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家人之間沒有時間相處的原因,和孩子補習有極大相關。但若建議家長們別讓孩子補習了,但這時候家長們又擔心,真的可以不補嗎?不補不會輸在起跑點嗎?讓我們從不同就學年齡來討論補習的必要性。

文|蕭子喬、製圖|黃珮甄

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好少?好想多和孩子培養感情、來場深入內心的親子溝通,卻苦於找不出親子都有時間、有心情的時候?根本沒辦法和孩子好好說話?

研究發現,孩子放學後還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才藝班,是親子沒時間好好相處的重大原因之一。當孩子每天回到家都已經筋疲力竭,腦力都已被學校、課後班耗盡,也難免沒時間或精神與家人好好相處。

推薦閱讀:為何我們花錢補習,卻不認真上課?

這麼說來,好似該建議家長們乾脆別讓孩子補習了,但這時候家長們又擔心,真的可以不補嗎?不補不會輸在起跑點嗎?

究竟,孩子放學後的時間該怎麼規劃?接下來,讓我們從

  1. 補習究竟有沒有用?
  2. 課後時間可以怎麼規劃?

兩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早出晚睡+補習」 回家後好累 

補習班數量居高不下,反映出現在孩子們學校課外的第N輪班密集情形。

一項針對小學生家長的調查發現:有超過 7 成的家長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而且多數家長期待親子溝通卻沒有時間。

Q1:補習究竟有沒有用?

小學以下、國中、高中,分階段告訴你

其實,隨著孩子的發展,不同階段課外學習需考量的重點不太一樣;而即使在同一個發展階段,每一個孩子也很可能有不一樣。接下來,就讓研究告訴你,幼兒園、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分別的關鍵課題。

推薦閱讀:育兒路上:親子對話,比補習更能增加學習能力

幼兒園、小學生

  • 學齡前的學習宜具備啟發性、遊戲性、合作力

學齡前的孩子正值興趣、創意的萌芽期,也是剛開始練習人際互動的時候,因此,學者提出,可以為孩子:

  1. 創造滾雪球式的學習機會
  2. 開創嬉戲化的學習環境,也可以藉由活動或遊戲
  3. 促進學童間合作與互動的能力。
  • 在決定要不要補才藝、補什麼之前,思考的 3 個問題

有學者認為現在才藝補習氾濫,已經衍生親子缺乏共處時間、妨礙學校教師補救教學、造成家庭經濟沉重負擔、孩子缺乏自主練習所學的時間⋯⋯等負面效應。學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決策:

  1. 分清楚是為了孩子還是父母
  2. 排定生活目標優先順序
  3. 衡量孩子時間和家庭經濟狀況。


圖片|《陽光普照》劇照

國中生

國中生課業開始變深,「數學」是最多人補習的科目之一,然而有學者使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針對超過 10000 個國中生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以下兩個顛覆眾人想像的事實:

  • 有補 VS. 沒補,考試只差 3 分

國三生補數學雖然有其功效,但效果值並不大,如果把該資料庫中的分數轉換成 100 分的模式來設想的話,有補習 VS. 沒補習的孩子數學成績只差 3 分。該學者進一步推論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補習成效多反映在短期、小範圍的考試範圍,但要累積到其他變化題型的考試、大考可能效果有限。

  • 越會去補習者,補習進步幅度越少

在眾多補習的孩子當中,越傾向去補習的,補習所帶來的效益反而低於傾向不補習者。該學者進一步推論,補很多的孩子,許多都是家庭成員有高教育程度、經濟充裕者,因此這些孩子已經學得很多了,成績已經近乎他們所能及的頂峰,再硬吃下更多的補習,也難以有明顯得進步。

高中生

高中生是補習如火如荼的階段,即將升大學的關鍵時期,究竟補習和學測、指考的成績關聯為何?是否真的和能否上好大學有關?有學者使用「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針對超過 25000 位高中升大一學生進行分析,描繪出會補習者的樣貌,也進而研究出補習對升大學的影響:

  • 誰會去補習?出身背景和補習很有關聯!

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地位、經濟收入越高者,越會補習;兄弟姊妹人數越多,補習的比例或科數也越低。由此可知,原本家中擁有較多教育或文化資本者,越會投入在補習中,無形中形成階級複製的現象,而兄弟姊妹有可能分散掉家中能分配在補習上的財力。

  • 補多分?補太多很可能成績反而下降!

補習科數對於學測總分的影響為先升後降的非直線關係,補習的時間如果太長,會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效果打折扣,甚至成績下降。因此,考量孩子的精力是否能夠充分吸收補習所學,學習的狀況是否能確實因補習帶來一定程度的進步,可以避免補很多卻徒勞。

Q2:課後時間可以怎麼規劃?

根據以上的多篇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發現,補不補習並非孩子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確實考量孩子的身心狀況、課業學習狀況,安排適量的課後學習活動,才是讓孩子學得好、學得快樂的關鍵。

還記得這篇文章一開始我們說很多家長苦無親子溝通時間,但孩子放學後的時光又總是被補習填滿嗎?若我們能不被「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思維過度綁架,就能在評估是否補習的時候,將「親子是否有時間溝通相處」納入考量,不妨一起試試以下 3 個步驟:

  1. 列出目前放學後的時間
  2. 列出已經必須做的事情,例如學校作業、已經安排的活動
  3. 親子聊一聊
    目前的時間規劃、身心壓力、課業狀況⋯⋯,聊一聊彼此認為是否需要補習?如果實在不確定補習的成效,也可以設定一個停損點,例如我們補3個月看看,看覺得有沒有效、學習氛圍合不合適,再一起討論是否繼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