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學,企圖關注所有的人類,強調自卑、超越,還有賦予過去與現在意義的重要性,你如何解釋過去,造就未來的自己。

為了所有人的心理學

「我的心理學是為了所有人的學問。」

當「紐約醫學會」邀請阿德勒演講關於阿德勒心理學應用於精神科治療的內容時,他們提出了一個條件:「只能讓醫生參加,一般人無法聽課。」阿德勒一聽,便說了前述的話,並拒絕了這個邀請。阿德勒希望自己的理論不只能幫助專家,也能對一般人有所助益。

阿德勒的心理學稱作「個體心理學」。在這裡所談的「個體」不是指「個人與社會」的那種「個體」。阿德勒將人類視為是無法再分割的整體存在。「自我」這個「個體」的存在是結合了精神與肉體、理性與感性、意識與無意識的元素,它們相互作用並互補,透過這個過程才能成就一個個體。

「自我」在生命的過程中會將人生與世界賦予意義。我賦予的意義會影響我的人生,我人生的意義會隨之改變,我所屬的社會意義也會不一樣。當我用正面與希望的觀點看待人生,我的人生就會變得正面且有希望。

推薦閱讀:人生就是要挑戰完全不會的事!五位女性創業者給你的人生建議

阿德勒認為,人類不是原因論或決定論的存在,而是未來志向型的目標論存在。人類不是「悲傷的存在」,不會因為過去的經驗或成長環境受到影響而躊躇不前,永遠留在過去。

人類擁有創造自己命運的自由與力量,他主張人類會為了實現往後的人生目標而付出努力,人類是目標論的存在。因此,對阿德勒而言,人類是正面的、樂觀的、主體性且充滿創造性的。這個觀點與佛洛伊德所認為的人類是悲觀的、被動的、命運論的存在大相逕庭。

個子矮小、其貌不揚、患有佝僂病和肺炎的阿德勒主張自卑感是個人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個人或社會將意識到自我的不足、自卑及缺陷,瞭解了之後會去克服它並朝著可能進步的方向努力。透過這樣的過程實現自我,社會也能發展文化與技術。

個人或社會基本上都有缺點與劣根性,單憑自己的力量是沒辦法進步的。只要彼此合作、一起追求共同利益,如此就能實現自己的利益與幸福。越是進步與多元的社會,自私自利的人就越難生存,這是十分理所當然的道理。

推薦閱讀:「企圖討好所有人,你不會進步」12位女力領導談愛、成長與職場

要在社會生存下去,每個人一生都必定會遇到三個人生的課題:工作課題、交友課題、愛情課題。如果能好好地修習這些課題,人生就能過得幸福。

從這些課題的各種面向來看,工作也好,交友、談戀愛或結婚也好,沒有一個課題是能脫離他人關係的。意即,談到修習、解決人生課題,就等於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妥善解決在人際關係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人生的所有問題終究是來自人際關係。

一個人的人生中影響極大的因素之一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大約在十歲左右成型。生活方式指個人的生活模式、思考方式、活動方式、人生目標與為了達成目標所展現的態度、價值觀、人生觀等,會在朝著個人目標前進時的各種選擇過程中形成。無法擁有正確生活方式的人,他的人生當然也會是負面的。

由於生活方式是自己所選的,它也能憑著個人意志改變或修正。此時需要的是勇氣。用勇氣將「做不到」變成「做得到」的過程就叫做「鼓勵」。可以鼓勵他,也能鼓勵自己。能夠藉由鼓勵來提起勇氣的人,本身就是幸福又自由的,也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推薦閱讀:「相信自己做得到,台灣沒有時間等我們變老」苗博雅專訪

阿德勒曾說,人類的所有行動與感情都有目的。這個目的正是生命的原動力。即使人類沒有察覺,但是我們生活中的所作所為都是朝著人生的最終目標所做。最終目標會在未來實現,而其影響範圍卻是現在。

只要現在能好好生活,未來的人生,乃至生命尾聲也會過得好。因為生命中的每個瞬間組合在一起就是人生的集合。想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有意義,就必須讓「現在此刻」過得幸福有意義才行。

阿德勒的理論 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