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7 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也是同性戀從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中刪除的日子。剛好呼應台灣的婚姻平權,今年的紀念日主題是:給所有人的正義與保護。

不再恐同日:這天是同志從「精神疾病」中除名的日子

2019 年 5 月 17 日,除了是婚姻平權草案協商的日子之外,也是世界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因為,在 29 年前的這一天,是同性戀者,終於從精神疾病中除名的日子。

每一年,籌辦不再恐同日的 NGO 組織 May 17 都會訂定一個主題。而 2019 年,似乎也隱隱呼應了台灣的婚姻平權,今年的紀念日主題是:

「給所有人的正義與保護。」


圖片|來源

在二十多年前,同志仍被認為是一種疾病。而在二十多年後,同志仍被許多人認為不應該「結婚」。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不再恐同日的故事。

LGBT+ 從精神疾病除名的日子,僅二十餘年

疾病的定義,一直伴隨著醫療的知識權力而來。什麼是疾病?誰有病?誰該被治療?很大程度上,都與醫療專業作為權力核心,能定義「誰有病」,脫不了關係。不過,這種定義誰有病的標準,其實是非常浮動的。它往往隨著不同文化中的社會常規(social norms)、文化慣習(habitus)、宗教習慣、科技水準等因素而改變。

社會學者傅科曾在《瘋癲與文明》分析,醫療化社會(medicalized society)如何將人分為「正常」與「非正常」來對待。他分析了十八世紀,所謂的精神疾病患者,如何被浸冷水、綁束身衣等各種懲罰訓練,作為一種身體規訓,強迫他們,學習怎麼當個正常人。

傅科真正想質問的是,誰有權力定義這些人是瘋癲、不正常的?這些研究療法,背後到底更多真是實證醫學,抑或是來自於我們對宗教與道德的狹隘想像?這樣的故事,在同志族群的疾病化與去病化歷程中,也不斷發生。

在古代許多地方,一直存在著同性性行為。不過,同性性行為卻被某些宗教與社會,污名化成一種疾病,甚至成為一種「常態」。

從宗教到醫學:為何人們害怕同志?

顏正芳、徐志雲所著〈美國精神醫學會在 1973 年將同性戀去病化的來龍去脈〉一文中,便提到人們長期恐懼同志,其實歷經過一種從宗教到醫學的轉向。

19 世紀,因為科學和法律的發展,很多過去被宗教視為「罪惡」的行為,開始被從醫療的角度來解讀,諸如受到精神狀態不穩定影響所出現異於尋常的行為、思考、言語、感官經驗、甚至是犯罪行為者,以前多被教會判定為邪靈附身而遭到監禁或被活活打死,19 世紀後開始被以「精神病理」重新闡釋,從宗教解讀的「罪惡」轉渡至「精神疾病」。

例如,當時知名的維也納精神科醫師理查德.克拉夫特.埃賓(Richard von Krafft-Ebing),便認為同性性行為的發生,是屬於體質退化所導致的精神疾病。

1952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即把同志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一版的心理疾病。第一版中,它描述同性情慾為一種「反社會的人格騷亂」,到了 1968 年的第二版,更將其稱為「性偏差」。在保守的社會氛圍底下,五六零年代,有許多同志,必須強制接受坐牢,或者是注射激素等醫學治療。

這樣既罪又病的同志身分,當然讓人們恐慌。身為同志,在當時也是絕對不能說的秘密,甚至可能因此斷送性命。

讓我們還給同志一個公道

不過,隨著醫療與心理學研究的後續發展,以及對同志更友善的社會輿論,讓人們發現,將同性性行為疾病化,其實是毫無道理的。1973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宣布,將同性戀從 DSM 中除名。1990 年 5 月 17 日,世界衛生組織也跟進表態,將同性戀者從「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中刪除。這也成為同志族群被去病化的里程碑。

2005 年,法國人權運動者路易斯-喬治.汀(Louis-Georges Tin),組織不再恐同日委員會,希望號召各國,將每年此日作為紀念,關注因為恐懼同性戀、跨性別、雙性戀等不同性傾向,而產生的不公平對待。

在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再次修訂 ICD。這一次,是針對跨性別族群的去汙名。2018 年 6 月 18 日公布的新版 ICD-11 中,「性別認同障礙症」被更名為「性別不一致」,且從精神疾病中除名,改列至性健康章節內。


圖片|來源

不再恐同日,我們回顧「被骯髒」的同志歷史

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各式各樣不同性傾向特質的族群,在去病化之後,不是希望要鞏固「生病」跟「健康」的分界,而是想讓社會理解,原來所謂正常,本即模糊字眼。幾十年來,無數的同志前輩,為了擺脫污名,走了好遠好遠。

當同志從去病化跨出一大步,並不只代表從此乾淨,當一個無瑕的人。而是希望,當整個同志社群經歷過那麼多「被骯髒」的歷史,有一天,這個世界能夠看到,並且給予他們基本的尊重。

延伸閱讀:為什麼同志大遊行要奇裝異服?讓世界生病的「正常」框架

  • 1969 年,紐約格林威治村石牆暴動,為同志史上首次大規模反抗運動。
  • 1973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除名。
  • 1980 年代,從美國舊金山開始的同志解放運動如火如荼。
  • 1990 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將同性性行為除名。
  • 2013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將「性別認同障礙」更改為「性別不安」,也從疾病中除名。
  • 2018 年 2 月,台灣衛福部函釋宣布,任何性傾向扭轉治療均非醫療行為,實施將觸犯《刑法》或《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 2018 年 6 月,《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將「性別不一致」從精神疾病中除名。
  • 2019 年,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國家。
  • 2020 年,台灣將於使用晶片式身分證(eID),取消性別欄,保留數字 7 給跨性別族群。

我們也相信,這份時間軸,還會越拉越長。 

恐同背後,常是不理解

在這篇文章最後,我們想邀請你讀讀,1935 年,精神分析學者佛洛伊德,曾寫信給一位懷疑兒子是同志的母親。

延伸閱讀:1935 年,佛洛伊德怎麼跟一位害怕兒子是同志的母親溝通?

以下是回信內容:

我從信中判斷,妳的孩子應該是一位同性戀。我訝異的是,妳並沒有用這個字眼描述你的孩子。我好奇,為什麼妳不願意這樣描述妳的孩子?同性戀很顯然沒什麼好處,但也沒什麼好丟臉的。它不是種惡習,也不是件降格的事,更不是一種疾病。我們認為,它是一種由發展而來的性的多樣性。從古代到當代,都有許多偉大的人都是同性戀(柏拉圖、米開朗基羅、達文西等)。這是一種很強烈的不正義,讓我們去迫害同性戀、將其視為罪刑。如果妳不願意相信我,可以去讀讀哈維洛克.艾利斯的書。

當我們說起恐同(homophobia),我們談論的是什麼?恐同並不真的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抗拒心態。許多無心的言論、玩笑、羞辱,也由此而生。但我們理解,它可能不是出於刻意。甚至很多時候,恐同,其實也是出於擔憂。

如果在過去,你較少了解同志族群,我們很歡迎你多看看我們的網站,也可以讀讀這份書單。然後,如果你願意,也可以這麼做:

  • 跟朋友分享這篇文章
  • 看看婚姻平權大平台、同志諮詢熱線的粉絲專頁,了解他們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
  • 5 月 17 日,一起到立法院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