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女星拉莎娜‧林奇將成為新任 007。許多人又崩潰了:「最好都用黑人和女性,bye.」過去幾個月,電影選角「只顧政治正確、不顧角色適任」的反彈時常出現。華盛頓郵報作家紐曼指出,這種焦慮與其說是種族議題,倒不如說是世代議題。「表面上他們問,政治正確的電影會好看嗎?但其實他們想問的是:『今後誰的敘事才重要?是我這個世代,還是下個多元世代的?』」

根據《衛報》報導,007 系列最新電影《Bond 25》據傳將由《驚奇隊長》的非裔女星拉莎娜‧林奇(Lashana Lynch)接任新的 007 探員。原本的龐德男星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仍會演出龐德一角,不過,克雷格先前已表態將在本集結束後退休。

很有可能,未來編號 007 的特務,將由拉莎娜繼承

不過此消息一出,不少影迷表示反對:「黑人女性演 007?」「女 007....為什麼不直接寫個新的間諜角色...」、「已經不想聊了,現在抱怨都會被攻擊,最好全部用黑人和女性,bye.」「黑人,女性, LGBT。幹!」

回顧過去幾個月,對於電影選角「只顧政治正確,不顧角色適任」的反彈聲浪不斷出現。

上個星期,迪士尼公布《小美人魚》真人版將由非裔女星荷莉‧貝利(Halle Bailey)出演,社群上也有不少「童年回憶被毀了」聲音出現。甚至推特上,許多人發起「#NotMyAriel」(不是我的愛麗兒)活動,表態反對迪士尼的美人魚選角。


圖片|來源

也讓我們看見,這很可能不是單一事件。

在近期諸多電影選角的反彈聲浪,從《小美人魚》到《007 系列電影》,在 #NotMyAriel #NotMy007 #NotMyXXX 背後,都有一股強烈焦慮,正在發作。他們表面上說的是「選角不適任」,背後卻可能是更深層(卻未必如此)的文化想像:

我現今所熟悉的一切大眾娛樂,是不是要被「政治正確」毀掉了。(翻譯年糕:我熟悉的一切,要被女人、黑人跟同性戀毀掉了。)

影視中的「白人鄉愁」:不只是種族或性別議題,更是世代議題

這股對「政治正確」的網路反挫(backlash)聲浪,不是單一個案。《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布魯克‧紐曼(Brooke Newman) ,便將這種現象,描述為一種從政治氛圍蔓延到大眾娛樂領域的「白人鄉愁」(white nostalgia)。

在 80-90 年代,以美國新自由主義所主導的文化全盛期,這一系列陪伴我們(對,不只是白人,也包括遠在台灣的千禧世代電視兒童)成長的電視、電影、影集中,電影中的大多數正面角色,多由白人異性戀所擔當。

從小,我們在公主王子只有白人、特務只有白人、科幻影集主角大多數是白人跟偶爾陪襯的亞洲人(好吧除了英劇《超時空博士》(Doctor Who)曾選出過女博士)的氛圍下長大。

不過,隨著我們成長,社會漸漸開始意識到什麼是「多元意見」。社會開始慢慢重視少數族裔、少數性傾向與性別認同者的聲音。文化典型,也隨著時代變遷有所轉移。對許多不是白人的孩子來說,第一位 LGBT 公主、第一位非裔特務,對他們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成長典範。

曾有讀者投書,說《花木蘭》(1998)作為第一部亞洲的公主電影,她的女扮男裝和亞裔身分,在在鼓舞了她的自我認同。

花木蘭這位看似「雌雄同體」(androgyny)還「女扮男裝」上場打仗的亞裔女性,告訴我女生也可以跟男生一樣做任何事情,或是穿上各種衣服都行,並且好像反過來也一樣。

不過二十年前,《花木蘭》上映前,誰能想到亞裔女性,也會被收編搬上迪士尼的銀幕,被當成經典?

2019 年,許多人開始懷念起「白人時代」的偉大作品。「那個時代的笑點都很棒,作品偉大又誠懇,人們不害怕因為說錯話被處罰,不像今天這麼做作。」(然而,真的嗎?是不是只有某些特定族群的人,能夠大言不慚地「作自己」?)

紐曼認為,這群 #NotMyAriel crowd 展現的焦慮,其實與其說是種族議題,倒不如說是世代議題。

延伸閱讀:非裔演小美人魚很奇怪?讓我們把迪士尼童話,公平還給每個小孩

表面上他們問的是,政治正確的電影會好看嗎?然而,他們真正想問的是:我的記憶,會不會被取代?更深一層是,「誰的記憶才重要?是我這個世代的,還是下個世代的?」

迪士尼不是傻蛋,多元角色只不過是市場需求

當漫威《蜘蛛人》女主角 MJ 是非裔女性、《雷神索爾》阿斯嘉的女武神是非裔女性、《小美人魚》艾麗兒是非裔女性、連新任 007 都是非裔女性,許多人都在抱怨:「為了政治正確,大公司真是不擇手段。」

但是,如果單純只把電影公司都想像成「政治正確」代言人,實則太鄉愿的描述了。這當然不完全是事實,畢竟這一系列的選角結果,某種程度上只不過是反映了市場需求。

根據 2019 年美國人口統計局的資料,美國自我認同族裔調查(seld-identification race)中,純白人(意指不包含hispanic)認同者,正在逐年減少中。八年間,整體白人人口,從 2010 年的 79%,到了 75%,並且,這樣的速度正在加快中。

更多元的族裔認同,正在逐漸挑戰過去「白人」為中心的美國大眾文化。光是 2010 至 2018 年間,美國將迎向更多元族裔的身分認同。電影工業所做的,只不過是反映事實,並且順應市場。


圖片|來源

又好比,2019 年上映的《阿拉丁》真人版電影,除了放入一位有自我意識的茉莉公主之外,也將 1994 年動畫版的部分爭議歌詞修改掉。因為當年在歌曲〈阿拉伯之夜〉(arabian night),參砸了大量西方的片面想像,將中東描述成野蠻之邦:

「我來自一塊土地,在很遠的地方,那裡的駱駝低鳴,人們會砍掉你的耳朵,只因他們不喜歡你的長相。是很野蠻,但嘿,這畢竟是我的家。」(“Oh, I come from a land / From a faraway place / Where the caravan camels roam / Where they cut off your ear / If they don’t like your face / It’s barbaric, but hey, it’s home.”)

Vogue 整理,1992 年版本的阿拉丁歌曲引發強烈爭議,也僅將歌詞部分修改。二十多年後,2019 年真人版,則改成「你所有夢想所在之地,各種文化與語言交會之地,或許混亂,但嘿,這畢竟是我的家。」(“Where you wander among / Every culture and tongue / It’s chaotic, but hey, it’s home.”)

因此,與其說放眼望去,這些政治正確的「真人版」、「續集」、「重製版」,是想「多撈一票政治正確票房」,倒不如說,是在為了過去的族裔與性別歧視,做出遲來的道歉。

延伸閱讀:為你挑片|《阿拉丁》與茉莉公主:不要因為別人,而放棄你的追求

經典不斷改變,但我們也該跟著長大

從英雄電影、特務電影、到迪士尼動畫,我們不斷看到,經典正經歷著改變、重寫的過程。

或許,某種不可控制的懷舊情懷是必然的,我們永遠希望事情「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單純美好」。可是,如果我們能夠留給下一個世代,更多樣的童年記憶:

如果一個亞洲兒童不需要看著羞辱自己文化的動畫長大、如果一個女性觀眾不需要看著特務電影主角永遠被邪惡女人或陰柔男人陷害、如果一個女孩可以老早知道,身為超級英雄她不必依附任何男人就能成功。我們的下一代,會不會更有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