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到憂鬱或焦慮,我們該怎麼幫助自己?如果想找身心科醫生,什麼樣的特質是好醫生?如果開始吃藥,如何覺察自己,才能在外力的幫助下,找回好好生活的力量?

「親愛的 Lulu,你如何讓自己暫時或持續好過一些?」⠀⠀⠀⠀⠀⠀⠀⠀⠀⠀⠀⠀

「吃適合的藥。一開始我很抗拒吃藥,因為覺得像是被制約了,而勉強自己吃了以後,居然也沒有立刻有感(醫生開的是離憂,他有說可能要吃半個月以上才會慢慢有感覺,但當時即使已經吃了一兩個月我也還是覺得很無感,但又很害怕因此要加劑量)。

後來因為原本看的醫院有點遠,當時發作得很嚴重、根本不想出門,於是隨便在住家附近找了一間診所看,診所醫生除了開離憂以外還開了贊安諾(他的醫囑是很不舒服的時候才吃),而我覺得其效果之好,大概類同於過敏時吃類固醇一樣那麼即刻有效。

後來回原本的醫院看診,原本的醫生說,贊安諾是比較老的藥,成癮性比較強,他覺得有更適合的其他藥物,不過在我的堅持下他還是有開給我。

很意外的是,知道有一種藥可以立刻有效之後,好像整個人的安全感提升了,會比較甘願去調整生活狀態、培養紓壓習慣等等,現在我對讚安諾的心理依賴感很強烈,家裡跟皮包都會隨時有放藥,如果沒放到會折回家拿,但其實我自己算過,一年吃不到 14 顆,幾乎可以說是沒在吃。」


圖片|Photo by peachpeach on PIXTA

延伸閱讀:【拾光點滴】被診斷出憂鬱症,怎麼辦?心理師建議:爽快地吃藥,踏實消彌心中困擾

吃藥是很多人的困擾:是否要吃藥?是否會成癮?是否有害於健康?

我自己也吃過好幾年的藥,後來我的想法是:與其被情緒困擾到死,倒不如一天吃幾顆藥活得比較自在。雖然對身體可能有害,但每天的身心煎熬對健康的影響更強烈。尤其像是焦慮引發的失眠、頭痛、心悸等等,整個人呈現更消耗的狀態。

藥物的選擇真的太多,雖然腦神經傳導物質就那幾種,但各家廠商推出的配方和比例都不相同,所以吃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調藥。

尤其剛開始吃藥後,每天記錄自己產生的身體心理變化,每一個平常不會有的作用或副作用,都有可能是藥物帶來的影響,身體需要一段時間適應,通常會抓兩週,你若能將這些狀況回報給醫生,那會有極大的幫助。

醫生沒辦法知道你吃藥後的每個細節,這也是找到一位好醫生的重要性,他能耐心的聽你說,讓你降低對藥物的排斥與害怕。

同場加映:寫在阿滴談憂鬱症之後:有時候憂鬱跟焦慮,是因為你背離了那個真實的自己

至於藥物的疑慮,其實真的沒人說得準,很多書籍會告訴你藥物的副作用多可怕,尤其是最普遍被使用的讚安諾,不像其他藥物緩慢作用,它速效緩解焦慮,因此也常被拿來當作安眠藥或急速抗焦慮劑。

我的理解是,這就像是普拿疼加強碇,越快速有效的藥物,副作用肯定越強,但是頭痛到爆炸的時候就是有需要吃,吃了之後才比較能生活,也能打起精神去處理身體上的毛病。

精神科藥物也是一樣的,通常在服用後,你會比較有精力思考自己的負面情緒來源,並試著去處理它。

相反的,心理諮商就像是中藥,它的作用緩慢但改變深遠長久。

通常最建議兩者同時進行,因為在一段時間後的心理諮商,有助於根本性的調整情緒困擾,然後再開始慢慢減藥,而減藥是個辛苦的過程,需要的時候還要再加回去,這會令人沮喪,但這就像是股票本來就有漲有跌,即便是最火紅的半導體類股,一路漲上去的過程也會有小跌大跌的時候,但整個前景仍是看好。


圖片|Photo by Francesco Gallarotti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你希望三年後自己是什麼模樣?」諮商師:定期自我分析,找到堅強背後的真實脆弱

「現在我對贊安諾的心理依賴感很強烈,家裡跟皮包都會隨時有放藥,如果沒放到會折回家拿,但其實我自己算過,一年吃不到 14 顆」,這部分的覺察很棒,拿了藥的確會有安心的作用,你可以知道自己的依賴感,從實際的藥物作用轉移到心理作用,有助於慢慢重建對自己的信心。

如同長期嚴重失眠或焦慮的朋友,我大都會建議拿個藥吃吃看,不只是為了那幾週睡得著,更多是去感受肩膀的放鬆、不再天亮才睡著、睡醒後的有精神、平時不再坐立難安、以及清晰的腦袋思緒。

記住這種感覺,練習將身心調整到這種感覺,讓你對藥物的依賴感,轉回對自我的控制感。

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配合很多很多的覺察與練習,直到成為一種習慣。當你感覺自己又沒放鬆時,別譴責自己,因為這正是你有所覺察的時刻。

焦慮是房間清不完的塵,雖然你可以一天打掃三次,但那很累人,你應該做的是,每隔一陣子打掃即可。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瞭解到灰塵始終都會有,但沒關係,別累積到打噴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