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個精準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來的更重要!學會打開七個問題抽屜,練習結構化的提問,溝通效率都會大幅提升。

我接受過很多溝通能力訓練,其中最嚴苛的一種,要屬「精確的提問」了。練習者被要求針對隨便一句話,必須一口氣問出 70 個問題。

舉個例子,對方說:「電腦市場不景氣。」我會怎麼精確的提問呢?


圖片|來源

「你說的電腦指的是什麼?Windows、Mac,還是 Linux?桌面電腦、筆記本,還是主機?包含廣義的電腦設備嗎,比如行動設備、遊戲機、汽車導航等?⋯⋯」

大部分的溝通,比如演講、寫作等,都是講者發起、聽者接受,由講者邏輯主導的 B2C(Bussiness to Customer,即「商對客」)式溝通。在 B2C 的溝通模式下,如果講者邏輯混亂,整個溝通的效率就會很差。

推薦閱讀:很努力還是做不完?七個顛覆工作效率的新觀點

而提問,是一種聽者發起、講者回答,由聽者邏輯主導的 C2B(Customer to Bussiness,即「客對商」)式反向溝通。如果聽者邏輯清晰,能精確的提問,一問一答,再一問一答,如此往復,就算講者的邏輯再差,整個溝通的效率也會顯著提升。所以,提問是溝通界的 C2B。

怎樣才能提出精確的問題呢?

回到最開始的案例。對於「電腦市場不景氣」這個陳述,我的那些問題不是隨口問的,它們屬於「澄清性問題」。澄清性問題,只是「精確的提問」這個寶藏式的題庫中,層層遞進的七個「問題抽屜」之一。下面,讓我把這七個問題抽屜一一打開。

抽屜一:繼續/中止性問題

「這是不是我們現在要討論的問題?誰關心這個問題?討論的目的是什麼?你或我是否需要參加這個討論?還有誰需要參加這個討論?討論的重點是什麼?」

這個抽屜裡的問題,其實都是在問:我們是否需要討論這個問題?

抽屜二:澄清性問題

「某某是指什麼?是指__, 還是指__?時間、地點、多久一次、什麼比例、什麼範圍?舉個例子,比如__?你是不是在說__?」

這個抽屜裡的問題,其實都是在問:你的意思是什麼?

抽屜三:假設性問題

「前提假設是什麼?你把什麼當成必然的了?這是否存在?是不是唯一的?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個抽屜裡的問題,其實都是在問:你的前提假設是什麼?


圖片|來源

抽屜四:質疑性問題

「你怎麼知道的?你從哪裡聽說的?此人的可信度如何?是否有數據支持?數據是否可靠?有哪些選項?在什麼範圍內?誰來做?」

這個抽屜裡的問題,其實都是在問:你怎麼知道你是對的?

抽屜五:緣由性問題

「什麼引起的?為什麼會發生?觸發事件是什麼?根本原因是什麼?驅動因素是什麼?抑制因素是什麼?它是怎樣起作用的?機制是什麼?當__出現時,會發生什麼?這是事情的起因,還是僅僅是相關因素?」

這個抽屜裡的問題,其實都是在問:是什麼導致了這個結果?

抽屜六:影響性問題

「結論是什麼?成果是什麼?所以呢?短期效應,還是中期,或者長期?哪種是最好的情形?最壞的情形是怎樣的?最可能是怎樣的?有哪些意外後果?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這個抽屜裡的問題,其實都是在問:會帶來什麼影響?

抽屜七:行動性問題

「我們應該做什麼?怎樣應對?與誰合作?什麼時間完成?這是不是意味著解決了根源問題?是否全面?是否有應對風險的策略?是否有支援?」

這個抽屜裡的問題,其實都是在問:應該採取什麼行動?

七個問題抽屜已經打開。再回到最開始的案例,對於「電腦市場不景氣」這個陳述,一口氣能問出哪七種問題呢?

「電腦市場景氣不景氣,是我們迫切需要討論的問題嗎?你說的電腦,包含了廣義的電腦設備嗎,比如行動設備、遊戲機、汽車導航等?不景氣,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不景氣的具體數據如何,數據來源又是什麼?不景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會帶來哪些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影響?誰,應該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應對措施呢?」

這就是精確的提問。對方也許原本要花兩個小時講述觀點,現在通過回答結構化的精確的問題,可能只要十五分鐘就把問題說清楚了。(推薦閱讀:【女人迷沙龍】她和他說說:善用小工具,提升大效率


圖片|來源

【KEYPOINT】精準提問

精確的提問建立在層層遞進的七個問題抽屜之上,是由聽者邏輯主導的 C2B 式反向溝通,用以大幅提升溝通效率。這七個問題抽屜是:繼續/中止性問題、澄清性問題、假設性問題、質疑性問題、緣由性問題、影響性問題和行動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