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金錢問題往往與負面情緒有強烈連結。試著了解金錢的意義,不再和人生成就、個人價值混爲一談。

文|艾倫・艾貝、安德魯.福特

對你來說,錢的意義是什麼、在人生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以及需要多少錢才夠?這些問題看起來簡單,然而很多人從來都沒花時間仔細思量過。調查研究顯示,這些問題往往會牽動每個人的情緒起伏。了解金錢在生命中的意義和它對情緒的影響,有助於變得更富足、更快樂。

有多少消費是因同儕而花?

歐萊禮夫婦和女兒艾琳之間的關係愈來愈僵。艾琳十三歲時,剛進入一家昂貴的私立學校,變得很注意自己的身材,嘗試了各種不同的節食方法,也開始會開口要錢,買些父母認為只是一時流行、暴露又昂貴的衣服。

艾琳很明顯已經過瘦,而原本相當優秀的在學成績,現在卻已經吊車尾。漸漸地,她對父母也愈來愈吹毛求疵,認為他們讓自己丟臉。

有一天,艾琳很苦惱地從學校回來,要求父母買給她最新款的手機,因為所有的同學都已經有了。

個性強硬的歐萊禮夫婦向來要求四個孩子學習節約的美德,因此拒絕了艾琳的要求。艾琳的父母這次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但類似的衝突不只這一回。

多數青少年幾乎完全從同儕的眼光看世界,父母的意見則排在其次。

同時,青少年對廣告上完美胴體以及必備配飾的訴求,其實很難抗拒。畢竟廣告商的任務,並不是鼓勵人們深思「多少才夠」;相反地,在他們的世界裡,多多益善才是王道。


圖片|Photo by Uday Mittal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給二十世代的金錢建議:學習理財,是因為老娘想選擇生活,不是被生活選擇

不只是青少年,成人更會因為同儕壓力消費

兒童心理學家邁可.卡爾格雷(Michael Carr-Gregg)在著作《公主的女巫面孔徵候群》能幫上忙的不是聰明,而是進一步了解,哪些事會讓我們真正滿足而發自內心的快樂。

艾琳的故事說明了同儕可能帶來的龐大壓力,特別是當小集團裡有成員相互排擠以爭奪地位的時候。這個現象代表大家的行為有多麼容易被別人的期望左右,而非來自內心的決定。

它也說明了,為什麼有時會讓別人為我們決定多少才夠,而不是選擇較困難。

我們會如此反應的明顯理由之一,因為是在人類大腦演進過程中,被團體接受的個體,會受到同儕的保護,進而較有可能生存下去與繁衍後代。

但是,在今天的世界裡,過度在意別人很可能會適得其反。為了滿足別人期望所做的決定,很可能正好最無法滿足自己。改變自己的行為,克服宿命,是現代生活中最大的挑戰之一。

同儕壓力的誤導,成為我們依照個人價值觀生活的最大威脅,也是我們嘗試了解自己,享受充實人生的最大障礙。

你的花錢習慣從何而來?

心理學家維拉瑞.威爾森(Valerie Wilson)發現,最常和錢連結在一起的四個字眼,全都是負面情緒:焦慮、沮喪、生氣及無助。

她表示,介紹高檔生活的電視節目或許有激起一般人想過好日子的欲望,但大多數人並不是被貪婪引誘,而是受到害怕的驅使。事實上,威爾森說得好,她認為與金錢相關的情緒,可不像法定貨幣的概念那麼單純。

胡亂用錢的行為應該是來自孩提時代的影響。研究的結果一再顯示,十歲之前已經在內心形成用錢的習慣。但卻很少有父母會和孩子充分討論金錢觀,甚至未能教導孩子如何正確看待金錢。

同場加映:致孩子的金錢關係學:理財是為教會你,判斷與承擔生活中的風險

更糟的是,他們對錢和價值觀、成就、人生目標及整體幸福之間的關係認識不清。結果,金錢變成了一個奇怪的神祕之物。猶有甚者,由於「錢」和「個人價值」之間的關係模糊不清,結果導致金錢經常被視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而不只是一個「工具」。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了解這個道理。他認為錢有兩個功能:是達成目的的工具,同時本身也是目的。他覺得後者充滿危險。換句話說,光為了錢而追逐錢,以致與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無關,不太可能提升生命的層次。

但是,如果把錢當成達成目的的工具就另當別論了。

世界上最富有的兩個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以及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已經透過慈善義舉向大家證明,累積龐大的財富,可以幫助別人改變生命,也能帶來更大的滿足感,這是讓生命更有意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