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過去人們將婚姻看作生活需求的結合,現代更多地將婚姻看作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手段,因此這個時代的婚姻將會兩極化——不是變得更加幸福美滿,就是更快崩壞離散。

曾經有個老男人說,不管怎樣你最好都結婚,如果你找到了一個好伴侶,你會幸福;如果你找到了一個不好的,你會成為哲學家。這個老男人叫蘇格拉底。

婚姻這件事,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變得越來越成「謎」。婚姻它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了婚姻,似乎大部分人都不得不妥協許多,但我們究竟能不能從中得到許多?

今天我們來看看關於婚姻的一項新研究。

婚姻它還可靠嗎?

我們聽到一些人說,婚姻已經越來越不可靠了。離婚率在近幾十年裡變得越來越高,他們說「傳統道德準則已經淪喪」,婚姻帶來的幸福感正在降低。

另一些人則說,離婚率的提高是因為社會在進步,是由於個體的自主權、尤其是女人的自主權越來越得到尊重。

他們認為,在幾十年前,婚姻中那些真實的傷害和現在一樣普遍存在著。如果僅僅用婚姻的形式來禁錮兩個不幸福的人,才會更加危險和不幸。

而 2015 年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家 Eli Finkel 提出,這個時代的婚姻正在走向兩極化。

她認為,現代社會的婚姻開始呈現兩極分化:那些好的婚姻比過去更好,壞的婚姻則變得比以前更壞。人們對婚姻的滿意度,並不是離婚率這一個數字就能體現的。

延伸閱讀:為了孩子不離婚真的好嗎?致婚姻觸礁的你:一定要先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孩子

如今的婚姻可以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

Eli Finkel 認為,儘管離婚率一直在上升,從平均數上看,婚姻的確比過去更脆弱了;但對於那些仍然存續著的婚姻來說,婚姻的質量和滿意度都要大大高於幾十年前。

在這個年代,當我們置身一段美滿的關係中時,它會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快樂。密蘇里大學的 Christine M. Proulxdui 對 1979 年到 2002 年的一組縱向研究進行了分析。他首先證明了,婚姻的質量能夠影響個人生活的幸福程度,即那些身處更幸福的婚姻中的人也會更加快樂。

此外,他的研究還顯示,這種影響隨著時代的變遷,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比起 20 多年前來,在今天,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處,使我們更快樂。


圖片|Photo by Matteo Minoglio on Unsplash

為什麼好的婚姻會變得更好?Eli Finkel 認為,最關鍵的變化在於,我們對婚姻的期待變高了。在一段婚姻中,我們想要滿足的需求更多。而這或許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 Andrew J. Cherlin 提出,在歷史上,人們的婚姻經歷了三個階段。

1. 制度婚姻(institutional marriage):

在 1850 年以前,人們對婚姻的需求主要停留在基礎的需求上:兩個人共同生產,比較容易實現衣食無憂,擁有住所,安全免遭侵害,以及生殖的目標。

對於那個時候的夫妻來說,兩個人的親密只是共同生存之外的附加獎賞,而不是主要目的。

2. 友伴婚姻(companionate marriage):

從 1850 年到 1965 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制度的穩固,婚姻的重心逐漸轉向了親密和性的需求,雙方開始注重愛與陪伴。

3. 自我表現婚姻(self-expressive marriage):

1965 年至今,人們越來越需要在婚姻中自我表現、感受到尊重和自身的成長。婚姻的制度色彩前所未有地弱化了,人們更多地將婚姻看作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手段,而且這種手段是可供選擇的。

我們在婚姻中對於自我表達的需要是前所未有的。

年輕人和老一輩人的一個明顯區別是,他們在婚姻中不再願意「將就」,不肯迫於種種原因,待在一段不那麼完美的婚姻中。

Paul Amato 和 Alan Booth 的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二的離婚並不是由於虐待或嚴重的矛盾造成的,那些夫妻的婚姻在旁人看來並不壞,他們只是在一段時間後自然而然地分開。

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的婚姻的三種類型,是從大的歷史趨勢來說的,事實上即便是在如今的社會中,制度婚姻、友伴婚姻也仍然大量存在。

在友伴婚姻及自我表現婚姻中,我們選擇的伴侶,是那些真正能滿足我們精神需要的。也因此,那些能夠成功的這兩類婚姻給人們帶來的幸福感的提升是遠勝於從前的制度婚姻的。

同場加映:伴侶要找相似還是互補?「互補型」戀人更開心的 5 個原因

兩極分化:要麼幸福美滿,要麼一無是處

Eli Finkel 說,當我們觀察上述婚姻的三個發展階段時,會發現它正好契合了馬斯洛在 1943 年提出的需求理論: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種,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愛與歸屬的需求,再到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在這五種需求層次中,只有當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人們才會去爭取更高層次的需求。

然而,就像需求理論的 5 個層級是金字塔形一樣,越是後期的需求也就越難滿足,也只有越少的人能夠達到。

如今,我們越來越不滿足於僅僅依靠婚姻來維持生計,或者只是相互陪伴。我們都想要擁有一段好的婚姻,從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但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付出更多。


圖片|Photo by Jeremy Cai on Unsplash

Eli Finkel 認為,在現代婚姻裡,投入-產出比變得很公平。如果你想幸福美滿,就需要在對方身上、在這段關係裡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使雙方在情感、精神、物質等種種方面都感到滿足。

這一點被 Jeffrey Dew 等人的研究所證明。在他們的調查中,那些每週至少會有一次和伴侶單獨相處(無論是吃晚餐、長談還是一起進行某項活動)機會的人,擁有美滿婚姻的可能性是那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的夫妻的 3.5 倍。

現代人在事實上有能力使婚姻的質量達到空前的高度,如果他們願意並能夠為此投入的話。

然而,大多數人並沒有能夠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與 1975 年相比,在 2003 年,那些沒有子女的夫妻每週在一起相處的平均時間從 35 小時下降到了 26 小時;有子女的夫妻每週在一起相處的平均時間從 13 小時下降到 9 小時。

對經濟基礎與婚姻質量的關係的研究也提供了佐證。

社會學家 Steven P. Martin 的研究顯示,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富人和窮人離婚率的差距正在急劇擴大。與想像中不同,窮人實際上遠遠比富人更容易離婚。

在 1975-1979 年間結婚的美國人中,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下、收入水平更低的夫妻,10 年後的離婚率為 28%,大專(college)以上學歷、收入水平更高的夫妻,10 年後的離婚率為 18%,二者的差別並沒有那麼顯著。而在 1990-1994 年結婚的夫妻中,在 10 年後,高中以下學歷、收入更低的夫妻和大專以上學歷、收入更高的夫妻離婚率分別為 46% 和 16%。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並不是價值觀或者其他現實因素,正是因為那些生活得更加艱難的人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工作、兼職、養家餬口,當他們為了生計疲於奔命時,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維繫、經營這段婚姻。

「最好的愛是陪伴」這句話沒有錯,現代社會裡的我們總是太過忙碌,而讓我們婚姻質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正是我們沒能付出心力和時間。


圖片|Photo by Pangaea on PIXTA

你會喜歡:對的人是「經營」出來的!深深相信靈魂伴侶的人,更容易不堪磨合而分手

想要成功的婚姻,你需要這三種視角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夠更穩定、長久、美滿。那麼,如何能在這樣兩極分化的時代,成為一段幸福婚姻的擁有者?

如前文所述,付出的多,也就得到的多。

Eli Finkel 建議,如果你想要獲得更高的婚姻滿意度和幸福感,可以儘量多花一點時間和他待在一起,比如安排一些固定的「約會時間」。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投入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你們也可以坦誠地溝通,儘量滿足彼此精神上的需求,比如,試著在一段時間內共同完成一本日記。

David Brooks 進一步總結說,如今,想要得到一段美滿幸福的婚姻,人們需要從三種視角來考慮:

1. 心理視角(psychological lens):

親密關係專家 Ty tashiro 說,能夠預測一段浪漫關係是否能維持多年的幸福和穩定,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對象的人格特質,他所擁有的個性和價值觀。

因此,當你考慮和一個人步入婚姻時,除去浪漫的因素,你還得學會理性分析,考察對方的人格特質。

你需要找一個「宜人性」(agreeableness)、共情力相對較高的伴侶,而不是那些神經質、情緒不穩定、易怒的人。


圖片|Photo by Sergio Capuzzimati on Unsplash

2. 浪漫視角(romantic lens):

你需要找一個真心相愛的人作為伴侶。尤其是在最初的那幾年裡,浪漫的愛情會將你們黏合在一起,使得你們願意和彼此一起度過接下來的時光,面對可能的困難。

如果在一開始沒有足夠的浪漫感情,你們之間的基礎可能很難對抗未來生活裡的種種磨耗。

推薦閱讀:【遠距戀習題】遠距離三階段教我的事:「一起」是可以創造的,距離不會阻礙浪漫

3. 道德視角(moral lens):

性格決定了能否相處,愛情滿足了慾望和需求,而在這個「自我實現」的時代,能否實現一段美滿的婚姻,道德的作用重新變得重要。

好的婚姻是一個機會,我們能夠從中重新發現自己,認識到自己原來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好相處。而一對好的伴侶能夠正視、溝通彼此的缺點,認真處理自己的那些缺點,學會更加不自私地對待對方。

在這三種視角中,在前兩者上我們並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往往是相對固定的,很難改變,更不要指望你能夠改變對方;愛情往往也是無法人為操縱的,它很難被「培養」。

只有在道德視角上,人們能夠在改變上做出努力,使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抵抗那些天性中自私、邪惡的部分,互相支持和促進,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