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一件事,感受到的不安比成就感還要深⋯⋯。你也是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的完美主義者嗎?

事情交給別人做總覺得不夠好,來回要求、東改西改,最後乾脆自己重做。

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會極度沮喪、甚至一蹶不振。

旁人不解:「這樣不累嗎?」

「沒辦法啊!畢竟我就是完美主義嘛!」完美主義的人說這話時可能會苦笑一下,但語氣隱隱帶些自豪。

過去,完美主義被視為一種優點,人們認為想要更高的成就,就不能輕易滿足於自己眼前的成就。但心理學家發現,追求完美的心態有時候沒有大家以為的那樣正面。原本應該為人帶來成就感和自我實現感的完美主義,卻似乎讓某些人陷入負面迴圈:難以滿足於自己的成就、只要沒按預期達到目標,就容易陷入「我永遠不夠好」這類的想法中。

推薦閱讀:專訪海苔熊:我曾經覺得,自己是個不值得過生日的人


圖片|來源

英國兩位心理學者 Andrew Hill 和 Thomas Curran 針對 1989 年到 2016 年間就學的大學生進行分析,他們發現發展出不健康完美主義心態的人比率在近年大幅增加,特別是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大學生。這些現代年輕人展現出完美主義的負面傾向包括:懷抱過高的個人期許;認為別人(社會)對他們有極高的要求;同時也會較嚴苛地審視他人。

其中,「認為社會對他們有極高要求」的人數又佔最大宗。而這樣的想法也更容易導致心理疾病像是:恐慌、憂鬱症、社交恐懼症以及自殺傾向。另外,西維吉尼亞大學研究學者 Katie Rasmussen 也發現:「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每 5 人中就有 2 人是完美主義者」。當完美主義心態逐漸深植在越來越多現代年輕人心中,到底是什麼造成這樣的現象呢?我們又該如何分辨怎樣才是健康的「追求卓越」,而非陷入完美主義的負面心理?

Hill 和 Curran 就認為,完美主義背後很大的動機奠定於「避免失敗」,會造成這樣的現象,跟我們這個世代所身處的環境有著密切關聯。Curran 解釋:「在一個市場競爭為導向的社會中,失敗顯得特別嚴重。」,而競爭心態也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深化在人心中,從入學考到各種評量用成績去衡量年輕人。自然而然地,父母會給子女更多壓力讓孩子適應競爭、用盡全力脫穎而出。

除此之外,隨著社交軟體的普及,臉書、Instagram 上的點讚數,也逐漸助長人們互相比較的心態。而快速傳播這件事,也讓人更害怕犯錯,只要出一次糗都很可能被放上社交平台廣為流傳,這些環境變化都在在加重失敗在人內心的份量。

同場加映:「日常的小挫折,都需要好好療傷」給家的四個創傷修復方法

但該如何判定一個人是處於健康的追求卓越心態,還是已經掉入完美主義的負面陷阱?

重點在於你把「焦點放在哪裡?」。

假如,你能夠接受挫敗、不輕易批判自己、有點小成果時也能讓自己放心慶祝一下。這樣表示你的心態偏向健康、是追求卓越者會有的。

但倘若你會反覆想著自己做不夠好的地方然後自責不已,即使別人稱讚你也很難相信,而且老想著「早知道我這麼做就可以完美了」。那很有可能你已經卡在負面完美心態的慣有模式了。

同樣面對上司的批評,一個追求卓越的人,他可能會想:「哎,工作上難免會遇到不同的意見嘛!這個做法行不通也沒關係呀,我再想想可以怎麼做來完成這個計畫。」而一個落入負面完美心態的人,則極有可能陷入「我好糟糕、好沒用」的自我批評心情中。


圖片|來源

既然知道不健康的完美主義會帶來種種負面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打破這個循環,停止設下超高標準、害怕失敗、時時自我否定、而且還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的輪迴?

想要緩解負面完美心態的症頭,關鍵是:「意識到失敗不代表天就要塌下來了」。簡單來說,就是允許自己有失誤的機會,每個人都會有失足的時候,但那並不意味著我們是個徹頭徹尾失敗的人。分辨清楚「你是在某件事犯錯」,不代表你這個人是失敗的。我們必須體會到錯誤只是待解決的問題,而我們不應該因此貶低自我價值。

擺脫完美主義包袱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焦點轉移到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目標本身。在過程中,不妨試著改變批判和質疑的眼光,練習找出 5 個值得鼓勵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將它發展成一種積極樂觀的習慣。

至於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可以怎麼做呢?專家建議多讚揚孩子在過程中的付出,像是「你已經很努力了,我為你感到驕傲」,而避免用「如果考 100分就帶你去遊樂園」等結果導向的鼓勵。讓孩子從小認知到,只要過程中盡其所能,就算最終沒能達成目標,一樣能獲得肯定,這樣的環境中反而更能教育出能適當調適自己心態的孩子。

同場加映:遇到一點小事,就開始緊張:如何與高敏感的「蘭花型」孩子相處?

人生本來就沒有真正的完美。所謂的完美僅僅是人們各自主觀的定義罷了,與其追求虛無縹緲的完美,不如去找出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而只有在我們如實面對自己的錯誤與失敗之後,才可能碰撞出屬於我們的真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