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運用公權力,建立單一的性別敘事時,將會有許多非主流價值被壓迫甚至被消失。在那樣的世界裡,成為自己竟是一件難以達成的事⋯⋯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樹立節目正確審美導向,嚴格把握演員和嘉賓選用、表演風格、服飾妝容等,堅決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堅決抵制炒作炫富享樂、緋聞隱私、負面熱點、低俗『網紅』、無底線審醜等泛娛樂化傾向。」

2021 年 9 月,中國政府祭出針對演藝圈的限制措施,欲從嚴整治,其中包括抵制他們稱為畸形審美的「娘炮」,引起正反論戰。

其實,早在 2020 年,中國全國政協常委斯澤夫就表示,現在年輕男生追求「小鮮肉」形象,除非進行「有效治理」,否則「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而後, 2021 年 1 月,中國教育部對上述提案進行答覆,表示將「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培養」,言論一出,立刻遭到抨擊,反對者認為此舉不僅加深性別刻板印象,更可能導致天生陰柔的青少年須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在學校內遭到更嚴重的霸凌。

然而,也有網友表達支持,直言「少年娘則中國娘」,認為官方舉措並無不妥。從這幾起類似事件中,除了「有毒男子氣概」帶來的反噬外,我們也能進一步看見其他不同層次的性別討論,值得繼續抽絲剝繭、向下探究。

延伸閱讀:「不男不女,有傷士氣」國軍同志情侶想結婚,與保家衛國的能力何干?

「少年娘則中國娘」被貶抑的陰性氣質

當中國網友喊出「少年娘則中國娘」這句話,表示什麼?背後潛藏的意義,一來是中國「不能娘」,如果娘,就是弱、就是沉淪,彷彿一定要 man、要陽剛,才能夠民富國強;二來是作為少年的生理男性們,被視為撐起國家的一群人,同時負責中國的對外形象,所有不是陽剛少年的人,無論是陰柔男孩、生理女性或跨性別,通通被抹去了身影。

父權社會中很常見的,是對陰性氣質的貶抑。

不知道你有沒有思考過,「娘」字為什麼是貶義。在傳統價值觀裡,對男生而言,「娘」除了不符合自己該成為的模樣,也意味著自己需和女性形象劃清界線。如果娘是一件錯事,要被政府懲罰,被主流社會視為本來就應該「娘」的女性,在面對這個觀念時,也會出現許多矛盾。

能不能有一天,「你好娘」可以不帶貶義,變得像「你好 man」一樣,成為具有正面意味的讚揚。像這類褒陽貶陰的字彙,無論中文、英文或其他語言,都有諸多舉例。例如:中文的「屌」,初指男性外生殖器,後衍伸成流行語「厲害」的意思;英文的「pussy」,意指女性陰道,卻同時能用來咒罵他人「膽小鬼」。

美國女星 Rebel Wilson 在 2020 英國電影學院獎頒獎典禮致詞時,自嘲無法佔一席之地,因為她「don’t have the balls(沒種;balls 有男性睪丸之意)」,一語雙關,諷刺當時獎項入圍者多為男性的境況。

中國官方說了算?單一敘事帶來的傷害

近年來,許多出身於韓國團體的中國籍偶像,會在取得知名度後回到中國發展,且多數能一躍成為一線藝人,例如:被稱為中國「歸國四子」的(前)EXO 成員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及張藝興;2018 年到中國發展後,即未參加原團體宇宙少女活動的程瀟、孟美岐、吳宣儀等等。

對於這樣的現象,也讓部分韓國網友相當不滿,認為許多中國籍偶像,將韓國出道作為跳板,在走紅後立刻解約,回到中國當藝人。

無論如何,現在的中國演藝圈,尤其是年輕一代,受韓國演藝圈影響甚深。中國也持續挪移韓國綜藝節目及選秀節目的運作形式,從涉嫌抄襲《PRODUCE 101》的《偶像練習生》到和韓方購買版權的《創造 101》,都能看出中國演藝圈受韓流影響甚深。

而「花美男」的興起及流行,正是從韓國開始。早在幾十年前,韓國男偶像便化妝、以深邃眼線示人,其「美貌」常被討論,日後也出現許多以清純可愛為主要風格的男子團體,打破傳統價值觀的男性形象。

然而,韓國偶像文化與審美對中國演藝圈造成的影響,卻讓中國當局感到不順眼,決定大刀闊斧整頓。

我在其中看見的是,當某國家、社群或大眾,只認同單一價值觀的恐怖。這意味著,只要不是當權者——不管是政治威權或父權——所承認的、同意的價值觀,那麼就必須被迫消失,否則便會受到不合理的對待。


圖片|Photo by Ron Lach on Pexels

當世界只存在單一敘事與框架,會發生什麼事?

延伸閱讀:「別再漠視身體自主權」《消失的情人節》爭議:浪漫或侵犯,只有一線之隔

有些人處在既得利益者的位置,能輕輕鬆鬆地身在其中;有些人雖然不那麼符合主流,但為了走上那條阻力最小的路,還是勉強把自己塞進去;有些人無意識地或有意識地違反,最後落得被懲罰的下場。

我不知道是不是「少年娘則中國娘」;但我知道娘沒有不好,囿於傳統的性別框架才叫不好。

讓每個人都可以有尊嚴、自由自在地好好活著,亦是女性主義的願景及追求。盼世界各地都走向包容廣納,讓百花齊放,繁華一片風景;願所有人都不必將自己劃入圓圈,無所畏懼地,去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