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並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人類習於用自己的罪惡感去分類食物,當你決定要吃這塊蛋糕時,保持正向、積極的態度,而非抱持著「天啊這個食物太罪惡了」、「我等等一定會後悔」的想法。

你有聽過情緒性進食嗎?所謂情緒性進食,就是當你在「非飢餓」狀態下,選擇用吃東西來舒緩自己的憂鬱、憤怒,這類能夠紓解情緒壓力的食物,被稱為「療癒食物(Comfort Food)」,然而這樣的食物,往往是不健康與高熱量的,如披薩、義大利麵、起司、巧克力、冰淇淋等。

推薦閱讀:夜間進食的你,其實是在消化一天的情緒

為了解決進食帶來的罪惡感,網路上開始流行所謂的 “Guilt-free comfort food”(無罪惡感的療癒食物),也就是用各種低熱量、健康的食材或是方法,來製作療癒系食物,譬如用「炒」取代「烤」,讓你在情緒性進食時(後),也不會因為高熱量而感到罪惡,或是又因此陷入情緒低落,創造無止盡的循環。坊間甚至推出了「無罪惡感的療癒食物」食譜。

吃美食能夠療癒身心,又不會讓你感到罪惡,這難道不是世界上最棒的東西嗎?然而有人對於這類型食物持有不同的看法。

為飲食設限,只會讓你產生反抗的慾望

Huffpost 在 Guilt-Free’ Comfort Food Is Loaded With Shame. Here’s How It’s Hurting You 一文中談到,這種「無罪惡感的療癒食物」,乍看能夠解決人對於進食的焦慮,卻可能讓人的負面情緒陷入無止盡的循環。因為「無罪惡感」其實就暗指了那些碳水化合物、澱粉、脂肪是有罪、錯誤的,一旦人們吃了,就必須要「感到罪惡」,並且祈求寬恕。

註冊營養師 Alyssa Pike 認為我們不該去分類哪些食物是好、是壞,因為這樣的分類法,將會讓人產生內疚。

食品心理學家 Dr. Jen 則提到這種將食物貼上好壞標籤的分類法,會如何影響人們的情緒:人們對於那些被禁止的事會產生反抗心理,如果他們做了這樣的事,羞恥心會讓人感到絕望,進而讓人掉進情緒漩渦,開始要求更多。就好比對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說:「你不能吃這塊蛋糕!」當他們選擇吃了食物,內疚、罪惡會讓他們要求更多。

而當那些「無罪惡感」的療癒食物出現,雖然相當程度安撫了進食的內疚感,卻也暗指了那些不選擇健康進食的人是懶惰的。

拒絕為食物貼標籤

我們該用什麼態度來看待進食?

Alyssa Pike 認為,首先要撇開為食物貼標籤的習慣。食物並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人類習於用自己的罪惡感去分類食物,當你決定要吃這塊蛋糕時,保持正向、積極的態度,而非抱持著「天啊這個食物太罪惡了」、「我等等一定會後悔」的想法。

如果你能撇開將食物貼上好壞標籤的習慣,飲食限制就會消失,你也不會想著要去破壞禁忌。

下一次當你品嚐食物時,抱著愉悅的心情去進食吧!如果帶著負面情緒進食,美食就沒有它的意義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