文藝圈炙手可熱的人物,儘管這些功勞與榮耀,都歸於 Willy 名下。礙於當時女性作家沒有地位,Colette 也只好妥協,但在 Missy 的相知相伴下,Colette 萌生爭取署名權的勇氣。

Missy:「你為她們發聲了,為那些處於女孩與女人之間的年輕女士。這份榮耀屬於你。」

而 Missy 也看出了 Colette 並不開心,她陪著 Willy 出入社交場合,甚至被裝扮成 Claudine 的模樣,一身黑裙,扮演取悅男性的女學生。

Missy:「你真的開心嗎?」
Colette:「有誰真的開心嗎?Willy 確實要求很多,但同時,他也給了我很多自由。」
Missy:「只是栓你的鍊子長了點,但還是鍊子。我在想,會不會有一刻,你必須決定,你到底是 Claudine 還是 Colette?」


圖片|《柯萊特》劇照

同場加映:「幸福,不是擁有多少,而是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四部治癒系手繪動畫,找回愛與勇氣

Colette 這才發現她在這段婚姻中,因壓抑和妥協,漸漸失去了自我。她向 Willy 爭取署名權,卻遭到羞辱,在 Willy 無數次利用她代筆寫作以後,他們的婚姻已名存實亡,唯一的羈絆,只剩《Claudine》系列作,而《Claudine》的獨家版權,卻成為壓垮這段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Willy 認為 Colette 永遠需要他的領導,永遠無法離開他,但 Colette 早已做好獨立的打算,她開始各地巡演,雖然掙得不多,卻是靠自己付出勞力賺來的錢;雖然過程艱辛,卻能堅持自己熱愛的舞台表演。

她明白,活出自我需要獨立的底氣,這份底氣,來自心靈、經濟上的自主。她已不是當年青澀的女孩,她超越了被豢養的 Claudine,離開了 Willy,開啟舞蹈家的生涯,穿梭於城市的舞台間,體驗過拮据,卻贏得了自由。

她將各地巡演的經歷,寫成了《流浪女伶》,並持續用 Colette 的筆名發表了 30 多部小說和短篇故事集,成為法國文學史上最富盛名的女性作家。

我特別喜歡電影片尾的獨白:

「現在,每當我感到絕望,我不再期待結局,而是期待一點點運氣,一個平凡的奇蹟,就像一個閃亮的鍊環,修補我那歲月的項鍊。」

傳奇女作家 Colette,她曾壓抑,卻不會停止成為自己;她曾青澀,卻勇於大膽嘗試;她曾流浪,卻堅定地活出精采。她不怕與眾不同,為當代女性開創自由的思想,更為現代女性,傳遞獨立自主的能量。

Colette 用精彩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勇敢,不是不會脆弱,而是在壓抑的現實中,仍堅守自我、盡情體驗、綻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