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被某一本書的書封深深吸引嗎?Halley Chen,長年專事唱片美術設計,熱情攝影與寫作,這次,他在閱樂書店談那些愛不釋手的舊書,就是設計最好的靈感。戀戀一本舊書,因為那是你對世界有所想像的起點。

比新買的書更有意思!讓我愛不釋手的舊書

主講 ╱Halley Chen
策展╱方序中
撰文╱程小珍

說到Halley Chen,不少人的對他的印象可能來自於他「20年專業唱片設計人」的身份,卻鮮少有人知道,除了那項專業,他更是一位作家,同時也是嗜舊書如命的瘋狂男子。為什麼說他瘋狂呢?就在今晚閱樂書沙龍的現場,我們捕抓到了他那對舊書癡狂的身影。

一會在舞台上手舞足蹈,一會說得高聲口沫橫飛,我們聽著、看著他說到他所有擁有的舊書所展現的樣子,把我們這些「初戀舊書」的人都給嚇得一愣一愣的。我們不禁想:「到底舊書的魅力是什麼呢?」

「我的設計靈感其實是被舊書累積、培養起來的」,Halley 會說出這句話,著實事出有因,就像他所欣賞的一位建築師高第說的:「沒有任何人的設計作品是創造出來的,我們只能模仿,因為世界上的每一樣事物早已存在。」也許是將這句話聽了進去,Halley 在接下來的分享中,偶爾像個孩子般欣喜,偶爾像個學生般謙卑,此時,他沒有流露半點設計師的高傲氣質,而是個把自己跟與會者放在同個層級,一起分享、一起學習的「圖書學習專家」。

拿出 1983 年,他小學時的英文課本,Halley 說,這給了他很大的啟發。裡頭的人物都畫得如同火柴人似的,乍看簡單。許多創作者可能會認為這樣太過於普通,一點都不值得學習,但他卻有反面答案:「工具書就該這麼做,簡單明瞭,進而顯出書的特別,才學得快。」從許多的舊書當中,我們能看見時代的演變過程。像是 1962 年的老旅記裡,一張張大版面照片,在那個非數位時代,這樣的構圖技巧就更顯得珍貴,也因為純熟的技巧,讀者能了解五十年前日本的庶民生活面貌。

從這裡,Halley 明白自己拍照、自己寫字更有味道,過去的照片就像是他的導師,亦像一面鏡子,使生活中的每個面向映照在他的眼前,讓他寫作時更有動力,也將觀察後的結果呈現在了《遙遠的冰果室》和《人情咖啡店》這兩本著作裡。

同場加映:當閱讀作為生活方式,當書店成為媒體

從另個角度看,舊書是人們想抱在懷裡的回憶地圖,更是象徵著時代那又大又珍貴的剖面。不落入俗套的排版,用心的生活記錄,是舊書照片的元素。1895 年由博文館創刊的綜合性雜誌《太陽》,其豐富程度,被當時視為百科及 Mook(雜誌書)的先驅,之後也陸續出了幾個同樣受歡迎的系列。就拿《別冊太陽》來說吧!1987 年的某月,它就以「卡通」當作當期主題,記錄了 1945-1960 年戰後孩子們人手一本的療癒讀物,並將它們分門別類,更易讀、更豐富。

Halley 雀躍地告訴大家,這樣的書買到賺到,買一本抵十本,尤其裡頭的色彩呈現,豐富了我們的視覺體驗,絕對是值得大家收藏的寶物。即使照片越多、版面越大的書就更貴,但他說,正因為時代久遠,我們拿到後捧在手中的,就不再只是「紙張」而已,而是層層的回憶,是個再貴人們都願意掏錢出來的物件。

整場分享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 1992 年出版,1997 年因著大獲好評而再刷的《君子》雜誌復刻版了。它的身份著實特別,不僅詳細介紹了當代眾位爵士大師,讓當年的爵士迷們為之瘋狂,書裡附贈的海報,更是湯姆漢克《航站情緣》的代表物,成為整場電影的起頭。在那個照相打字完稿的時代,這樣的雜誌,拿來當作現金其他雜誌的模範,可說是當之無愧。而日本的川上澄生、台灣的曹俊彥等優秀插畫家的作品,也是他心中值得推薦給所有書迷的舊書範本。

延伸閱讀:享受閱讀,給自己靜下來的時間和空間

透過 Halley 我們可以發現,舊書就像對於歷史的景仰,最棒的環保方式,也是個人生教材。一本舊書給了我們許多生活指引,讓我們看見過往軌跡,循著回去讓我們對現在跟未來顯得珍惜;而好書能留存更久,促使出版社更用心地好好製作,這就是對地球最真心的回饋。

(以上照片由 Halley Chen、Fanily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