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世界教導我們美醜的型態似乎是涇渭分明,黑與白、胖與瘦、氣質與粗魯、男子氣概與嬌弱,非黑即白的這些言論將其中多彩的姿態都抹滅,但是親愛的,各種形體的美都美在獨一無二、美在你散發的自信與價值、美在你認真生活的每個盡力拚搏,讓我們做一個思想包容的人,去看活在社會二元論的狹縫中,仍舊昂首擁抱人生風雨的身影。

「好久不見,妳變白、變漂亮囉!」家族聚餐上,大伯母邊說著為表妹夾了一塊豬腳,「這個太肥我不能吃啦,最近又變胖了!」一句話引起眾人齊聲反彈:「妳明明這麼瘦!」「真讓人羨慕!」你一言我一語將豬腳推來推去。

餐桌那頭身材豐滿的她,低頭看著碗中兩塊滑嫩欲滴的滷豬腳,不知道該抬頭加入這場妳瘦我胖的戰局?還是索性一啃痛快?

然而,戰況經常容不得猶豫,眾人話音一落,視線如箭從四面八方射向她的身上——再移至碗中——再回到身上——空氣中凝著一陣尷尬的沉默,直到有人冒出一句「你看起來很——健康!」眾人也趕緊接上,「⋯⋯對!能吃就是福!」

再度回歸秩序,回到天氣、經濟、出遊、八卦⋯⋯等日常閒話,人們似乎很慶幸不必再繼續這尷尬的話題,她也陪著笑臉,雖然知道心上那個好不容易才稍微癒合的傷口,又再一點一點地撕裂開來。

這,是一個學員在我【衣Q寶典】課程中分享的親身經歷。從事形象管理教學 20 多年來,類似這樣的故事我聽了不下數百次。

這位學員告訴我,她是在出國念書後才發現台灣的女生其實很辛苦!在國外期間,她從未受到這樣的待遇,與人相處之間極少以「你變胖/變瘦了」作為招呼寒暄,而會以「妳今天很漂亮!」「好迷人!」來問候別人。

推薦閱讀:「128 公斤,你這女的怎麼吃的?」胖女孩的自白:讓胖成為弱勢的,不只有男人

而「健康美」的含意,也不像在台灣常被當成「有點胖、有點壯」的含蓄修辭,而是真正對身體健美的一種讚賞與祝福。

聽了她這段分享,激起我思考:曾幾何時,身材變得如此重要,以致於當我們觀察一個人的改變,居然只能注意到對方的「胖/瘦」?

明明一個人身上除了胖與瘦之外,還有許許多多有意思的特質,為什麼胖瘦總是在第一時間被注意被提起?

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聽的,就是「胖/瘦」的二元價值觀?

我常覺得從這個社會對小孩說的話語,正是價值觀的縮影,每一個誇讚、每一個貶抑,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微小卻確實的軌跡:孩子漸漸明白這個世界的暗示:「○○ 是好的、xx 是壞的,如果你 ○○ 就會得到獎勵,xx 不但沒獎勵還會被懲罰」。

如果我們試著換一種方式,開始不將世俗的標準貼標籤,身體的胖瘦、高矮、膚色深淺、頭髮長度⋯⋯都只是一種「現象」,沒有好與壞的差別,孩子的心中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會不會對這個多元的世界多一點包容?甚至最重要的,對於自己的特質多一點接受與欣賞?

並且,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身體的胖瘦,所討論的都僅止於「形」;而一個女人之所以讓人難以忘懷,其實不只在「形」的美好,更是在「氣」的獨特雋永。

把注意力放在培養自己的「氣」上吧!

妳會發現,一個很漂亮的女人,和一個「很有味道」的女人,雋永迷人度是不一樣的!

一個身材很棒的女人,和一個「很有自信」的女人,後者經常意外地贏得更多好人緣!

追求「形」的美麗,是和別人比,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妳瘦,永遠有人比你瘦,妳小臉,一定有人比你小⋯⋯

追求「氣」的豐富,是和自己比,同樣沒有極限,但妳會快樂很多,妳的獨特、氣質、氣度、優雅…除了妳,沒有人可以超越;並且只要持續努力,就會不斷地突破和進化。

推薦閱讀:做喜歡自己的非標準美女

鼓勵妳,從對自己說的話開始改變。

今天起,戒掉談論胖瘦的習慣,開始有意識地聚焦在非關身材,而與內在的「氣」相關的形容上。

「不談胖瘦,我還有什麼好談?」別擔心,可以談的很多,像是一個人的個性、笑容、眼神、態度、工作成就⋯⋯都是很棒的話題。

談論的主題,是我們定義自己的方式,而我想邀請妳做自己的主人:重新定義妳自己的美。

因為當妳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思考且定義出自己的美,就沒有人能夠再用世俗的標準來動搖或傷害妳。

像前面那位學員,就在認真思考後,決定將「健康」當作她美麗的標準;她也發現,只要運用【衣Q寶典】課程中所學到適合自己的穿衣方式,擁有美麗,並不需犧牲美食。現在,她的身材沒變,但給人的感覺卻輕盈自在許多,是個快樂自信的迷人女子。

閱讀著這篇文章的妳,可能正開始鍛鍊獨立思考、探索自我價值;因此妳可以重新想想:「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價值觀是讓我自在,並可以一路幫助、輔助我完成夢想的?」

當我們這麼想,心中答案便會慢慢浮現,妳也會了解到:自己或許曾無意識地將「決定自己是誰」的權力交在家人、朋友或社會手中。當然,他們都是以當時最好的智慧與愛,來定義妳的價值,而妳也因為對他們的愛,而接受了這樣的定義⋯⋯

然而,我想鼓勵妳再度負起「決定自己是誰」的責任,因為唯有妳是自己的主人,妳是世界上最需要對自己負責的人,除了妳本人,沒人可以代勞。

衷心祝福妳,也祈願當我們開始這麼做,等到妳我的兒女逐漸長大時,他們也更能判斷社會價值觀是否適合自己,並能成為真正探索、了解、接受、全然愛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