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的辦公生活是否也帶給你喘不過氣的壓力?此時去一趟廁所,可能是你在待辦事項成堆時,一個重整思緒最好的方法。不必時時刻刻都將自己繃緊在 100%,暫時讓自己隔絕於仕事適當歇息,讓思緒重新整理或許更能提升效率。

剛開始上班的那段日子,我愛上了廁所。

在綿延不絕的動腦會議中,在不知如何下手的標題和內文之間,反覆推敲仍然無法捉摸的客戶信件裡,我們每個人都被糾纏在其中,無法抽身。唯有廁所,象徵自由,可以正大光明地不回應一切要求。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你都可以大方地說:「我去一下洗手間。」然後撤退到一間間的隔離箱裡。

那棟大樓不是最新的商辦,但廁所維護得很好,乾淨,沒有異味,甚至挺香。有時我並不脫下褲子,而是衣著整齊地坐在上頭,喘口氣,消化主管和客戶的「指導」,甚至釋放一下在辦公空間不被允許的眼淚。很少看到規劃得那麼奢侈的廁所隔間,坐在上頭,雙腳可以往前呈大字型伸直,還不會尷尬地從門下露出。間數多,不會因為佔住一間而感到愧疚。

有時坐著坐著,便陷入了一種渾沌的狀態,眼皮漸重,感覺有團氣體從天靈蓋緩緩上升⋯⋯是繆思嗎?嗯,不大像,那形狀透過朦朧睡眼,看起來比較像⋯⋯謬論。

推開廁所門,就能帶著小寐後的清爽,回到座位。

也推薦你:人生的「逃避有用」哲學:別讓現實困住你的夢想

公司後來搬進了 A 級辦公樓,重新設計工作空間。創意人員之間幾乎沒有隔板,主管也沒有房間,所有的會議室呢,完全以透明玻璃打造,像一個一個的水族箱,在裡頭開會,像在表演給人觀賞。在這種環境下,我時常覺得接收的雜訊太多,必須找個絕緣的地方,關上自己。在辦公室的正中央,設計師設計了一根銀色的粗管,彷彿科幻片中將人從星球傳送到太空船上的裝置。大小僅容一人進入,進去後只能蹲坐。設計用意的確是讓人獨自思考,但我在裡面通常都在,睡覺。

我總覺得很疲倦。文案間流傳著各種傳說,某某某一次交了上百個標題出來(我怎麼寫三個就覺得寫不下去了?),某某某被總監退稿五十四次(應該很想死吧?)。資深的同事晃過來問:「在幹嘛?」看著我只寫了兩行的文案,順口丟了三個新的想法,我趕緊抄了下來。

我又覺得累了。進去管子吧。

這管子的材料很薄,敲起來聲音清脆,像是鋁板。沒有鎖頭。設計師解釋道,怕人在裡面反鎖了,若發生昏倒等身體狀況,外頭無法打開的話,很危險。嗯,我得說他考慮十分周到。在裡面的時候我一直很怕有人突然開門,發現昏睡的我。

後來,我又回到了廁所。


圖片|pixta 圖庫

這 A 辦大樓的廁所依然水準很高,不知道公司在尋找辦公室時,是否有把這一點考慮進去。面寬、縱深都足夠,深色的花崗岩鋪墊沉穩的氣氛,沒有刺鼻的香精,我感到十分滿意。

一年一年過去,漸能快手處理工作,甚至還有自己的小組。更多時候,我成為留在會議室裡的那個人,等待那些跟我說:「我去一下洗手間」的組員。廁所於我漸漸陌生,如今回憶,後來那幾間公司的廁所,的確也沒什麼太深的印象。直到去了杭州。

那裡的辦公空間比我待過最大的公司都大上數倍,座位綿延不絕地一直延伸到視覺盡頭。在如此開放的空間,我並不覺得開放,反而是窒息。來往川流的人們不時擾亂了空氣,不管做什麼都一顆心懸著,加上公司開發了各種可以聯絡上每一個人的通訊軟體,只要在電腦前,叮叮叮叮,咚咚咚咚,幾乎沒辦法不被找到。唯有遁入廁門。

延伸閱讀:我們該怎麼解讀與應用「逃避並不可恥,而且有用」?

在《星星的孩子》這部電影裡頭,患有自閉症的天寶.葛蘭丁教授在阿姨的農場上發現一種特別的裝置——擠壓機。樣子像是一個小型柵欄,用以安撫牛隻在烙印或接種前的情緒。牛隻走進去以後,以繩牽動左右兩邊的木板,將牛隻夾在中間。這樣能幫助牛隻的情緒平緩下來,以免在過程中弄傷自己和牧人。她發現,這對她本人也有用。她改良牛隻用的擠壓機,當她感到被過多的資訊攻擊,快要發作時,便急急奔回房間,拉動繩子,用木板將自己緊緊夾住。這能夠給予她需要的擁抱,但她又能完全掌控。她在這種緊緊的擠壓之中,能逐漸冷靜下來。

廁所,便是我的擠壓機。

近來已有專家建議在開放式的工作空間內加上能夠讓個人專心工作的隔絕小房間,但大部分的辦公空間設計還跟不上最新的研究,一般人大約也很難自備擠壓機。那麼,我鄭重向你推薦,找尋一間乾淨、能讓人放鬆的廁所,將為你的生產力及職涯帶來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