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X誠品的大女子選書合作,我們深信大女子從閱讀裡面窺見自己,邀請 11 位女人迷作者,從三個方向 Connecting Herstory, Empower Individual, Embrace Diversity 擇一書寫,柴、施舜翔、許菁芳、汪綺、周芷萱,來看看他們無法割愛的書是哪一本。

 

選書:《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

繼《最好的時光》與《愛的不久時:南特/巴黎回憶錄》兩本著作後,張亦絢再次挑戰時間與書寫的議題,寫下《永別書:在我不在的時代》。

時間究竟能不能治癒一切傷痛?不同於大眾情感論述未來觀中所強調的「明天會更好」,精神分析認為傷痛即是成長的一部分,不僅無法與主體切割,更應是歡愉的共生體。在這本情緒極度濃厚的成長小說腳本中,主角賀殷殷開門見山地駁斥了時間的治癒效果,告知讀者:「我真的打算,在我四十三歲那年,消滅我所有的記憶。」賀殷殷模糊卻具有高度意識的族群身份、性別認同,以及政治傾向,皆使人無法用線性敘述來標定她痛苦記憶的單一源頭。賀殷殷的告白,彷彿是想帶領我們與她走向一趟「反治療」的消滅記憶旅程,將所有細節的共犯暴露在書寫綿密的再造歷史之中。

在這個認同狂熱的年代,當人們追求著國族、同志、語言的終極政治正確性,《永別書》反問我們:成為一個族群認同的主體之後,就能夠快樂嗎?認同固然是棘手也必要的,畢竟丟下認同,我們也就失去了相互辨識的語言。但《永別書》寫的更是認同的艱難,與認同所帶來的謊言與背叛,那種如同被整個時代拋棄、「不合時宜」的情感(某種程度上是非常女同志的),比起放棄所有質疑、一頭栽進某種身份的狂熱,似乎更加能豐富我們的經驗與存在。

推薦閱讀:女書文化:只屬於女人的字體

正如賀殷殷所說:對於生命,「我不交給它任何任務。就連記憶也不必擁有它。我最喜歡的,是永別。」

施舜翔選書:《後現代/女人》

《後現代/女人》是張小虹的第一本書。那時後現代主義遇上女性主義,後結構理論遇上性別政治,後現代/後結構女性主義因此在九〇年代風起雲湧地顛覆了前一波女性主義的金科玉律。所有的自然都被重新解構,所有的解放都被打上問號,所有的禁忌都被戲耍翻轉。正是在這樣恆常的解構、質疑與戲耍中,張小虹寫出了《後現代/女人》。

九〇年代作為後現代女性主義流行代表的瑪丹娜(Madonna),成為《後現代/女人》的辯證起點。張小虹談瑪丹娜的後現代性別表演,瑪丹娜紀錄片的真實擬像,也談瑪丹娜寫真集的裸露偽裝。不過,張小虹的書寫從瑪丹娜展開,卻不止於瑪丹娜。她從流行情歌的性別流動,時尚擬像的裝模作樣,苗條瘦身的後現代復興,一路談到第三世界女性主義對白人中心女性主義的批判辯證。女性主義的自然主體是回不去了,後現代女性主義的質疑還在持續。《後現代/女人》雖然出版於1993年,過了二十多年,這本書所蘊藏的批判能量,依舊洶湧翻騰,歷久彌新,持續拆解當代性別意識形態的死灰復燃。

同場加映:俠女的內力!專訪張小虹:「女性主義的努力,是為了讓女性主義死去」

許菁芳選書:《長恨歌》

《長恨歌》裡的王綺瑤就是妳,妳就是王綺瑤。

在上海巷弄裡走著的,掩著手絹彎著眼睛笑的有千百個,都是王綺瑤。穿著陰丹士林藍旗袍,成群結隊彰顯摩登的,靠的都是王綺瑤。仗恃青春正盛隨意揮霍,日子頭沒開好賠了一顆心的,仍是王綺瑤。流浪出走,打疊精神捲土再來的,是王綺瑤提著箱子入住大城市一小角。巷弄走到尾,樓梯兩轉,一戶小單位裡掩著王綺瑤的盼望與愛慾,第二季、第三季,妳讀下去。

妳讀著王綺瑤愛了沒有結果的人,結果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女兒。妳讀著王綺瑤從衣櫥裡拿出少時的華裳,粉色綢緞滑過手指如水一般清涼。妳讀著王綺瑤在天崩地變的中國現代化裡做個小女子,心裏懷抱著一點過去的似水年華,一餐一餐地把日子過向天荒地老。

妳就是王綺瑤。就是妳愛了不能承諾的人,就是妳在桌邊一點一點地攢湊著過日子。就是妳還記得一個少時的預言,少時的夢,妳在情感慾念裡說得出口的描繪不清的,都是王綺瑤的人生。

王綺瑤就是妳,在《長恨歌》裡為妳都活完幾輩子的人生。

汪綺選書:《龍紋身的女孩》

其實讓我來寫千禧年三部曲的推薦我有點迷糊,哈?要寫什麼?莎蘭德三個字不就足夠了嗎?

莎蘭德欸,那個古怪火爆、亦正亦邪、愛恨分明、宇宙無敵霹靂厲害的世界大駭客,不顧被反覆強暴的可怕,敢在強暴自己的惡劣監護人身上血債血還,刻下:「我是隻有性虐待狂的豬,我是變態,我是強暴犯」的字印,還持續檢查他是否繼續在網路上看那些不該存在的兒童色情、三不五時的出言威嚇,敢拿起斧頭將邪惡的父親劈成重傷,能逃過怪物般的哥哥的活埋,上法庭時故意抹著滑稽的歌德厚妝抗議,在秘密警察栽贓了人命以後悶聲不哼的犀利報復,她強烈而反社會人格的性格並不討喜,甚至讓她自己陷入不少麻煩和苦頭,但不管是哪個超級女英雄都沒有她酷、真實、迷人有魅力。莎蘭德的魅力便在於她分明是一個反英雄角色,但又是一個替所有女性出了口惡氣的超級女英雌。在她身上看不到一點大家對於女性受害者的刻板印象,她絕對不會浪費時間在哭哭啼啼上,而是用沈默並且絕對暴力的灰色正義,替自己和朋友討回所有的不公平。用行動證明:「我是個女人,但絕不軟弱。」

拉森高明而快節奏的寫作技巧、錯綜複雜的支線以及讓人拍案叫絕的主線故事都會讓你一拿起書直到看到最後一頁才放下,強烈推薦這本明明是由男人所寫、卻被稱為女性主義過於強烈的推理懸疑小說!(警告,有慘痛經驗的小女子我強烈勸告你別在做菜的時候一邊看這本書,小心把奇怪的東西丟進鍋子裡!)

當然也不可以忘記裡面描寫北歐的男女關係,可以讓人好好重新定義一下性之於日常,究竟是不是可以就像裡面一樣單純在吃飯喝水一般的事。哈哈。

同場加映:掌握妳的性權利:沒有性的婚姻幸福嗎?

周芷萱選書:《背離親緣》

背離親緣厚厚上下兩冊,令人望而生畏,其實不然。

作者用流暢的筆調說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他駐足的群體從生理障礙到心理障礙,從一個端點到另一端。他訪問各式各樣的家庭,說給你聽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痛苦與愛。為了成就此書,他訪問了三百個家庭,歷時十年。

如果說閱讀是想像力旅程的起點,那背離親緣就是那完美的環球之旅領航者,帶你看盡人類的各種風貌,造訪不同的人生苦難。那些你沒機會親身體驗的,他帶你看。他幾乎不批判,只告訴你,不同立場的人在面對相同的困境,可能有什麼樣的反應,而體制又如何回應他們。

不了解黑暗是什麼的人,往往自以為高人一等,卻沒想過當一個人沒有黑暗,成為光明也同樣沒啥了不起的。背離親緣帶你看那人生中的黑暗。科倫拜校園殺人事件兇手的父母,如何重新理解他們的孩子?人們在面對深愛之人的黑暗面,要如何重新走向光明?

好萊塢電影總是把愛演得如此簡單,但真實人生中,愛很難。 難在那些糾結與掙扎,難在放手到底是愛還是不愛。 背離親緣不打算回答這樣的問題,你得用你的眼睛,自己看、自己感受。

我打開這本書的時候,以為會找到屬於離樹之果的解答;闔上這本書的時候,發現即使你環遊世界一周,還是得帶著新的視野回頭來面對自己。


我們在這裡,邀請大女子們為你選書