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有意識週報】是女人迷全新的內容單元,希望透過每週一部 TED 影片,顛覆大家的既有認知,有意識地選擇我們想要的生活。你也覺得網路的爆量資訊讓你無法過「真實的生活嗎」?斷絕網路,到底能不能改變人生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Paul Miller 怎麼說。

你曾經跟朋友抱怨說,網路和社群媒體讓你無法專注,阻礙你找到真實的自己,甚至覺得被社群媒體制約嗎?美國科技內容網站 The Verge 的資深編輯 Paul Miller 26 歲時,就有這樣的困擾,他說:「 那時我在找尋人生的方向,但是我覺得一切都來得太多太快了,我面臨青年危機,所謂人生四分之一的 25 歲危機,當時我覺得自己徹底被社群媒體打敗。」

Paul 說,網路幾乎是完全攻佔我們的生活,填滿我們的每分每秒,就在我們按下讀取信件的那一刻,就有新的信件進來,就在我們決定關閉推特的那一秒,就有更多小賈斯汀的消息。

這麼多的訊息讓他很焦慮徬徨,認為網路深深地影響了他,讓他沒辦法專注,沒辦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因此 2012 年的 5 月 1 號,Paul 決定「 斷線一年」,沒錯,Paul 決定從 2012 年的 5 月到 2013 年的 5 月都不上網,不收信件,不與任何人網路連線,不點任何讚,也不發任何推特,365 天,完完整整的斷線。想知道 Paul 斷線一年後,有什麼樣的學習,是否真正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人生方向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閱讀:旅人告白:不對網路成癮,書是我最好的毒品

「 我從 12 歲就開始接觸網路,我是科技網路媒體的作家,我的人生,日常生活,一天 24 小時都和網路脫不了關係。」Paul 一開場就說了自己與網路的密切連結,也是因為太過於緊密的連結,讓 Paul 26 歲時,決定脫離網路,決定離開讓他喘不過氣的這一切,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他認為斷線後,就會有時間看書,有時間寫那本,他一直很想完成的書。

「 我跟公司提出離職,告訴他們我決定斷線一年,公司卻願意支薪讓我執行這個計畫,他們希望我將斷線的心得記錄下來,繼續工作。」因此 Paul 就一邊執行斷線計畫,一邊工作,而開始的第一個月,Paul 簡直如魚得水。

戒斷網路的第一個月:重獲自由,無聊驅使我好好生活

「 首先,我感受到『完全的自由』,不再受網路控制,我可以對著網路說,看看你,你現在沒辦法讓我分心,就算有一千封 email 我也不會去收信,我不需要時時刻刻看有沒有通知,我可以一心一意的專注在我正在從事的事情上!」接著,Paul 感受到,他說非常強烈的一個感受,那就是「無聊」,他說從 15 歲以來,他終於再次感到無聊。

推薦閱讀:一張人生清單,讓你的人生不再迷惘

「 當我們擁有網路時,只要覺得下一秒可能會無聊,就會拿起手機,解鎖,開始上網,接著就會有排山倒來的訊息,或是豐富的娛樂影音向我們衝來,根本不可能真的感到無聊。」

因為無聊,因為沒事做,讓 Paul 在第一個月確實開始「好好生活」,他說自己真的會停下來聞聞路邊花朵的香味,也會「真實」的與大家接觸,參與實體活動。

「我開始玩飛盤,騎腳踏車,讀希臘文學,而且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做到的,竟然寫了半本書,而且每一個禮拜都將他們以散文的形式刊登在 The Verge 上。」當時他的老闆還抱怨,Paul 的稿子太多了!一個過去他從來不曾收過的抱怨。更神奇的是,他甚至不經意的瘦了 7 公斤之多,買了新衣服,朋友們都跟他說,他看起來神清氣爽,像換了一個人,他的心理治療師也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竟然讓一個人變得如此健康快樂。

推薦閱讀:「無聊」,是 81% 成人上網的原因

Paul 還提到,自己的專注力也提升了,過去奧德賽的 10 頁對他來說就是長篇閱讀,他現在卻可以讀個 100 多頁,甚至好幾百頁。

更棒的是,從網路的同溫層抽離後,Paul 發現自己的靈感開始從四面八方來,不在只限於網路上,他覺得自己好像變得很不一樣,就算有點奇怪(可能因為脫離了過去同溫層的思想),但是他非常喜歡這樣!

最後,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監控下,Paul 發現自己更能完全的專注在實體的聚會上,他不會一直被手機的推特通知影響,而必須分心,他可以將自己的專注力百分百的放在眼前的朋友和家人身上。Paul 的妹妹過去一直覺得沒辦法好好跟他溝通,在他斷絕網路的這一年,妹妹很開心的說,終於可以感受到 Paul 是真正的關心他,不再是個渾球。

網路是人與人的連線:我們的生活還有虛擬與現實之分嗎?

Paul 進入斷線計畫的中期後,開始發現自己跟社交圈漸漸脫離,他無法收到臉書上的活動通知,很容易錯過最新的電影,甚至朋友間的邀約也可能沒有參與到,他覺得自己像是從原本的社交圈被抽離了。

「 我們的真實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成分的虛擬,虛擬生活中,也有許多真實。」

身為一個科技部落客,他看過許許多多討論虛擬朋友是否是真正朋友的文章,Paul 提到,或許我們會說 Facebook 好友根本不算什麼好朋友,我們根本一點也不熟,然而,Paul 認為:「 有 Facebook 好友真的好過什麼朋友都沒有。」Paul 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前幾年搬到中國長居,再斷線的這一年內,Paul 都沒辦法與他聯繫,甚至連居住在同一個城市的紐約朋友,也都因為沒有在社群上而減少出去的次數,然而令他最難過的其實是無法跟自己可愛的外甥女外甥子 Skype。

推薦閱讀:澳模 Essena O’Neill 拒絕社群虛名:別再為了追求讚浪費青春

2013 年 Paul 重新「上線」後,跟他的外甥女進行了一場視訊,他們很開心的演奏樂器,唱歌給他聽,Paul 嘗試跟她說,自己過去一年沒有打電話給他們是因為他斷絕了網路,然而只有五歲的外甥女還不了解什麼是「網路」,她回 Paul:「 我以為是你不想跟我們 Skype,所以才一年沒有打來。」

在這一年的斷線計畫中,Paul 發現網路連結的不只是過量的資訊,也是牽起與遠方朋友,遠方親戚的線。只要是人,我們都需要與其他人接觸互動才能生存,而在現今社會中,與人聯繫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透過網路和社群媒體。或許你會問,為什麼不能打電話給朋友,然而真正開始「打電話」後, Paul 發現大家還是比較習慣收到 FB 訊息,WhatsApp 甚至推特。他們可能不會接電話,接了也傾向回到手機,回到社群軟體中安排行程,所以沒有網路,等於是斷了與週遭人的連線,斷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推薦閱讀:當相愛成為犯罪《禁愛世界》:每一個人,都需要情感連結

「 我以為斷絕網路後,會找到真正的自己,開啟真實的生活,卻萬萬沒有想到,在社群網路的虛擬世界中,也包含了許多真實,我們真實的與朋友親人在線上連線,我不敢說在斷絕網路後,人生完全沒有發生改變,然而,斷絕網路的生活根本不是真實的人生。」

要斷絕的從來不是網路,是自己不願面對的缺點

在開始計畫的一個月,Paul 會將無聊的時間拿來做有意義的事,他會到戶外玩飛盤,看奧德賽詩集,寫作,甚至欣賞路邊花朵的美,然而 Paul 非常坦然可愛的承認,自己後來就開始將這些無聊的時間拿來做沒有意義的事,例如打電動,睡得很晚,玩無腦的遊戲,甚至就只是躺在沙發上。至於他容易分心的壞習慣?他說,打電動時也經常被旁邊一閃一閃的留言機燈號影響,所以容易分心就是容易分心,跟網路一點關係也沒有。

「 這個計劃讓我開始反思,斷線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後來我發現,斷線根本沒辦法解決我的問題,因為我的問題就是我的問題,跟網路連線一點關係也沒有。」

Paul 說或許他在斷線的一個月內,有好好生活,有好好寫作,然而,他的缺點依然還是他的缺點,他還是容易分心,不是很有效率,卻很喜歡與人接觸,喜歡跟兄弟姐妹朋友聚會聊天,喜歡花時間與外甥子女相處的他。


Source: The Verge 

「 我太過於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是個自私的人,總想著自己的問題,我現在的狀況,如何讓自己更好,而忘了真正讓我開心的是與人相處,關心他人,甚至讓大家一起變更好。」

很幸運的 Paul 在斷線後,找到了人生的下一個方向,他決定將生活重心從 100% 放在自己身上,轉移到開始關心周遭的人,開始起身幫助更多人。重新連線後,Paul 搬到克羅拉多的哥哥家,幫正在當兵的哥哥照顧小孩,他每天都可以跟外甥子女在一起,他發現自己不在需要長時間耗在網路上,跟外甥子女相處的時間,他專心地與他們玩,對他來說,能陪伴他們成長是 Paul 人生中很珍惜的時光。

推薦閱讀:【獨處練習】問題人物誌:感謝問題來到生命裡

當然,斷線計畫依然讓 Paul 有所學習,他學會如何掌控網路,而不在受網路與社群控制。「 擁有控制權很酷,你不在覺得自己是被制約,比較像是你可以隨時上線與斷線。」

Paul 舉了一個跟外甥子玩的例子,他說,他的外甥子有許多星際大戰玩具,卻對星際大戰一無所知,因此外甥在詮釋星光劍時,用了許多錯誤卻可愛的用語,像是光劍可以用來當槍射擊,Paul 聽到後馬上將這個可愛的笑話推上推特,他的朋友回覆了他:「 如果你現在 100% 在線上,你可能就沒注意到外甥子如何可愛的玩星際大戰的光劍,然而如果你現在 100% 的斷線,我們可能就沒辦法享受這個可愛的笑話。」

「 網路連線不是個人的選擇,而是我們與他人的一切連結。」Paul 說,現在他找到了上線與斷線的平衡,他非常開心,他在真實生活中做了一件事,他把這件事放上網路,並對於這樣的分享感到快樂滿足。

「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想清楚人生中什麼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然後排出優先順序,或許你會有不同的看法,就透過網路告訴我那些不同的意見吧!」

或許,我們都在尋找人生,如同 26 歲的 Paul,都曾遇上四分之一的人生低潮,覺得網際網路霸佔了我們的生活,認為斷絕了一切連線,才能回歸內在。然而透過 Paul 的斷絕網路實驗,我們看到,真正應該斷絕的從來不是網路,而是勇敢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論是改變它,抑或接受他,就像 Paul 一樣,面對自己就是個沒有生產力,容易分心的人,那又如何?至少他發現自己是如何喜歡與人互動,對他來說,那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所在。

推薦閱讀:不再和缺陷玩躲貓貓,愛上最真實的自己

對你來說,人生最重要的事又是什麼呢?或許不需斷絕任何東西,只要勇敢面對自己,就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