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無性戀(asexuality)嗎?從認識性傾向開始,我們談性別平等教育之必須,是為了讓每個人能真切地成為自己。

「我今年23歲,我受異性戀的教育長大,我沒有想過其他可能性。我小學的時候,用一個孩子的生命換來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正式上路。但當時的教材,以我的印象,都還停留在「男生可以當護士,女生可以開飛機」,如此粗淺的內容,而且絲毫不受重視。」——黃意淨

這幾日這篇內容很紅,她在臉書敲下一封給護家盟的信。23 歲,她自陳在異性戀世界生存的無性戀經驗,路途磕磕絆絆,她說世上有如我這樣的人,是性別教育存在的關鍵原因。

詳見全文:無性戀者告白:像我這樣的人,是性別教育存在的理由

字如孩子朗聲清讀,性別平等教育是救命的事,是無數孩子生命換來的法律,我們沒有回頭路,也不該扭頭往回走。

我們更想說,性別教育的設計與存在必須與時俱進,面向二分高牆,選擇破牆而出,讓每個人有良好體制也有完整資源,去摸索自己的各異形狀。

性別教育,是讓一個人好好成為一個人的途徑,是真切落實做自己的良方,因為唯有透過學習與認識二元對立以外的眾生相,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明白自己的要與不要,慾望與不慾望,性與性別。

性傾向的游移可能:無性戀是什麼?

談性別教育,或許最簡單的,是從金賽量表(kinsey Scale)說起。

金賽是美國性學專家,1948 年他於《男性的性行為》一書中提出金賽量表,打開性傾向游移與流動的可能。同樣的量表也用於他隨後出版的《女性的性行為》中。

他提出性傾向並非只有「同性戀」與「異性戀」兩種,許多人想像中的非黑即白的預設值並不存在,性傾向其實有程度之分,而多數人介於其中。

報告指出,20 至 35 歲的白人男性中,有 11.6 %在這個年齡階段時性取向為 3,亦即異性戀與同性戀傾向相同;而 20 至 35 歲的白人女性中,有 7 %的未婚女性與 4 %的已婚女性在這個年齡階段時性取向為 3(異性戀與同性戀傾向相同),2 %到 6 %的女性性取向為 5(主要為同性戀,偶有異性情慾),還有 1% 到 3% 為 6(完全同性戀)。

金賽量表共有七個等級,其中也包含無性戀(Asexuality)。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無性戀,根據性別研究學者 Michael Storms 的說法,是獨立於同性戀、雙性戀、異性戀之外的第四種性傾向。無性戀者對同性或異性,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性慾與情慾,可能只受微弱的,或絲毫感受不到任何性吸引力。

關於無性戀,過去人們理解很少,無性戀者因而常被與「性冷感」劃上等號,交往關係中,也可能承接伴侶因沒有性關係而覺得自己不愛的疑問與譴責。

事實上,我們討論性傾向時經常以「慾望」與「性吸引力」作為依歸,追尋性愛相合的理想,但若是細看,也會發現所謂的「性冷感」,也是用語的粗暴,假設性是愛的必然方式。

對無性戀者來說,他們懷抱另一種開闊的關係追求與想像,可能是無愛無性戀,追尋如知己一樣的交往關係,或是有愛無性戀,渴望建立浪漫愛關係...等。無性戀者的性慾表現方式也各異,有感受性強弱的差別,關鍵在於是否感受到「性吸引力」。

光譜效應:無性戀者們的集體出櫃

「所謂的無性戀者,是指未曾感受到『性吸引力』的族群。」——AVEN

過去,無性戀者常被視為異類,經歷長年的自我探尋。而 2001 年,國際無性戀社群 AVEN 在舊金山成立,忠旨寫得清楚明白:提高社會大眾對於無性戀的認知、接受與討論,進而促進無性戀族群的成長。無性戀者紛紛探頭現身,人們始看見無性戀族群的多樣光譜,有的無性戀者對性感到反感,有的曾經歷過不愉快的性行為,有的未曾發生性關係,有的也可能享受性愛。

2004 年,加拿大學者安東尼·博蓋爾特發表了面向無性戀需求的論文,《無性人群:無性人群的分佈以及相關因素的一個國家樣本調查》,以英國 90 年代為研究樣本,指出世界人口約有 1% 為無性戀人群,而無性戀者多半因為資訊的不對等,無法明確分類自己,而自認是同性戀或雙性戀。

2012 年,博蓋爾特寫下無性戀的第一本專書《理解無性戀》(Understanding Asexuality)。書內提到,在對無性戀族群進行深入研究時他發現,無性戀者在慾望橫肆的當代生存之艱難,他們擔心自己會孤獨終老,他們追尋不透過肉體關係而建立親密情感連結的方式,卻經常遍尋不著,難以遇到理解自己的伴侶。

同場加映:變裝癖的真實慾望:乳膠娃娃裡的男子漢

攝影師 Lala Abril 展開 Asexuals Project 計畫,拍攝無性戀者的自白,他們說,

「就像欣賞偉大的畫作一樣,我們享受看著某個人,我們會感覺到他很有身體魅力,但其中就是沒有性的感受。」——倫敦,30 歲,Michael

「我想要一個男朋友,我們可以結婚,我們會有房子和花園……我只是不想與任何人做愛。」——英國,29 歲,莉莉

「我知道別人想要什麼,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紐約,26 歲,Bauer

「我對性愛沒有需求,也不覺得自己錯過什麼。對我來說,性愛是浪費時間,但若是人們有需求,也可以儘管去做。」——中國,25 歲,Yuzhi

當資料慢慢積累,當無性戀者集體出櫃,我們會逐漸意識到,性慾、性需求、性吸引力之別,也正好能反問自己對性的刻板想像,例如我們是不是太慣常將「性」視為人的內在驅力與生理需求?例如我們對於「愛性合一」的追求是從何而來?例如我們最初是如何認識自己的性傾向與性需求?有沒有更好的途徑?

無性戀者等了百餘年,在二十一世紀,回過頭來生長屬於自己的歷史與脈絡,而我們更希望這樣的討論,能被納入未來性別教育的設計環節之內,更溫柔地,更提早地,更預先準備地,讓孩子們認識性別光譜,指認世界,想像自己。

同場加映:性別觀察:老師幹嘛露奶?小孩與大人的性別再教育之路

給性別教育一條不再倒退的路

性別教育,是為了告訴自己,親愛的我,原來我並不奇怪。

原來我能夠這樣去愛,我可以這樣慾望或不去慾望,原來世界上有屬於我的位置,輕輕落在那裡;原來世界上,該接納人人各有專屬位置,懷流動可能,沒有人需要跟別人相同。

性別教育是條歷史軸線,教會我們尊重差異,我們會謹記 2000 年 4 月 20 日葉永鋕在血泊裡死去,我們知道世上有更多玫瑰少年;我們目睹 2004 年《兩性平等教育法》更名《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不是二元對立,多元開始走入教育;我們當然也看見 2016 年,護家盟指稱性別平等教育是壓迫異性戀的同性戀霸權,他們說性別只有兩種,男是男女是女,家只有一種,愛只有一種,我不要性別平等教育荼毒兒童。

推薦思考:蔡依林演唱會重讀玫瑰少年:葉永鋕死去了,但世界還有更多葉永鋕

如果給予孩子理解的自由,叫做荼毒,那我們大概小看了孩子,也小覷了世界。

我相信,有許多孩子如我一樣,長大後才明白無性戀存在,asexuality,sexuality 前面加了個 a,突然讀不懂,初聽像域外之名,在理解範圍之外,翻查各種資料,原來性吸引力是這麼一回事,原來有這麼多人在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的劃分之內,遍尋不著自己,我恨沒更早明白。

如果我們能夠,及早知道世上有這麼多與自己不同的人,那麼我們會不會活得更寬容的對待世界,對待他人,也對待自己??我們會不會更願意駐足聆聽?會不會不再用自己狹隘的世界觀去擠迫他人的生命歷程?

我想那是性別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別教育是條長河,要有各色小魚在裡頭游,把河道游闊成大海,容納更多生命,性別教育這條路,要持續向前走,才能賦權自由。

我們能不能透過給性別教育一條不再倒退的路,也給孩子選擇的自由?看完無性戀者的自白,我多想這麼說。

資料參考:I have never felt a sexual des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